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0963
低吟浅唱
除颤仪工作原理如下
心脏除颤复律时作用于心脏的是一次瞬时高能脉冲一般持续时间是4~10ms,电能在40~400J(焦耳)。用于心脏电击除颤的设备称为除颤器,它能完成电击复律,即除颤。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
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尤其当患者出现心室颤动时,由于心室无整体收缩能力,心脏血和血液循环终止,如不及时抢救,常造成患者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而亡。如采用除颤器,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通过心脏,能消除某些心律失常。
可使心律恢复正常,从而使上述心脏疾病患者得到抢救和治疗 。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除颤仪主要由监护部分、电复律机、电极板、电池等部分构成。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儿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除颤需要能量,除颤时选择适当能量以产生充分的经心肌的电流。如果能量和电流过低,电击就不能终止心律失常。如果能量和电流过高,就会造成功能和形态学损伤。在成人中体型大小和除颤所需的能量之间并无明确的关系,经胸的阻抗并不起重要作用。
第一次除颤的推荐能量要达到200J,第二次电击能量水平应当是200~300J。所给予的任何能量均有可能达到除颤,因此可指定一个能量范围50~360J。由于经胸阻抗会随着反复电击而降低,故随后的电击即便能量相同,所产生的电流也会较高。
为此如果第一次电击不能终止室颤,最好在第二次电击时重复给予与第一次一样的能量。如果头两次电击未能除颤,应当立即给360J的第三次电击。如果经电击VF虽已终止,但是此后又出现,应当再进行电击,所给的能量应当是前次除颤成功所给予的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除颤仪
犹记那年冰雪
除颤器的同步放电能量一般较小,临床上常称为同步心电。当除颤器异步放电时,能量更大,这在临床上通常被称为电除颤。当除颤器同步放电时,采用R波同步模式(即读取R波在心电图上的位置,并以此位置激发放电动作)。
此时,可以避免心室的脆弱期,避免心室颤动。然而,只要除颤器在充电后异步放电,只要按下开关除颤器就会放电,这与心电图无关。
多次除颤可导致心肌损伤。除颤放电的高能量流经心肌,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并可能引起心肌酶谱等相关指标的变化。
扩展资料:
除颤仪使用方法
一、盲法除颤步骤:
1、首先要端正病人的姿势,避免接触金属物品,以免触电受伤。
2、暴露,涂抹导电状液;
3、打开除颤器,根据病人的除颤能量给它充电。
4、充电后,将一个电极片置于锁骨下胸骨右上侧,另一个电极置于头左腋中线。
除颤器操作人员应紧紧按下手持电极板,指示医护人员不要触摸患者,并按下按钮解除除颤。必要时重复。
二、同步除颤是同步节律重组的步骤:
1、首先,连接除颤器上的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的心电图。
2、除除颤器根据患者的心电图识别并选择放电时间外,上述步骤与盲法除颤相同。
摊牌
除颤仪的原理是:
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尤其当患者出现心室颤动时,由于心室无整体收缩能力,心脏血和血液循环终止,如不及时抢救,常造成患者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而亡。
采用除颤器,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通过心脏,能消除某些心律失常,可使心律恢复正常,从而使上述心脏疾病患者得到抢救和治疗。
扩展资料
日常生活中,大型公共场所常配置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用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其操作方法是:
1、开启AED,打开AED的盖子,依据视觉和声音的提示操作(有些型号需要先按下电源)。
2、给患者贴电极,在患者适当的位置上,紧密地贴上电极。通常而言,两块电极板分别贴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头外侧,具体位置可以参考AED机壳上的图样和电极板上的图片说明。
3、将电极板头入AED主机孔。
4、开始分析心律,在必要时除颤,按下“分析”键,AED将会开始分析心率。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指征时,不要与患者接触,同时告诉附近的其他任何人远离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电”键除颤。
5、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进行5个周期CPR。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应进行5个周期CPR,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颤,CPR,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除颤仪
赤血落入尘
由于对于发生室颤室扑的患者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就是进行电除颤,所以,即使患者装有起搏器,在需要进行除颤时还是应进行除颤。但对于装有起搏器的患者,电除颤时电极最好尽量远离起搏器以减少放电时通过起搏器的电流,可以考虑使用前后式的电极安置方式。但不论如何,在除颤成功之后都应该重新评估起搏器的功能情况。
回答仅供参考
未寒
失之淡然,顺其自然。:
除颤器电极板上“A”代表心尖部,其位置放置于左外侧,其中心在左腋中线;”S”代表心底部,其位置放置于胸骨右缘 2—4 肋间。
自动体外除颤器,被不少医学专家称为突发心脏性猝患者的救命利器。从2022年起,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在公共场所安装了抢救心脏性猝病人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主要功能
1、 除颤功能
仪器上有能量选择开关,医生根据病人的体重选择适当的放电能量。一般体内除颤所用能量不能大于50 J,体外除颤在200~300 J之间,最大不超过400 J。
2、 心电监护
显示患者心率、心电波形。带有诊断功能的除颤器,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等心律异常能自动报警, 并自动记录数秒的异常心电波形。
扩展资料:
除颤的实际操作过程
(1)迅速熟悉、检查除颤仪,各部位按键、旋钮、电极板完好,电能充足。
(2)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位。
(3)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显示患者心律。
(4)用干布迅速擦干患者皮肤,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
(5)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放在左下胸、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前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为室颤。
(6)选择除颤能量,首次除颤用200J;第二次用200―300J;第三次为360J。
(7)按压除颤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8)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9)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同时协调按压手控电极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10)放电结束不移开电极,观察电击除颤后心律,若仍为室颤,则选择第二次除颤、第三次除颤,重复第4~10步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除颤器
参考资料:健康报-AED利用率低 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成为新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