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会工作者工龄认定

小x摘星星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843

首页> 社工> 天津社会工作者工龄认定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半点愁

已采纳

社保局是怎样认定工龄的?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35评论

悄悄凝视

需要本人档案记载,招工手续尤为重要,从招工正式职工开始计算,还有缴纳养老保险有关凭证。如果档案里有中断,比如劳教,入狱服刑等,领取疾病救济费等不计算工龄的时间。工龄认定和工残鉴定程序1、要求认定(变动)工龄者或要求评定因公(工)伤残者写出书面报告交人事处。2、评定伤残由人事部门指定专人陪同到指定医院医疗技术鉴定并取回鉴定结论。3、人事处认真调查情况和审查有关材料。4、按人事管理权限上报审批。5、反馈认定或评定结果。(1)累计工作年限未满10年,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未满5年的,医疗期为3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5年的,医疗期为6个月。(2)累计工作年限满10年未满20年,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未满5年的,医疗期为6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5年未满10年的,医疗期为9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0年未满15年的,医疗期为12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5年未满20年的,医疗期为18个月。(3)累计工作年限满20年,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未满5年的,医疗期为12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5年未满10的,医疗期为18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0年未满15年的,医疗期为24个月;在本单位工位年限满15年的,不限定医疗期。

63评论

心狠稳情场

社保局是根据你所交社保的累计算工龄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54评论

景解伤情

工龄一词,对于很多工作的同志来讲,并不陌生,不管是在企业上班,还是在体制内单位上班,工龄经常能够在自己的人事信息中看到。工龄一方面是工作年限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也是核定待遇和工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参考项目。

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中,工龄具有通认性,与工龄挂钩的工资待遇也都能通认兑现。在大部分私企,与工资待遇挂钩的工龄只局限于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不具有通认性。

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时候,每一个干部都要进行档案专项审查。档案专审的目的就是对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履历与工龄是否对应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审查,以便在进入单位后更准确地认定工龄和参加工作时间,并对档案进行规范存档。

一、什么是工龄?与参加工作时间是什么关系?

参加工作时间,是指工作人员专职参加工作的起始时间。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是工龄的起始点,工龄是参加工作的总体时间。

二、机关事业单位中工龄如何认定?

目前新入职机关事业单位后,工龄的认定目前主要的参照标准是与社保挂钩,交纳社保即可认定工龄。但前提是缴纳社保的单位与档案中劳动合同中的单位一致(包括三方派遣用工方式),挂靠补缴、代缴都不是工龄认定的依据。

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认定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从企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认定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务院103号令,1992年七月实施)中的规定,工龄以其初次参加工作时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审批时间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也就是说,以首次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或企业办理录用手续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依据(与实际到单位报到时间无关)。

在2008年实施《劳动合同法》之后,以企业对劳动人员用工之日作为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依据。如果是大中专院校到企业工作,是以实际到单位报到时间作为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认定时间。

在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时候,会以劳动合同法实施(2008年)作为界限。之前是以招工批准时间为准和办理录用时间为参加工作时间,之后以实际到单位报到时间作为参加工作时间。当然在判定之前,要看社保缴纳单位与工作单位一致,而且有相关的手续,比如劳动合同。

(二)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直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这种情况下,工龄认定是以实际到机关事业单位报到时间作为工龄认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

(三) 复员、退伍军人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参这种情况,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认定从县(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之日算起,档案中会有相关的资料。

(四)乡村医生(原赤脚医生)后期转为事业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这种情形参加工作时间是根据《卫生部关于乡村医生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来认定,具体内容是:“乡村医生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并继续从事卫生工作的,其参加工作时间,从本人计算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算起”,也就是其连续在乡村工作的时间起始点作为起算时间(不能中断,中断后以最后连续时间算起),这需要经县级以上卫生部门认定,具体需要的证明材料是乡村医生有关审批材料或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在1988年1月1号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有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考试考核后取得乡村医生证书。

(五)民办教师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认定根据原国家教委1987年教计字160号文件规定,“民办教师转为公办老师后,其参加工作时间,从本人计算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算起”,这和乡村医生工龄的认定是一样的,是从连续在民办教师岗位工作时间的起始点算起。这也就是说中间一旦有中断,那就以中断后能连续的工作时间起始点算。具体需要准备县级以上行政部门批准成为民办教师的手续,如果其手续很难补办,也可以用其实际领取待遇时的相关证明来补充证明。

(六)下乡工作青年,后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工龄的认定这种情形工龄认定主要是以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为准,目前这种情形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只停留于理论中。

三、工龄认定经常发生错误的原因虽然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以后,工龄的认定有详细的规定,但是我们经常还能发现存在工龄认定错误的现象。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档案中个人书写或者填写时信息不准确;二是人事干部经办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业务和政策不太熟悉造成错误。这个也是最常见的,比如说从企业考录过来的新入职人员,因为社保是最直接的证明,很多人没有将社保和档案内容联系,错误性地把一些代缴补缴人员的工龄进行了计算。三是各地认定政策不一,在人员流动以后,工龄的认定可能会出现偏差。

对于还没有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来讲,一定要认识到工龄的重要性,工龄直接决定待遇,也决定着后期的晋升参考。这也给为准备进入公职系统的考生在备考阶段的一些启示,尤其是全职备考人员,一方面是风险性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损失了工龄。最好的方式是在参加工作的同时再去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既可以认定工龄,也可以避免因风险因素而公考失败。

143评论

伪萝莉

社区工作者工龄认定不是为目前单位工作的年限,而是参加社会工作的年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18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