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有哪些小组

如今你还是那么的耀眼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419

首页> 社工> 社会工作者有哪些小组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低调渲染那一抹妖娆高调沾染那一股妩媚

已采纳

社会工作者组织的足球队篮球队街舞活动队属于娱乐小组。娱乐小组的目的是提供令人享受和锻炼的活动。游戏和良好的互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交流和娱乐的机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和预防犯罪。本题中社会工作者组织的足球队、篮球队、街舞活动队,就属于这类娱乐小组。

62评论

再笨也是媳妇再傻也是爷们

社会小组工作基本知识要点

关于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小组工作基本知识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小组工作的内容:

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

带领的过程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有相互的影响;

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2、小组的特征:

小组存在于一人以上;

组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组员对小组有认同感;

组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小组中有进行社会控制的方式;

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

3、小组的分类:

以形成方式分为组成小组(任务小组)和自然小组(家庭);

以组员参与动机分自愿小组(志愿者小组)和非自愿小组(戒毒小组);

以组员间的联系分为基本小组(家庭)和次层小组(同事);

以小组的结构分为正式小组(任务小组)和非正式小组(同学小组);

以组员之间的界限分为封封闭小组(情感小组)和开放小组(维权小组);

以小组目标分为社交小组、教育小组、兴趣小组、成长小组等。

4、小组工作的类型: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

5、小组工作的价值观:(通过工作原则来体现)互助互惠的原则、尊重小组组员的权利和能力的原则、民主参与和决策的原则、增强权能的原则、高度个别化的原则。

6、小组工作在功能上的特点:影响个人转变、社会控制、形成群体力量解决问题、再社会化、预防。在成效上特点:促进人际交往、运用团体动力、促进经验分享和经验选择、带来的转变更为持久、在时间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更经济。

7、最基本和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有: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以及发展模式。

8、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层面,核心的理论概念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通过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良知和社会意识。

9、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系统论、生态系统论、教育理论和社会学观点。基本假设是小组组员通过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目标,可以主动推动小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员能够获得自我发展,提升参与能力和承担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动的能力。

10、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

1.小组目标是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感,包括三个层次内容: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发展小组组员的社会能力、培养社区领袖;

2.在社会目标模式中小组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

3.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影响者的角色:使能者、倡导者、资源提供者、榜样。

11、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

1.小组目标与社区目标一致;

2.增加小组成员的社会行动力,激发起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循民主原则,形成共识和集体行动;

3.小组要促进社会变迁目标的实现。

12、治疗模式:

也称临床模式或康复模式,以治疗、解决个人问题作为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理论基础源于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与技术,尤其以行为修正理论、社会化理论、学习理论为重;基本假设是个人的社会关系与适应方面的问题能够通过小组的方式得到治疗。

13、治疗模式的特点:

1.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

2.小组组员一般有较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3.社会工作者扮演治疗者的角色。

14、实施原则:

1.设定每一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目标以及寻找共同的小组目标;

2.建立小组规范和价值系统;

3.预先设定小组聚会的内容;

4.强调为服务对象工作,而不是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

15、互动模式:也称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它关注小组中组员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功能的目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基本假设是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着依赖关系,小组为个人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有效场所。

16、互动模式的特点:

1.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

2.组员在团体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3.社会工作者是中介者和使能者。

17、实施原则: 启发组员主动考虑问题,澄清组员的需求期待,寻找所有组员的共同需求,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动员组员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强化发展目标;向组员说明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说明小组的作用。

18、发展模式: 称过程模式,以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预防人的社会功能的缺失,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不组动力学。基本假设:人有潜能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价值;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

19、发展模式的特点:

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小组组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

社会工作者扮协调者和使能者的角色。

20、实施原则:

发展成员的认知,形成小组共识;

建立小组目标,形成小组动力;

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增强小组成员的能力。

21、小组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分为: 准备期、小组初期、小组中期、小组后期、结束期;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22、小组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沟通和互动技巧(全神贯注倾听、积极给子回应、适当帮助梳理、及时进行小结、表达鼓励支持、促进互动交流);控制小组进程技巧(适当给出解释、提供精神支持、促使承担责任、避免行为失当、连接集体和个人、严格设定界限、适当挑战内心、分类妥善处理、整合小组行动);小组会议技巧(做好开场演讲、设定会议基调、把握中心话题、播种未来希望、善于等待求变、真诚流露自我、告知可选方案、灵活运用眼神、订立行动同盟);策划小组活动技巧包括小组活动设计(初期、中期、结束期的活动设计)和设计小组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小组的最终目标、小组组员的特征及能力、物质环境及资源提供的状况)

