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卧位

嘴角上扬看着你装逼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508

首页> 医学> 护士资格考试卧位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还是爱他

已采纳

医疗卫生人才网整理关于护士资格考试备考:产程护理。  一、第一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一)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秒),间歇期较长(5~6分钟)。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延长(50~60秒),且强度不断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2~3分钟)。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分钟或以上,间歇期仅为1分钟或稍长。   2、宫颈扩张:第一产程又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子宫口扩张3cm,约需8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是指从宫颈扩张3cm至宫口开全10cm。约需4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3、胎头下降程度:是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   4、胎膜破裂: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称为破膜。破膜多发生于宫口近全开时。   (二)护理措施   1、待产妇于临产后入院,当发生特殊情况,如胎膜早破、阴道流血量多等,应紧急入院。待产环境应安静,温湿度适宜。加强沟通,消除待产妇紧张的情绪。检测生命体征及胎儿监护。宫缩不强且未破膜的待产妇可在室内走动可有助于加速产程进展。破膜后应立即卧床,听胎心音,记录破膜时间、羊水量及性状。鼓励待产妇少量多次进食,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预防尿潴留。   2、产程护理 勤听胎心音:可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儿监护仪,每5~1小时一次,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观察子宫收缩。在宫缩时进行肛门检查。若有异常阴道流血或怀疑有前置胎盘,应禁止肛诊,以免诱发出血。初产妇宫口开全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且宫缩好,应护送产房准备接生。  二、第二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一)临床表现   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宫口开全后,待产妇有排便感,宫缩时不由自主地向下屏气用力,体力消耗很大,常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随意活动,腰骶酸痛,小腿肌肉痉挛。随着产程进展会阴逐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松弛。胎头于宫缩时暴露于阴道口,当宫缩间歇时又缩回阴道内,称为胎头拔露。若在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称为胎头着冠。   (二)辅助检查:用胎儿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可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护理措施   1、产房准备:备有母婴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2、指导待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应严密观察待产妇的一般情况,测血压,应勤听胎心,每5~10分钟听一次。指导待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增加腹压,将胎儿娩出,是第二产程的首要护理目标。待产妇一般采取半坐卧位,在宫缩间歇时,待产妇应尽量放松,安静休息。   3、胎儿监护:有条件时可使用胎心监护仪。   4、消毒外阴:先用温水洗去外阴部的血迹、黏液,然后进行两遍外阴清洁和一遍消毒。   5、接生准备:开启产包,备好无菌生理盐水、新生儿吸痰器。   6、胎头娩出:会阴过紧或胎头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应行会阴切开术。   7、脐带处理:用无菌纱布擦净脐根周围后,用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进行脐带结扎。用20%高锰酸钾或3%碘酒均匀涂擦脐带断端。  三、第三产程妇女的观察及护理  (一)临床表现   1、胎盘剥离:胎儿娩出后子宫腔容积突然明显缩小,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排出。胎盘剥离征象:子宫体变硬成球形,子宫底升高达脐上;阴道突然流出大量血液;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子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2、胎儿娩出后,子宫底降至平脐,宫缩暂停,几分钟后又重新出现。   (二)护理措施:   1、协助胎盘娩出:当确定胎盘完全剥离时,应在宫缩时用左手握住宫底轻压子宫,产妇稍向下用力,同时右手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减少出血。   2、检查胎盘、胎膜:若发现有残留,应在无菌操作下手入宫腔取出残留组织。   3、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应立即缝合。   4、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遵医嘱使用缩宫素。   5、新生儿即时护理:新生儿娩出后,采用阿普加(Apgar)评分法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及窒息的程度。以出生后1分钟时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五项体征为依据,每项0~2分,满分为10分。8~10 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新生儿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应在婴儿辐射保温台上进行新生儿擦拭。早开奶:在出生1小时内,若新生儿无异常情况,将新生儿裸体放置于母亲的胸前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通过新生儿吸吮母亲的乳房,可促使母乳及早分泌及预防产后出血。眼睛护理:出生后用眼药水滴双眼,以预防经过产道时新生儿眼睛受感染。新生儿测量体重、身长,右手腕系上写有母亲姓名和住院号的手腕条,将婴儿右脚底纹和母亲拇指印印在婴儿病历上。   6、产后即时护理:分娩后继续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应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阴道流血量,会阴、阴道内有无血肿。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询问产妇有无头晕、乏力等。   例题   子宫收缩起始于两侧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并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这种特性称为子宫收缩的( )   A极性   B节律性   C对称性   D缩复作用   E间歇性   【答案】C   【解析】胎儿娩出过程中,官腔压力最高可升高至33kPa宫缩时官腔压力达到顶峰后再逐渐减弱,达到基线水平,之后经过一段间歇,再开始第二次宫缩。这样有规律、有节律地收缩直到分娩结束,此为子宫收缩的规律性。分娩过程中,子宫的收缩是由两侧官角开始,先向子宫中线传导,然后逐渐向下传导,此为子宫收缩对称性。宫底的收缩较下段的收缩强度大、时间长,宫底肌肉收缩并缩复而逐渐增厚,下段伸展扩张变薄形成产道。此即子宫收缩的极性。只有具备以上三个特点的子宫收缩才能成为有效宫缩。   在第二产程中,宫缩时,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内旋转及仰伸的力量是( )   A子宫收缩力   B腹肌收缩力   C膈肌收缩力   D肛提肌收缩力   E盆底肌肉收缩力   【答案】D   【解析】肛提肌收缩力作用有三: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当胎头枕骨部露于耻骨弓下时,可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   产妇送入产房准备接生的指征正确的是( )   A初产妇、经产妇有规律收缩时   B初产妇宫口开至3~4cm,经产妇宫口开大10cm且宫缩好   C初产妇宫口开至3~4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且宫缩好   D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10cm且宫缩好   E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且宫缩好   【答案】E   【解析】准备接生的指征为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且宫缩好。

147评论

想我你可以给我打电话

【导读】护理措施是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的核心考点之一,在历年的护士考试中都有一定的得分占比,可以说护理措施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规范护理依据,为了帮助给备考考生都能顺利通过2021护士资格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护士资格考试易考考点之侧卧位的适用范围一起来看看吧!1)适用范围:①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②预防压疮。特殊侧卧位:(1)左侧卧位①结肠造口术后患者。②妊娠期:取左侧卧位。③灌肠:取左侧卧位,以顺应肠道解剖位置,使溶液能借助重力作用顺利流入肠腔。④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采用左侧卧位为宜;⑤空气栓塞: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⑥洗胃——中毒较轻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昏迷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⑦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时若改为左侧卧位,使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血压迅即恢复正常。(2)右侧卧位:新生儿哺乳后取右侧卧位,防止溢乳,阿米巴痢疾灌肠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3)健侧卧位:全肺切除的病人术后取14健侧卧位,防止纵膈移位;产妇会阴侧切后取健侧卧位,有利于切口的愈合。(4)患侧卧位:气胸、胸痛,咳血、结石碎石后、颅底骨折患者等。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发送的2021护士资格考试易考考点:侧卧位的适用范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知道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如何记忆吗?关注小编,持续更新。

76评论

唯独苦笑

心肺疾病惹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利用重力作用,使膈肌地位下降,胸腔容积扩展,同时也减轻内脏对心肺的压力,使呼吸困难拿到改善。

9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