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2340
乐观离我太远
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是享誉世界的,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治疗大师,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 她是系统家庭治疗先驱中唯一的女性。其著作《联合家族治疗》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 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备受专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她发展出许多生动创新的技巧探索家庭关系,被治疗师广为运用。 2019年5月13日中国萨提亚国际大会上,来自瑞士的卡琳·倩兹·库克 (Karin Tschanz Cooke)博士呈现了《维吉尼亚·萨提亚——她的家庭治疗及其对家庭系统的影响及其后》的精彩演讲。在她的演讲中,从一个坦率而真实的视角描绘了萨提亚女士的传记画像。 卡琳博士的演讲,让我们对萨提亚治疗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萨提亚治疗理念无一例外都是萨提亚本人的真实写照,萨提亚的一生就是一个“正面导向”(黑暗中找光)的一生,我相信任何的理论流派都要追溯到创始人的故事,我也相信故事的力量远比理论来得影响深渊。你可以在萨提亚的故事里,在同伴和自己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光。 1916年萨提亚出生,她妈妈在怀孕萨提亚期间经历自己父亲的离世,妈妈在哀悼自己父亲的同时,迎接萨提亚的出生。 1917年,萨提亚的两个早产双胞胎弟弟出生,双胞胎弟弟十分弱小,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妈妈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照顾双胞胎弟弟身上。爸爸经常待在酒吧。3岁的萨提亚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疏离。 5岁时,萨提亚病重。她妈妈是一个“科学教派”宗教团体的一员,不给萨提亚就医。她爸爸违背妈妈的意愿把她送到医院。萨提亚在医院住了三个多月,只有医院的护士照顾她。当她回家时,家了又多了一个孩子,她的妹妹Edith出生。6岁时,萨提亚的小弟弟Ray出生。随后她妈妈被沉重的生活压垮,陷入了近10年的重度抑郁当中。萨提亚从7岁到16岁,照顾弟弟妹妹。妈妈抑郁,父亲酗酒,两人都不靠谱,萨提亚学会了照顾自己和家人。为了保护自己,她学会了情感上与家人隔离。萨提亚13岁时,美国经济大萧条,他们全家失去了农场。她妈妈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她的大女儿是个特别聪颖的孩子。在母亲的坚持下,全家搬到密尔沃基,萨提亚在那里完成高中学业。 1932年,萨提亚高中毕业,离家上师范学院,并且向校长承诺自己工作支付学费,她也做到了。1936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教育学士学位。 1936年-1941年,萨提亚成为四处旅行的教师,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萨提亚开始家访,并开始学习社会工作。 1941年,萨提亚经历了第一次婚姻,这是一次闪婚,丈夫是个士兵,他们常常聚少离多。婚后第二年,她身患重病,并知道不会有自己孩子了。她不得不放弃拥有孩子的完整家庭的梦想,这对萨提亚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1942年-1949年,萨提亚陷入沮丧,她尝试了精神分析,但是没有效果。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丈夫经常不在,生病后,她又回到教师的工作,并开始学习社会工作。 1948年,萨提亚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开始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并且收养了两个孩子,后来和第一任丈夫离婚,开始了职业女性的生活。 1951年,萨提亚在芝加哥开始了她的私人执业,会见了整个家庭,开始发展她的创新方法。开创她的家庭治疗师生涯,工作就变成了她的生活。后嫁给了诺尔曼·萨提亚,一直陪伴左右,直到1958年。 萨提亚在她具有创造性的,创新的,受欣赏的,有爱的,受人尊敬的工作中,成长为一名职业女性。在团体中,那些与她长期工作的同事和师友成为她的家人。她发展创新疗法,开创她的家庭治疗师的生涯。 1. 她是系统家庭治疗先驱中唯一的女性;2. 她是唯一的社会工作者,不是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等;3. 她打破精神分析的传统,第一位将灵性的概念整合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家庭治疗师;4. 她以经验为导向,创造性地使用工具:如椅子,绳子等;5.她是发展家庭治疗培训项目并教授这些项目的第一人! 1. 她把她的精神、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融入她的家庭治疗模式;2. 以欣赏、一致性、信任和希望去连接;3. 在咨询和治疗中“运用自己”。 1. 她聚焦改变和转型,将改变分为四阶段:接触-引来外来元素-混乱-新的状况;2. 创造性地提出体验式学习;3. 强调自主与自我负责;4. 引入“重构”。 1. 沟通游戏,沟通规则,情景剧;2. 让内部历程和人与人之间的动力外部化呈现(雕塑);3. 将整个家庭带入治疗;4. 以她特有的方式与人接触;5. 干预中使用结构化的提问;6. 家庭大事年表;7. 角色扮演;8. 家庭系统游戏。