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文库

年少无知的我们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221

首页> 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文库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愿你天涯海角我愿你白头偕老

已采纳

【 #教师资格证#导语】2018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结束,教师资格频道特别整理了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铭铭问吴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吴老师说:“老师也不知道、回家后我们都去想办法找答案,好不好?”这说明吴老师能做到()。  A.尊重个体差异  B.公平对待幼儿  C.面向全体幼儿  D.引导幼儿探索  答案:D。  2.刚进园时,小朋友们试图用旋转的方法打开水龙头,不出水就大声叫老师、这时蒋老师没有急于出手帮助,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试、很快小朋友们发现,提起开关,水就流出来,按下去,水就关上了、小朋友们高兴得不得了、这体现了蒋老师注重()。  A.教师的主体作用  B.游戏的促进作用  C.幼儿的亲身体验  D.环境的积极影响  答案:C。  3.中(1)班有一个现象:一个孩子向杨老师“告状”其他孩子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告状”,孩子们少如嚷嚷,班上乱成一锅粥、杨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不理所有“告状”的孩子  B.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再行处理问题  C.所有“告状”的孩子  D.选取部分孩子的“告状”予以解决  答案:B。  4.沈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学习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对做好工作极为重要、”沈老师强调的是()  A.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  B.通识性知识的学习  C.保教知识的学习  D.领域知识的学习。  答案:C。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信仰自由权  C.通信自由权  D.教育自由权  答案:D。  6.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指的“儿童”是()  A.18岁以下的任何人  B.16岁以下的任何人  C.10岁以下的任何人  D.6岁以下的任何人  答案:A。  7.为解决新建小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某房产开发公司在所建小区引入了一家由某教育发展集团独资羊办的幼儿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有权确立该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是()。  A.当地人民政府  B.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C.该教育集团  D.该房产开发公司  答案:C。  8.某幼儿园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所有教师工资中扣除100元用于订阅专业刊物。该园  A.合法,幼儿园有权管理和使用本单位经费  B.合法,幼儿园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  C.不合法,侵犯了教师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D.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  答案:C。  9.未成年学生孔某在逛超市的时候,管理人员怀疑他偷拿物品,并对他进行了强制搜身。该超市侵犯孔某的权利是()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生命健康权  D.隐私权  答案:B。  10.某幼儿园在上学期为大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课程。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幼儿园有权安排教学活动  B.不正确,这些内容应设在大班下学期  C.正确,有利于实现幼小接  D.不正确,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答案:D。  11.某幼儿园要求幼儿必须到医院接受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该幼儿园的做法()  A.有利于全面了解幼儿健康状况  B.有利于选拔优秀幼儿入园  C.侵犯了幼儿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幼儿的个人隐私  答案:A。  12.亮亮是驻某地武警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亮亮的义务教育负有保障义务的是()  A.中央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D。  13.休息时,王老师让孩子们排队接水喝,可队伍总也排不好,你推我,我挤你。王老师只好扯着嗓门提醒孩子们,可队伍刚排好,过一会儿又乱了。这时,王老师也口渴了,她端起杯子走到队伍前面接了一杯水喝,很无奈地看着眼前乱哄哄的接水队伍。这表明王老师()  A.未能廉洁从教  B.未能公平对待幼儿  C.未能以身作则  D.未能公正对待幼儿  答案:C。  14.一天,陈老师正在组织孩子们踢球,方方总是抢球后抱着跑。陈老师看到后就让他站到一边,并对带班老师说:“以后都别让他踢球了!“陈老师的做法()。  A.正确,维护了整个活动的良好秩序  B.正确,保护了其他孩子的人身安全  C.不正确,破坏了同事间的团结协作。  D.不正确,打击了方方的参与积极性  答案:D。  15.“丢手绢”的游戏结束了,张老师正准备带领小朋友们回教室,晓理突然走到张老师面前,低声说:“老师,还没有轮到我丢手绢呢。”此时,张老师恰当的回应是()  A.“难道还让我叫小朋友来陪你玩一次?  B.“待会儿我们再去玩更有趣的游戏吧!”  C.“小朋友们先等着,我带晓瑶去玩”  D.“下次再玩吧,谁让你运气这么差!”  答案:B。  16.放学时,家长们都走进幼儿园接孩子,金老师一见到小齐爸爸,就埋怨他说:“小齐到现在还不会自己吃饭、穿衣,你们做家长都怎么教的!”小齐爸爸觉得很难堪、恼怒说:“就是不会才送到幼儿园学习的嘛!”对该事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老师应该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B.生活能力培养主要由家长负责。  C.金老师拥有批评幼儿家长的权利  D.生活能力培养主要由教师负责  答案:A。  17.大量细小的水滴随气流漂浮,从天空慢慢降落地面。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作  ()  A.雾  B.霾  C.小雨  D.毛毛雨  答案:D。  18.