扩展: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模板

小组名称:戒除手机瘾(大家可以另外想个好听点的名字)活动地点:北八活动室参与人员:小组10名成员背景越来越高档的智能手机,让人的碎片时间被手机完全填充,甚至整段的大好时光也被手机划成了碎片。我们真的需要时时刷微博吗?真的需要上厕所的时候看空间吗?在聚会的时候,和人聊天的时候,无时无刻都拿着手机吗?而当我们用手机度过了上课时光,度过了原本的阅读时光、度过了本该运动的时光,我们会回头想想,到底是我操控了手机,还是手机操控了我们?

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观察和模仿是学习的主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是很重要的`,人在学习的而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的过程。

3、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库利认为,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自我认识。

4、波恩的交流分析理论

交流分析理论是检查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的行为对对方有无刺激作用利用该理论的目的是了解小组成员做小组时哪些成员比较主动,哪些比较被动,引导一些比较进入状态的成员影响一些状态不佳的成员来提升小组的动力和小组的凝聚力,并进一步达到小组目的。

总体目标

悦纳自己,面对现实,摆脱苦恼,重新生活具体目标

1、接纳现在的自己,面对身边的生活,重新定位自己

2、摆脱以前的烦恼,找到重新生活的动力服务对象

身份特征:对手机有依赖的大学生自身特点:空虚无聊、手机成瘾小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4节

3、日期:2013年12月11日

4、时间:17:40-18:50

5、地点:北八活动室

招募方式

由小组内部有手机瘾的同学组成

一、自我介绍时间:3分钟

内容:小组成员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希望大家喊他什么。

二、大混战

目的:打破僵局,活跃气氛时间:10分钟

材料:报纸或废纸(卷成球状)内容:

1.全组一分为二,先划分自己的领土,两组之间要划出一个禁区。

2.当带领者发号施令后,便要开始做战,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左右),组员可用尽方法把“废球”抛到对方的领土内,但不可站在禁区内抛。

3.最后以领土范围内留下最少“废球”的一方为胜,禁区内的“废球”不计算在内。

三、制定小组规则,分享感受时间:7分钟。

内容:

1、大家共同制定小组规则,(比如把手机放桌上不能玩;小组成员要互相

尊重,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小组其他成员讲话时要认真倾听;及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2、每个组员向大家表述自己参加这个小组的感受,以及希望能有什么样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第二节活动时间:15分钟

内容:

1、领导者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客观手机依赖程度测试,让大家意识到自己

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在此过程中回想自己手机依赖的表现以及对自己带来的危害)同时,领导者收回测试,进行初步评估。

2、让大家分享自己手机依赖表现,可谈谈特别感受,以及对自己造成的危害(因为依赖手机而失去了什么)。(其他成员可适时表现同感,不用一次发言,自由发言便好)

第三节活动

一、我能做什么

时间:10—15分钟

内容:1、领导者让大家写出自己觉得针对摆脱手机成瘾,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即制定摆脱手机成瘾的措施,并交给领导者。

2、由领导者一次抽出并念出来,寻求大家共同意见,整理出共同措施。

二、喊出我的声音(此节活动主要是提升信心)

时间:5分钟

内容:由领导者带领大家喊出宣言。(内容可以是,,我相信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我相信我可以远离手机依赖,我相信我可以更好等等)

第四节活动时间:10分钟

内容:

1、小组成员对小组优缺点进行陈述,并谈谈自己对手机成瘾新的看法。

2、领导者评估总结小组活动评估方法

97评论

一世愆尤三生嬖爱

上海社工证考试:社会工作有哪些?

老年人康复、福利、保障、救济服务;农村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比如低保、救济、为老、留守儿童教育等);中老年健康服务、行政性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儿童福利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青少年教育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公共健康服务、志愿服务工作、工会社会工作、青少年或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老年社会工作、民政社会工作等,一定要是涉及基层公共事业和从事过公共服务的就可以。

(一)申请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包括已经取得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

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二)申请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

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三)申请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

2、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

注: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学位的要求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学历学位。

报名条件中,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的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专业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到报名当年年底。

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应符合上述报名条件,并具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学历或学位证书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实践年限。

1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