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6727
清风扶烈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比统计表认识条形统计图,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学习,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
【难点】条形图与统计表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教材中的天气情况图:
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图中各种表示天气的图形。
提问:如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的天数?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活动一:探索不同方式表述每种天气的天数。
结合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在表中先数出各种天气的天数。
提出问题:有哪些统计方法可以记录这一结果?
预设学生会根据统计表等已有知识,绘制统计表。
请学生展示,并谈一谈统计表的特点(清晰、便于查找)。
师生共同总结:条形统计图一般由标题、日期(可以省略)、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
追问:条形图与统计表各有哪些特点?
(三)课堂练习
统计班内学生出生的月份,并制作统计表与条形图。
(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条形图的结构、特点。
作业:统计家里每人最喜欢吃的三种水果,并制作统计表与条形图,第二天分享交流。
四、板书设计
嗜血的懒猫
小学数学1.找规律,用数对确定位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初步认识小数,列方程解决问题,复式折线统计图2.数学与信息3.旋转与角4.认识方程利用百分数还有数量关系解方程。求全班人数多少?篮球16人,跳绳的占全班60%5.图形的旋转答辩通过你的讲课,你觉得学生掌握了什么?6.三角形面积题目:数据告诉我们…(通过画统计图,计算人均年平均收入,然后得出数据告诉我们的道理。)7.复式统计表8.圆锥体积9.商的不变性10.1升有多少?让学生感知1升有多少?(要有板书,讲清楚“数”与“量”的关系。)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求:试讲10分钟;结合已有经验,平均数的意义;小组交流合作,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把平均数转化算式;平均数转化为算式的同理性。11.小数加减法要求:和整数加减法的区别;利用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12.倒数要求:结合之前的内容,理解乘积为1的含义;理解,归纳,总结,倒数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掌握和了解倒数的个性特征。13.长、正方体的体积14.三角形的面积15.乘法分配率要求:要结合实际了解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能力。16.方程的定义(用天平演示)17.平均分(10分钟试讲,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18.乘法的意义19.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数学广角21.实际问题,学生理解相遇问题,学生对数形结合的应用分析。22.平行与垂直要求: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定义,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学会分类。23.商不变的性质24.除法实际问题25.小数除以整数要求:试讲时间10分钟,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讲出与整数除法的区别。26.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27.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8.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3个人住宾馆,有两人间和三人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住法?(小学数学)29.圆面积的计算(小学数学)30.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31.数量关系32.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
谁与归
2022教师资格证材料题真题。
材料分析题
1.教学“比较分数大小”的内容,罗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大多数用了通分法和化小数法解题,但由于粗心,有几个做错了。罗老师在小鹏作业本上写“用化小数法,不错!再细心点就好了。少数的用了画图法和估算法,且都对了,小萌也是,但图画得不规范,罗老师在她的作业本上写:字迹清秀,页面整洁,如果饼图画得规范些就好了。还发现一个“特例”,数学成绩—直不理想的小涛,在比较分数45和213大小时,用了化同分子的方法,于是在他的作业本上写:解法独特,希望不断闪烁智慧火花。第二天上课,罗老师分类点评并讲解。拿到作业本后小涛看到评语很高兴,并主动找老师。罗老师再次肯定了他勒于思考的品质。渐渐小涛对数学产生兴趣,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还当上了数学课代表。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罗老l师的教育行为。(14分)
2.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于老师的信:小学一到三年级,老师眼里十足的差生,座位安排在角落,老师不提问,好学生不和我玩,只有淘气学生和我玩。四年级您成为了我的班主任,不时地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虽然只是片刻,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有一天我被叫到办公室,让我坐在椅子上,受I宠若惊,对我说升旗需要四个护旗手,看你个子高,很适合,要认真对待。顿时我心中一股暖流。升旗当天,师生万众瞩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发誓不能再混日子,要好好回报您,于是我认真听课,您也不断鼓励我,与我父母联系,于是学习步入正轨。真心感谢您,护旗手经历给我温暖、自信,受益终身。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优质教师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