人类的发展进行与使用工具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最早的工具是()  A.石器  B.陶器  C.瓷器  D.铁器  答案:A。  19.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拥有特别服饰和超人能力,很多被搬上银幕,获得小朋友们喜爱,图1银幕形象是()    A.闪电侠  B.蝙蝠侠  C.朱侠  D.钢铁侠  答案:C。蜘蛛侠。  20.一位作家在创作和译儿童作品方面卓有成就,编过儿童文学杂志,有一项儿童文学奖就以其命名,这位作家是()  A.严文井  B.陈伯吹  C.张天翼  D.叶圣陶  答案:B。陈伯吹。  21.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道德伦 理规范,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常识及日常生活常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蒙学教材的是()  A.《千字文》  B.《百家姓》  C.《急就章》  D.《山海经》  答案:C。《山海经》。  22.作为斗量单位,“光年”和“甲子”分别是()。  A.时间单位、时间单位  B.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C.时间单位、长度单位  D.长度单位、时间单位  答案:D。长度、时间。  23.如果太阳不发光,那么地球上的人们仍然能够用眼直接看到天体的是()  A.彗星B.金星  C.流星  D.月亮  答案:B。金星。  24.大气围绕地球气圈,对地球有重要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气作用的是()  A.防止过量太阳之外显福射  B.帮助保持地球温度  C.锁住地球生物所需水分  D.产生扼尔尼诺现象  答案: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25.中国传统民居风格众多,有很深人文与地理环境烙印,生动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图2所示民居名称()    A.傣族竹楼  B.福建文楼  C.侗族鼓楼  D.西藏竭房  答案:A。傣族竹楼。  26.图文混排是word的特色功能之一。下列表述中,不正确是()  A.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剪贴画  B.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图形  C.可以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D.可以在文档中插入配色方案  答案:D。可以在文档中插入配色方案。配色方案是用于用户界面而不是用于文档界面。  27.下列关于PowerPoint中“自定义动画”的表述,正确是()  A.只能用鼠标不能用时间来控制动画  B.只能用时间不能用鼠标来控制动画  C.鼠标和时间都能够控制动画。  D.鼠标和时间都不能控制动画。  答案:C。鼠标和时间都能够控制动画。幻灯片的换片试有手动和自动放映,手动使用鼠标或键盘上的按钮实现,自动放映可采用排练计时完成。  28.下列选项中,与“家具——大衣柜”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电冰箱—空调  B.坐具一一双人床  C.消毒柜一冰柜  D.炊具一煤气灶  答案:D。炊具一煤气灶。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50、90、170、()、650”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330  B.340  C.350  D.360  答案:A。330。  二、材料粉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班上的一些小朋友不喜欢洗手,有些小朋友虽然洗手,也只是简单地冲冲水就算了。户外活动后,韩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念着儿歌认真地洗手,另一组暂时不洗手。韩老师拿出两块柚子皮,一组一块,让小朋友分别摸柚子皮内层,红红突然叫起来“黑了,黑了!”  果然,没洗手那组小朋友摸过的柚子皮内层已经黑乎乎了,韩老师趁机提问:“柚子皮为什么会变黑呀?”孩子们抢着说:“他们没洗手,手很脏”“手上有土,把柚子皮弄脏了”韩老师连忙引导:“这是我们能看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呢?”“细菌、病毒”,孩子们大声说。韩老师趁热打铁:“如果我们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手上的脏东西会沾到食物上,脏东西进入我们的肚子,身体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叽喳地讨论开来,最后得出了“一定要认真洗手,做健康的小主人”的结论。活动结束后,没洗手的小朋友,立刻跑到洗手池边洗手,洗得格外认真,洗了手的小朋友中,有人感觉自己没洗干净,就认真地又洗了一遍。  自此,小朋友们大都能自觉地去洗手,如果某个小朋友忘记洗手,其他的小朋友也会提醒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韩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韩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韩老师并没有因为幼儿不会洗手而放弃了此方面的培养,而是结合“儿歌”、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重要性,遵从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的儿童观。  (2)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韩老师应该将儿童看成独特的个体,因材施教。材料中韩老师将幼儿分成了两组,并且在活动中听从了孩子们的想法进而开展进一步的引导活动,遵从了这一点。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每个幼儿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韩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洗手的重要性,而是让幼儿自己实际操作,感知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不洗手的危害,遵从了这一点要求。  综上所述,韩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31.材料:  一天早上,陈一航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在搬椅子时,他发现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有一本书没有收好,便大声喊道:“余老师,这儿有一本书没有收。”余老师笑看说:“那就请你把它送回去,好吗?”他高兴地把书拿往图书角。由于陈一航平时吃饭、睡觉、上课、活动无一不让老师费心,所以余老师一直盯着他的送书过程,生怕他把书拿到别处去。当他把书拿到书柜前,正想顺手往里面一扔时,余老师连忙说:“谢谢你哦,你帮了我的一个大忙,要不等会儿我还得自己把书整理好。”他听了后连忙把书放整齐,离开书柜了,还不时地回头看看书本是否会掉下来。  余老师被陈一航的这个行为所触动,立刻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说:“陈一航,原来你那么会整理书啊,那你愿意做‘图书管理员’吗?