会计实务平行记账案例讲解

他伤我最深却深得我心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583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实务平行记账案例讲解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怪我太贪心怪我太任性

已采纳

平行登记指同一笔经济业务,一方面计入总账账户,另一方面也同样计入其所属的明细账账户。但无明细账的就不用登记明细账了。平行登记要求三同: (1)平行登记的金额必须相等; (2)平行登记的记账方向必须相同; (3)平行登记的原始依据必须一致。

例如:用现金报销办公用品500元,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登账时,“管理费用”总账要登记500,“办公费”明细账也要登记500,同时,“库存现金”总账登记500,现金日记账也要登记500(出纳登账)。

上面,“管理费用”是总账,登记了500,办公费是明细账也同时登记了500,且都在借方;库存现金总账登记了500,但由于库存现金没有明细账,因此不用在明细账登记,但现金有日记账,出纳要在日记账登记,总账在贷方,出纳的日记账也在贷方。

这样做的好处是相互核对,可以及时发现错误。

但实际工作中,如果管理费用使用多栏式明细账,月底一并计算合计与结转,而不用每笔业务都同时(总账和明细账)登账。

133评论

结局可笑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现金收支业务:一般情况下,对于财务会计下“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发生增减变动时,在预算会计下应同时进行会计处理。

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对于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如应当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款项、应当转拨其他单位的款项、受托代理的款项等,收到或支付时仅作财务会计核算,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平行记账问题,主要是“预算会计”的记账问题,为避免不记、多记、重记、漏记等问题,在判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预算性原则——避免漏记。

一次性原则——避免重复/衔接。

一致性原则——避免冲突。

例如:某行政(事业)单位申请财政直接支付单位水电费1500元,已通过财政支付的方式支付。按照“平行记账”的要求,单位的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1500

贷:财政拨款收入1500

预算会计

借:行政支出等15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500

152评论

就爱你单纯的美就恋你张扬的帅

解答

平行记账是会计复式记账的一种基本原则,在政府会计中只是把平行记账的观念引入政府财务中。

平行记账法是指登记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明细账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

“平行记账” 即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是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核算模式的典型特征,相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双分录”核算模式,更能全面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财务会计下“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发生增减变动时,在预算会计下应同时进行会计处理。

3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