萨提亚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干预方式-家庭重塑。帮助人们重新整合进入在原生家庭的历史和心理矩阵中属于自己的位置。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让我们可以重新看待父母和自己,并以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现在和未来,使家庭的历程在台上重见。1. 包括每个家庭成员:角色、功能、规则;2. 应对姿态和沟通舞蹈;3. 在身体上工作 - 呼吸,移动;4. 冥想;5. 工作坊,二人组和三人组工作;6. 天气预报;7. 面貌舞会;8. 家庭图;9. 资源之轮;10. 互动的要素;11. 冰山;12. 改变的历程。 卡琳·倩兹·库克博士最后探讨了萨提亚女士去世30年之后萨提亚模式如何继续着对世界的影响,并提出萨提亚女士生平的最大愿景和希望——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
你是鸦片你是病毒
顾名思义,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在心理剧中,患者可以扮演自己家中的一位成员、一个老相识、一个陌生人或者治疗专家。剧情可以是一般的内容(离婚、母子冲突、家庭纠纷等),也可以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近似的内容。在舞台上,患者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与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体验角色内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为患者理想或幻觉的化身。专家可以在一旁指导,也可与患者一道表演。观众则为患者鼓掌助兴。 心理剧可以用于心理失常的儿童、青少年、老人,也可以用于弱智者、精神病患者和罪犯。有的工厂为了达到训练、教育工人的目的也常采用这种方法。对精神病患者来讲,第一个角色可以是他幻觉或错觉中的人物,日后逐渐地接近现实中的人物。 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维也纳他的精神治疗中心采用心理剧疗法。四年后他来到美国,开始传播这一方法。他在1959年指出:心理剧的目标是诱发患者的自发行为,以便直接观察他的病情。 有些心理学家或社会工作者也常安排一些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或含有人格问题的剧情,以揭示患者内心世界的秘密。这种办法特别适合于离婚者、吸毒者、轻生者及违法者。正由于心理剧可以揭示深藏在患者内心的症结,在知情的观众的协助下,患者可以发泄或者控制自己的情感。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的情感行为最终可以得到抵制,并且去模仿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 采用这种方法,要按照下列各点进行。 第一,提供一事实上的设备,包括圆形舞台、观众席和必要的道具。 第二,选择好表演者,患者、工作人员、观众都可参加进来。 第三,专家和观众都要事先明确通过心理剧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专家要大体勾画出剧情,鼓励患者大胆表演,并及时引导剧情向目标方向发展。还要邀请观众进行评论,以加强取得的效果
滥情凯子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活动策划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目的
阳春三月,桃李争妍。为了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以便更有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意识和战斗力,学校工会决定河沿小学和河沿中心幼儿园联合展开庆祝“三八”妇女节联谊活动
二、参加对象:
小学、幼儿园全体老师
特邀嘉宾:z(镇分管领导)、z(镇妇女主任)、z(镇文教干事)
三、活动时间地点及形式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日下午放学后(大约4:15开始,活动时间一个小时左右)
活动地点:河沿幼儿园一楼多功能室
活动形式:才艺表演、男女合作趣味活动、现场抽奖
四、活动内容
1、“缘分对对碰”:通过抽签,每个女教师选择自己的搭档,(抽到的即坐到一起参加全程活动,过程中男士必须对女士呵护倍加)并请被选中男教师对该女教师进行夸奖鼓励,言辞可稍作夸张。(事先排练好一对,随机一对,共两对)
2、“心有灵犀一点通”(猜成语的小游戏):男教师根据提供的成语或词语通过打哑语或者表演,让女教师来猜。(两对)
3、猜灯谜游戏:
4、芝麻开门:女士智力答题、男士负责抢礼品
5、指定才艺表演。(幼儿园四个节目:开场舞蹈及其它三个,小学:张校致辞并卡拉OK一首、z卡拉OK一首、z找一个男士合作一个、孙悦、王青、周健夫妇各一个,其中必须有一个小学男教师和幼儿园女教师合作的节目)
6、随机才艺表演:主持人现场点
7、抽奖活动:凡是登台者均有奖品;中途抽奖四到五次。
五、活动的准备与安排
1、20xx年3月6日放晚学前,由学校工会经校园网把活动主题以及相关内容发给每一位参与者,做到全员知晓。
2、主持人:zz
3、场地准备:幼儿园负责
4、主持词及整体节目安排(必须有校长致辞,推荐一名男教师向女同胞致辞),节目单准备:zz
5、音响及数码支持:zz
6、奖品购置:zz
7、嘉宾邀请:zz
8、生活安排:除茶水外,不提任何生活安排。
六、奖品:
檀木梳 水壶 暖手宝 护肤品 护手霜 指甲剪 茶杯 小包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工人才;全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深圳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社工人才队伍,招聘专业社工进入社区、机构从事专门的社会工作事业;社会各界、各级政府正关注与支持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会学与社会工作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全体师生以此为契机,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于20xx年1月11日正式撤系改院,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在我院发展迈上新台阶及我院社工协会成立之际,为进一步加强与华中地区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本院学生的专业素养,我院应华中地区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联合会邀请,参与到第二届华中地区社工文化节中,在此期间将自行组织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并观摩、参与其他兄弟院校的活动,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加强专业学习、进一步扩大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力。
二、活动指导思想:
在遵循本院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活动,使同学们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增强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以此次活动为平台,搭建一个各高校相互交流、探讨、分享的平台,以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在不断扩大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力,弘扬社工文化。
三、活动主题: 践行社工理念 实现社工价值
四、活动时间: 3月22日——4月15日
五、参与高校: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
六、本校主办组织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协会
七、活动组织方式:
1、活动设立总组织协调人员一名,具体负责整个活动的分工、协调及与其他高校的联络、交流等事宜;
2、社会工作协会在整个活动中起宏观协调的作用;
3、每项活动设立具体责任人一至两名,负责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行及总结;
4、每项活动安排一至两名指导老师,指导活动的开展实施。
八、具体活动项目:
(一)社工文化宣传周
1、 展版宣传
活动时间:3月22日——3月29日
指导老师:金小红老师
活动负责人:肖瑶、罗跃红
活动目的:让本非本专业人员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让本专业的同学对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活动方式:
(1)制作大木版海报,对此次社工文化节进行宣传;
(2)制作小塑料展版在东区小树林悬挂,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进行简介;
展出内容:
(1)社会工作基本知识
①社会工作专业简介;
②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外、港台地区及大陆的发展情况;
(2)我校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状况
①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
②本专业优秀人物介绍及事迹简介;
③本院社会工作协会的发展状况;
2、 电影展播
活动时间:3月28日、29日晚
指导老师:罗力群老师
活动负责人:刘坤
活动目的:通过与社工实务相关的影片或影象,使同学们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社工的相关知识。
活动方式:(1)观看与社工实务相关的影片或影象;
(2)就片中所涉及的与社工领域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3)由老师对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材料来源:借鉴湖北师范学院或武汉理工大等其他高校资源、通过老师搜集或自己从网上下载;
3、 快乐社工游戏
活动时间:3月22日——3月29日
指导老师:曾永泉老师
活动负责人:钱寅、侯珊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过程使同学们体悟社工实务理念
活动方式:(1)结合展版宣传进行;
(2)在展版宣传的同时,邀请对游戏有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
(3)请参与的同学们发表感受;
(4)给游戏优胜者颁发纪念品;
(二)社工实务零接触
1、专业社工情景剧
活动时间:3月29日上午
指导老师:祝平燕老师
活动负责人:冯珊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在模拟实践中更形象深刻的学习社工的工作技巧与方法,体会社工工作的相关理念,饯行社工的价值。
活动方式:寻找相关的经典剧本,结合实际情况对剧本稍做修改,在本院范围内招募演员演出,邀请专业老师或者心理咨询老师对表演进行点评。
2、主题论坛
活动时间:暂定3月29日晚
指导老师:杨生勇、祝平燕老师
活动负责人:石瑛、尹丹
活动目的:使同学们有机会与专业社工老师或社工机构的工作人员交流、学习,了解当前大陆地区社工发展状况;