把小朋友们没有收好的书,都送到这里来收放整齐。”他高兴地说:“当然可以!我放书最整齐了!”之后的一个星期,在余老师的引导下,陈一航很用心她寻找没有收回图书角的书,把书摆放整齐,在其他方面也进步了很多。  问题:  答案:该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践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教师在对待平时较为费心的陈一航小朋友时,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够正确看到其送回书的这一过程,并且能恰当的加以引导。这充分说明改老师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2)教师践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材料中陈一航小朋友虽其他方面有时稍显调皮,但是能够主动为老师承担任务,老师能够抓住这一点,进行因材施教,并在老师任命为图书管理员后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  综上,该老师用自己的行为为大家树立榜样,是我们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  32.材料: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不仅体现于显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根植于隐性《的朋维模式中。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得如此绵长,在很大程度上将益于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方法 论和辩证法原则,得益于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辩证矛盾思维即是其中之一。  辩证矛盾思维特别注重时间性。既然矛盾双方之间的辩证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必须是参与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辩证思维特别看重“时机”,追求“时中”。  “时中”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蒙”卦的《条传》“蒙,享。以亨行,时中。也,”意思是说,蒙卦表示希望亨通,所以,以通来行事,是符合“蒙”这个时机的。可见,所谓“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合乎时宜”,二是要“随时变通”。?中而非时,不谓之中。同样,时而不中,更不谓之中了。?《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韩国的国君韩昭侯准备修建一个高门,但他的谋士尿宜以却秦劝他不要这么做。屈宜日说:“如果你非要修建这个高门,恐怕你还等不到这个高门修建完,就要死了。为什么呢?因为时机不对。国君在自己家修建一个高一点的门楼,搞得气派一些,有错吗?没有错。当年我们国强民富的时候,你如果修建一个高门,肯定没有问题。可是今天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秦国去年刚刚攻占了我们的宜阳城,我国元气大伤,你偏偏要在这个时候修建高门,势必会使百姓离心,将士散德,韩国的败落就不可造免了。”结果,韩昭侯没有听屈宜日的劝告,而屈宜日的预言也应验了,高门还没有修好,  韩昭侯就去世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正如属宜日说的>  那句话;“奇斯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意思是说,我所说的时间,不是客观的时间,而是参与到事情当中来的时间。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效果会很好;在不合适的时做同一件事情,往往会很糟。这正是“举事而不时,力虽尽而功不成”的道理。。正因为此,中国文化对时间非常敏感,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相时而动,顺势而行。《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宋代学者朱熹在注释“时中”时也说:“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即是指,“中庸”,是因“时”而“中”的,并非骑墙、折中,更不是简单、僵化的“中间地带”。“时中”又是何其之难!因为它在实践中很难把握,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抓住它,然后照本宣科地去实践。但是,认识到这种困难并不是坏事,因为你一旦明白了“时中”的艰难,就会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又会让你在行为中谨小慎敬、如腰薄冰,相时顺势,减少犯错。  (摘编自祝和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问题:  (1)、辩证矛盾思维为何特别注重时间性?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答案:矛盾双方之间的辩证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是参与事件的重要因素。  (2)、追求“时中”,对个体而言有何价值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答案:“时中”对个体而言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  ①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件事,效果很好;在不合适的时间做同一件事,往往很糟。  ②“时中”让个体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让个体在行为中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相时顺势,减少犯错。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管仲随齐桓公打孤竹,春天出征,凯旋时已是冬天,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在海淀区住了将近半个世纪,自认为蒙着眼睛也能找回家,可谓地道的“老马”。然而,有一次他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流水马如龙,竟一时找不到归路,幸而看见马路上驶过的332公交车,才得以安全回到家。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答案:答题思路  “老马识途”和北大的老教授的“蒙眼识路”都是关于经验的问题,但时代的发展,已经让“老经验”失去了作用,因此,可以从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角度去立意。  在审题时,采用由果推因的办法就能推出结论来,结果就是“老教授”不能按照经验回家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时代发展了,不能按照老经验去办事了。因此,应该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审题立意。

