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造成实际损失怎么办

邻家妹妹一枝花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701

首页> 税务师> 税务师造成实际损失怎么办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久光久腻

已采纳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明确,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实际资产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和公告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法定资产损失)。汇缴时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政策。

申报扣除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统一采取申报制。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申报制下,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不需审批,但却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涉税风险。因为税务机关只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审核,只要符合规定就可以扣除,企业如果多报、错报资产损失导致少缴税款的,可能被定性为偷税。为此,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另外,汇缴时企业可以聘请专业技术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业务进行把关,以防范、控制相关风险。

损失分类

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分为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两类。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也就是说,实际资产损失只有转让了才会发生损失,并在转让年度进行扣除。而法定资产损失必须要提供证明资料,且会计上已作处理才能扣除。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在扣除的时间上有所差别,主要体现在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例如,某企业的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损失,可以按规定申报扣除。

申报种类

企业资产损失申报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清单申报项目,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专项申报项目,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前,企业资产损失除正常损失和按公允价值处置、转让资产以清单申报的方式申报扣除外,其余均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申报扣除,年度汇缴时将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和纳税资料作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附件一并向税务机关报送。假如,某企业2011年9月发生一起事故,实际发生固定资产损失65万元。对此资产损失,企业直到2012年7月才请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和审核,9月份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这样,企业的该项资产损失不能及时在2011年度所得税税前进行扣除,损失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这里,还要注意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的管理规定,分支机构要双重报送,既要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又要向总机构报送。总机构对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以清单申报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总机构将分支机构资产捆绑打包转让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以前年度未报损处理

如果企业有以前年度发生的实际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如实际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出现亏损的,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按上述多缴企业所得税的办法进行税务处理。属于法定资产损失,应在申报年度扣除。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例如,某企业2011年清产核资发现50万元的资产损失(属于实际资产损失),201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已缴纳企业所得税=40×25%=10(万元)。由于操作人员失误,2011年度所得税汇缴结束时仍未申报损失扣除,到了2012年6月30日才发现并向税务机关说明,且对该笔资产损失进行专项申报。该企业2011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50万元后为-10万元(40-50),实际上2011年多缴了税款。这时,企业2011年多缴的10万元税款不能退税,但可以向以后年度(5年内)递延抵扣。

146评论

爱到骨子里不可自拔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每日一练-2020年税务师职称考试

1.(单选题)根据行政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所授职权

B.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可以成为授权行政主体

D.教学科研单位经过法律、法规的授权可成为行政主体

2.(单选题)纳税人缴纳税款体现了行政行为内容中的()。

A.赋予义务

B.免除义务

C.变更法律地位

D.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3.(单选题)因行政主体的过错,导致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有权机关依法定程序撤销。由此给行政相对人造成实际损失的,行政相对人提出赔偿请求后,行政主体( )。

A.必须赔偿

B.不必赔偿

C.必须补偿

D.不必补偿

4.(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情形中没有体现行政许可的信赖保护原则的是( )。

A.《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务院批准开办的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已有的集体矿山企业应当关闭或者到指定的其他地点开采,由矿山建设单位给予合理的补偿

B.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野生动物传播非典病毒,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收回了已经颁发的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同时给予了补偿

C.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撤销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对被许可人受到的损害给予赔偿

D.某直辖市的小型客车客运业务影响了环境和交通秩序,市政府决定收回小型客车许可证,同时给予了补偿

5.(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发票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税务机关按照行政许可方式实施管理的特定涉税事项是( )。

A.纳税人拆本使用发票

B.纳税人申请领购普通发票

C.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或者运输空白发票

D.对采取实际利润额预缴以外的其他企业所得税预缴方式的核定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经授权,也可以从事一定的行政职能活动,成为行政主体。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赋予义务即课以一定的义务,是指行政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命令相对方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包括单纯行为上的义务,如接受审计监督;也包括财产义务,如纳税义务;还包括人身义务,如拘留决定。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主体过错而引起的,并且依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撤销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那么,由此造成相对方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法的信赖保护原则。根据《行政许可法》第8条的规定,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A、B、D三项都体现了该原则。C项中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行政机关给予赔偿的情况,不符合信赖保护原则的规定,体现的是救济原则。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税务行政许可。选项A、C属于禁止事项。选项B属于办理税务登记后即具有的资格,不属于行政许可。

14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