活动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暂定三个方案,方案一不行的话实施方案二,方案二不行的话实施方案三;
(1)方案一:请其他高校社工方面的老师;
(2)方案二:请已从事社工方面工作的学姐、学长分享工作经历;
(3)方案三:由在深圳社工机构工作的学姐、学长或其他高校社工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些有关深圳社工发展的资料,拿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3、走访参观
活动时间:3月30日
指导老师:杨生勇老师
活动负责人:陈海滨
活动目的:让同学走出学校,走近社工,在观摩和亲身体验中,进一步践行社工理念,了解社工价值。
活动方式:
(1)参观武汉市相关的社工服务机构:如湖北慈宁服务处、青少年空间等;
(2)参与社工实务,如参与“临终关怀”社区教育活动的志愿者活动;
(四)社工实务分享:
活动时间:4月11日晚
指导老师:杨生勇老师
活动负责人:杨海雄、邓洪洁
活动目的:由于内地的社工专业在学习期间得以亲身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同学,为此,用分享交流的方式可使社工专业的同学能都有一个机会更多的了解社会工作的实务。
活动方式:(1)大三参与社工专业实习的同学分享实习经历;
(2)已从事社工专业方面工作的学姐、学长给予我们社工实务方面的指导;
(五)社工文化节闭幕式
活动时间:暂定4月13日
具体事宜安排有待4月初与其他高校及社工协会成员进一步商讨
九、经费预算:
1、展版制作费:100元
2、横幅和海报等活动宣传费:150元
3、邀请社工论坛主讲人的礼物:100元(若院里恰好要邀请专家来做讲座或采用其他形式举办主题论坛,此项支出可删除)
4、邀请专家、评委老师的招待费:50元
5、活动的消耗材料、奖品、游戏道具:100元
6、材料整理、打印、装订费用、后期结果总结:50元
总计:550元
十、预期困难及应对方案:
1、活动经费不足:活动前积极向院系申请,活动的筹备在经费方面尽可能节省;
2、活动各方面的资源缺乏:
(1)宣传方面:制作海报、展版,写宣传稿、新闻稿、照相机等资源缺乏;积极争取院宣传部的物力、人力支持;
(2)文艺人员:需要参加武汉大学的开幕式,我校应邀要出节目。争取院艺术团人员的支持。
3、同学对此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争取院里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发挥学生干部的动员作用;
4、活动所需的工作人员不足;广泛发动大一大二同学,争取对社工专业热心的同学参与。
一、 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时,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制作清明果,了解清明的习俗;通过亲子游戏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从而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动主题 :制作青果,感受春天。
三、活动目的 :
1.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感受清明节的氛围。
2. 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 组织成员名单
1.策划组
组 长:会长(罗佳玥爸爸)
成 员:组织委员(金景涛妈妈)、宣传部长(楼宸睿爸爸)
2.会务组
组 长:财务部长
成 员:吴老师、小班段各班阿姨
职 责:做好各类物资的准备和管理工作(桌子24张、桌布24张、托盘24个、蒸笼若干、清明果100个等);对制作清明果、运动会现场进行布置。
3.游戏组
组 长: 金爱娜
成 员: 吴老师、刘老师、金老师、邵老师
职 责:按规程要求接受运动员报名;组织好游戏项目。
4.农具展览组
组长:朱老师
成员:小班段各班老师
5.宣传组
组 长: 宣传部长
成 员:小班段家委会委员4个负责摄影。
6.安全组
组长:安全部长
组员:小班段各班园级家长委员
五、亲子活动时间、地点:
拟定于4月2日上午8:40在幼儿园大操场进行
六、活动流程:
(一)8:00——8:30 幼儿入园,8:30——8:40到操场集中。
(二)园长讲话
(三)会长讲话(清明的来历、习俗,组织活动的意义)
(四)亲子操:减肥操
(五)9:00—9:50制作清明果
1.制作前各自去班里洗手。
2.制作清明果要求:美观、有创意。
3.制作清明果时间:30分钟。
4.休息10分钟(幼儿上厕所、洗手)
(六)10:00—10:40亲子游戏项目
春耕
规则: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接力赛,每班以家庭为单位分为两组,一组在起点,一组在终点。家长和幼儿分别当大牛、小牛,各自手持跳跳袋、羊角球,一对大牛、小牛从起点一起跳至终点处,将游戏道具传给第二个家庭,来回依次进行,哪个班先跳完哪个班为胜。
运粮食
规则:以班级为单位,两个家庭为一组,1号、2号家长运用箩筐把1号的孩子运到对面,然后把对面2号家庭的孩子运回来;再将箩筐传给3号、4号的家庭,然后3号4号的家长又把3号的孩子运到对面,把对面4号家庭的孩子运回来,依次进行,先完成的班级为胜。
(七)10:50—11:30品尝青明馃、家长吃青明馃比赛。
1.每班选出4名家长进行吃清明果比赛。
2.每轮4人,共4轮。
3.规则:每人吃5个,最先吃完的为胜。
(八)11:30结束活动,下午请各位家长自行带孩子到烈士陵园扫墓。
八、注意事项:
1. 每人自带制作青明馃的材料(面团、馅等)
2. 由于活动需要,能在农村借到手推车、蓑衣、耙等农具的家长请下周一交给班级老师。
3. 为了方便活动,请孩子和家长当天穿运动鞋,家长负责孩子的安全。
4. 一如既往,做好文明榜样,保持场内清洁,做到文明观众,遵守良游戏秩序。
活动日期: 端午节,20xx年6月23日。
活动地点: 康华社区居委会
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活动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内容:
社区将订购真空包装好的新鲜粽子和皮蛋,发放给社区每户居民,让居民过一个喜庆的端午节。
活动方式:
1、在社区宣传栏内张贴通知,让广大居民知晓社区将在端午节前发放端午节礼品。
2、5月30日至6月3日在社区办公室门口每户居民凭领取人户口本领取。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社区居民之间有了互相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并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6月1日适逢端午佳节前夕,由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主办的“端午佳节粽温情”——星光平安宝长者端午节慰问会在一片温馨洋溢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该次活动由越秀区社区服务中心策划承办,并得到越秀区义务工作协会以及越秀长者综合服务中心的协助和支持,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由民政局领导对在场的老人们致以节日问候,由商会代表向的平安宝老人馈赠100份端午应节慰问品。
在当天活动现场,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的叶新平副局长和广州市越秀区食品商会的郭益群会长先后向到场的30名平安宝老人致以节日贺词和恩切的慰问。活动现场相当活跃,由一连串的互动游戏带动起一片节日欢乐的气氛。其后,民政局领导与商会会中与一众老人围坐,一边品味茗茶,一边吃着鲜香可口的粽子,特显节日温馨。活动还安排有问答环节,问题都是围绕着端午节,长者们在感受到端午节日气氛的同时,也拿到的节日的礼品,大家都觉得很高兴。
6月3日,越秀区义工协会组织了40名义工对居住在越秀区辖内的孤寡、独居、困难老人送上这份节日的慰问和礼品。首先,我们对义工们进行约1小时的上门前培训,让他们了解与老人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之后就安排两人一组上门探望老人家。义工们详细询问长者们的身体状况,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情况,送上节日的慰问品,让他们也享受节日的快乐。老人们高兴不已,纷纷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一、 活动背景
四月的春风吹来了又一个逐梦的花季,风华正茂的我们在烂漫的人生路上继续寻觅,寻觅我们生命的亮点。四月的春风是温暖的,四月的阳光是和煦的。开学后短暂而又忙碌一个月过去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一个好的开始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这次是以中心为单位组织一次春游踏青活动。现在是暖春的开始,在工作之余,我们有必要组织这样一次活动。
四月不是旅游旺季,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亲近自然,更好的体会融入自然的感觉。可以游走在芳草落英之中,呼吸着青山流水的气息,来缓解我们紧张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二、 活动主题
领略自然风光、凝聚班级力量、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愉悦自我。加强班级体和睦相处
三、 活动时间与地点
20xx年4月2日(周末视天气而定) 黄家湾
四、 参与人员
10级市场营销全体同学及代班 余老师
五、 活动内容
(1)活动前期
a、 班干部负责提前做好活动场地的选取工作。
负责人:袁州浩 在3月25号前完成
b、 做好活动策划与申请
负责人:马程程 在3月25号前完成
c、 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
负责人: 班委 在3月27号前完成
(2)活动中期
1、全班同学周六上午9:00在512终点站集合完毕(提前通知同学吃完早餐) 负责人:李金鑫
2、 准备出发前往活动地点
维持秩序队长:班委
队员:全体班干部、各寝室长
3、到达活动地点并开始活动
1.自由放风筝,放松心情。(两个小时)
2.将全班同学随机组成五组进行游戏。(将游戏规则事先跟班上同学讲清楚)(两个小时) 组织者:欧健新(具体游戏另作安排)
3.烧烤等等
活动具体人事安排:
a、向每位同学发放风筝、餐具,食物,饮用水。同学们自
由组队活动
负责人:班委
b、负责摄影的同学抓拍活动场景
负责人:袁州浩
c、活动结束、组织同学们集合有秩序回校
负责人:班委
(3)活动后期
1、对活动进行总结、并整理好相关资料(相片、新闻稿、总结)
2、班干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召开班干部会议
六、 活动意义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大自然正慢慢地在和煦的春风的吹拂下苏醒。百花盛开,新叶舒展,好一派风光,令人陶醉之中。为增强班级凝聚力,体现团结友爱的班级精神。在走进大自然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让经过一个假期后显得有些生疏的同学们走进彼此。本次活动也将对我们前段时间紧张的学习生活有一个缓解作用、也将使我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后期的学习生活中。
七、 注意事项
1、 班干部要提前与同学交流,确保全体同学都参加。
2、 生活委员要做好财务规划、并明细财务开支。
3、 相关负责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全体同学的安全
4、 班干部要提前向班主任老师汇报活动,并得到老师的指导。
八、 活动经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