130评论

奇葩少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

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

B.幼儿智力

C.幼儿家长测评

D.幼儿健康检查

参考答案:D

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参考答案:D

3.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

A.实验

B.参观

C.观察

D.讲述

易师考

讲述法是运用语言向幼儿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C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

A课程设计

B.课程目标

C.课程组织与实施

D.课程内容

参考答案:A

5.妈妈带3岁的岳岳在外度假。阿姨打来电话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刻板性

参考答案:C

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

参考答案:C

7.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

A.引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

B.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

C.要求幼儿捏住鼻翼两侧擤鼻涕

D.经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

参考答案:A

8.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A.工具性攻击

B.言语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

D.敌意性攻击

参考答案:A

9.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大马背上长东西了。"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哪个概念解释?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守恒

参考答案:B

10. 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

A. 习俗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前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参考答案: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题干】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

【答案】(1)对胆汁质的幼儿,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幼儿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人格品质。

(2)对多血质的幼儿,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3)对粘液质的幼儿,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对抑郁质的幼儿,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12.【题干】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合适。

【答案】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幼儿面色、汗量、心率、呼吸状态、动作质量、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切,具体内容为:

(1)若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满头大汗面色红润呼吸急促,这说明幼儿的活动量较大,教师应适时调整;

(2)一般认为,学前儿童在体育活动时的平均脉搏为140次分左右为适当,活动前的心率与活动后的心率之差不应超过50次。

(3)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呼吸显得急促但仍较有规律,这表明此时的活动量较大但仍然合适,只是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不宜长。如果发现幼儿呼吸急促并且有些紊乱出现了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这就说明活动量过大了,需要及时地加以调整。

(4)最后,教师还应观察幼儿活动中的动作质量是否标准,以及活动中和活动后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综上所述,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各方面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活动量。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3.【题干】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答案】教育幼儿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教师既要了解幼儿个体,科学地因人施教,又要了解与幼儿发展相关的环境的各种因素,还要促进它们相互沟通,形成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合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如下专业能力。

(1)观察力: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教师观察是形成幼儿教育观点的基础;教师观察是提供真实具体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观察是深入理解幼儿的手段;教师观察是幼儿教育的有效评估方法。因此,观察力是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

(2)沟通能力:如教师与幼儿沟通,具体可分为非语言沟通和语言的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流、看着幼儿的眼睛倾听他们说话的态度等等;在语言的沟通中,教师与幼儿语言沟通应该掌握的几种技能:引发交谈的技能;倾听的技能;扩展谈话的技能;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的谈话技能和结束交谈的技能,再如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幼儿教师首先应了解家长,掌握与家长交流的技巧,沟通要以教师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此外,幼儿教师还应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等。感为动力,以理解、接纳、开放的态度为基础。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合理的分组应表现出三个特点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除合理的分组外,教师还应具备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4)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教师要善于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已有的空间和材料设施,创造性地使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为幼儿创设活动化的物质环境,还要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创造良好的班风。

(5)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教师要能够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学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有效保护幼儿并及时处理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

(6)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支持和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等,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和满足。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7)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教师需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适宜的指导,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上述多种专业能力。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4.材料:

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玩其灶(见右图),投放了羽毛,棉花。小木棒,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扇子,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并进行验证。小牛猜想羽毛和棉花能飞起来,就开始扇风。结果发现他们确实能飞起来,他使的劲大了,发现乒乓球也飞起来了。一直旁观的小雷惊讶地说:“原来用劲儿扇乒乓球也能飞起来呀!”

问题:

【题干】游戏中小牛、小雷都在学习吗(4分)?请分别说明理由。(16分)

【答案】(1)游戏中的小牛和小雷都在进行科学学习,经过此次“玩具灶”的游戏,二者均获得了发展。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材料中的小牛和小雷通过扇风验证了不仅羽毛和棉花能飞起来,乒乓球也能飞起来,在猜想与探究中发现了风的大小与物品起飞的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指出科学探究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因此,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材料中的小牛和小雷正是在探究中进行科学学习,在教师提出“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的问题后,幼儿思考猜测,并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发现扇风的劲越大,物品越能够被吹起来的科学现象。综上所述,该教师投放了适合幼儿具体形象式思维特点的材料,设计了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玩具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在此过程中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帮助了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15.材料:

在某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座谈会上,家长们纷纷提出孩子快上小学了,幼儿园应减少游戏时间,增加算术、识字等教学内容,以便于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问题:

(1)【题干】请根据上述说法,分析家长观念中存在的问题。(10分)

【答案】材料中家长要求在大班阶段减少幼儿的游戏时间,增加算数、识字等教学内容以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家长的这种要求是种错误育儿观的表现,该行为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要求幼儿园提前开展小学化教学,危害深远。家长观念中存在的间题如下:

①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对幼儿的发展认识不足,忽略了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学习特点。材料中为了更好升入小学,家长要求幼儿园提前开展小学化教育是在不了解幼儿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

②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认识不是。日常幼儿园和家长沟通不到位,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认识不足。

③忽视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整体性而非单项性指导思想。幼小衔接工作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工作,而不是单一的智育发展。

④忽视了幼小衔接工作应是培养幼儿入学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指导思想。材料中家长的观念是典型的小学化倾向。

(2)【题干】请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10分)

【答案】针对家长的错误观念,幼儿园教师应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认识幼儿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如下:

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要大力宣传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使家长明确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以及小学化倾向给幼儿发展带来的危害。

②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家园合作方式,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幼儿园要向家长传授保教幼儿的基本知识,帮助家长正确教养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顺应幼儿的发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③密切家园合作。在幼小衔接工作上,鼓励家长全方位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帮助幼儿在生活上学会适应未来的生活,学习上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幼小衔接工作。教师可以交给家长一些方法,指导家长帮助幼儿在家中开始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如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等,从生活上做好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准备。

⑤支持家长们之间交流教育经验。幼儿园可以定期通过召开些座谈会,在传递科学幼小衔接教育观的基础上,鼓励做得好的、有经验的家长相互分享经验,共同提升,一起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有1小题,30分)

16.幼儿园准备组织一次春游,大一班的小朋友很高兴有的说要去这里玩,有的说要去那里玩;有的说坐地铁去,有的说还是乘汽车好;有的在谈论自己要带什么美食…陈老师想,既然小朋友有这么多问题,那么是否可以生成一个教育活动,带着小朋友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呢?

要求:

【题干】请帮助陈老师设计一个“我们要去春游了”的教育活动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答案】一、大班社会活动:一起去春游固

活动目标:

1)了解外出春游途中的注意事项,知道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地铁。

2)能够说出正确的乘坐地铁流程,学会乘坐地铁。

3)感受外出春游的喜悦心情,养成事前做好准备工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春游地铁路线图、地铁卡若干、故事《糊涂的小兔兔》,音乐《一起去郊游》模拟地铁站场景图。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有过乘坐公共交通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一起去郊游》

1:教师播放音乐《一起去郊游》,在音乐中带领幼儿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师:春天来啦,花开了,小鸟飞回来了,正是春游的季节!播放音乐)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起去郊游……

(二)倾听故事,了解关于春游前的准备工作,学习提前做好规划。

1.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糊涂的兔兔》,兔兔家在春天里准备了一场春游,结果前一天晚上兔兔太高兴了以至于什么准备工作都没有做,结果第二天去春游途中真是一路囧途啊……提问:为什么兔兔找不到要去春游的公园?说说你们听完故事后的想法。(幼儿自由思考讨论)

2.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到事前准备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做好春游前的准备工作。提问:明天我们也要去春游了,我们都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幼儿结合经验自由讨论作答)教师小结: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规划,明确春游路线,准备好衣服、食品、做好防晒,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三)学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地铁

1.教师出示春游路线图和地铁卡,请幼儿观察路线图和地铁卡,学习如何乘坐地铁,以及在乘坐公共交通时的注意事项。

提问:

①地铁卡长什么样子?(教师出示地铁卡,幼儿观察)

②有人做过地铁吗?(幼儿分享经验)

③知道坐地铁时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要坐定在座位上,不能随便乱跑,不能倚靠地铁门等)

2.教师邀请幼儿模拟演练乘坐地铁,并请其他小朋友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说出乘坐地铁的流程(扫健康码—安检—刷卡—进站—等车—乘坐)。

(四)情境游戏——乘坐地铁教师出示模拟地铁站情景图,创设乘坐地铁的游戏情境,请幼儿根据前边所学知识,模拟游戏乘坐地铁,在游戏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去图书角查阅更过关于外出春游时的注意事项,为明日外出春游提前做好规划。

140评论

半岛旧情HrU2

深圳有考对外汉语的,就是更专业的去教老外中文的,具体的在网上找找,有个叫IMCPI的,朋友是英语专业的刚考取这个证书,现在在兼职教老外学习汉语。也许对你的答案没有帮助,不过你也可以考虑学多一门技能。

105评论

意外爱

《刺客知识库分享之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131评论

我的爱人死了

我把近年教育学和心理学给你各发一篇 :希望对你有用,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的历年真题推荐你到育德安徽培训网看看,那里比较详细,呵呵,别忘给我加分哦。北京2010中小学中职教师资格认定试卷(教育心理学)  一、选择  1.1903年桑代克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  2.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阶段  3.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的是测验的效度  4.知识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  5.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垂直迁移  6.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7.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他律水平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解释是因人而异的  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其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合作,竞争和独立三类目标结构  10.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  二、填空  20.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教学效能感  三、判断  21.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答:此判断错误,本能也会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答:此判断正确,准确的定向是模仿的必要条件  23.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答:此判断错误,有些假设是不能有直接检验的方式进行的,  24.价值辨析观点是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答:此判断错误,恰恰相反,价值辨析观点不关注价值本身,而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四、简答  2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七点:  (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  26.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à阶段性,从人的一生看,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重叠渐进à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  (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4)差异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  27.简述知识掌握过程中模像直观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 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模象即是模拟性形象。模象直观就是对事物的模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根据需要突出本质;突破局限提高直观效果  局限:可能与实际脱节,应该与相关实物直观相结合  28.简述心理学健康的标准  答:  1.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 自我调控能力。  4.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 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9.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为了有效的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应做到:  熟悉教材: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  了解学生:因人而异的设置问题情境  贯彻始终:讲清重点、理清脉络、留下悬疑。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包括学生自我反馈和教师反馈。  多使用“双向反馈”:教师à学生à教师  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表扬多于批评,因人而异。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当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稳定和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大  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小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对成败进行归因  30.请结合实际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  答:元认知策略包括:(1)计划策略(2)监视策略(3)调节策略,具体运用如下:  1.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指的是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在学习开始之前应该在分析各方面情况后制定一个恰当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执行。  2.监视策略  元认知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我提问。  3.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调节策略通常和监视策略共同使用。北京2010年中小学中职教师资格认定试卷(教育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2. 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3. 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4. 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专业化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专业化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  A.费勒 B.费斯勒  C.爱默生 D. 卡罗尔  5.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6.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 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7.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 要解来《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9. 美国心理学孟碌认为模仿心里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里说抹杀了教育的  A. 遗传性 B.自然醒  C.目的性 D.获得性  10.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教育工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2在欧洲封建社会有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3.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4.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育人模式和历史传统  15.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育相长(必考题)  16.义务教育制度最基本的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17.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18合并数门相邻的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称做广域课程  19.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20.班主任确立班级目标要注意渐进、有恒和多样(必考题)

14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