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7049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
一、资产类1001 库存现金 企业出纳处存放的库存现金。1002 银行存款 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1012 其他货币资金 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微信存款、支付宝存款也在此科目中核算】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1121 应收票据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客户往来】1122 应收账款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应收而未收)。【客户往来】1123 预付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供应商往来】1131 应收股利 企业对外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1132 应收利息 企业对外借款等应收取的利息。1221 其他应收款 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如:企业内部周转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一般指非正常购销活动的应收款】1231 坏账准备 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金。【一般针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1401 材料采购 企业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计划成本法下采用】1402 在途物资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实际成本法下采用】1403 原材料 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一般指构成产品成分或组成部件的物资材料】1405 库存商品 企业库存的待出售的各种商品。1471 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存货的跌价提取的准备金。1511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长期性股权性质的投资。(超过 1 年)1531 长期应收款 企业的长期应收款项。(超过 1 年)【常见分期收款项目】1601 固定资产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是指经营管理过程中单价高、使用期限超过 1 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2 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 2 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1602 累计折旧 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1604 在建工程 正在建设尚未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 在建工程,指企业固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1606 固定资产清理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工具性过渡用科目】1701 无形资产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1702 累计摊销 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1801 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 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工具性过渡用科目】
我要的安全感你给我了吗
一、会计科目设计的重要性以及遵循国家统一规范的必要性会计科目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具体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是编制会计凭证、设置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搞好会计科目的设计,对保证会计制度设计质量及会计工作的完成质量并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006 年10 月30 日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附录中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了涵盖各类企业的主要交易或事项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要求各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该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由于各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目标、规模大小、业务繁简及组织状况有所不同,会计科目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客观条件,遵循合法合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有用性原则、会计科目名称能明确地反映其内容并简明实用、符合会计电算化的需要等原则和要求,以保证会计信息需求者取得有用的以及不同企业间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指标,并发挥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作用。二、会计科目设计应包括的内容(一)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表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会计科目设计的最终成果。会计科目表的作用是帮助会计人员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会计科目, 规范账户的开设和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科目表的设计主要是要解决会计科目的名称确定、分类排列、科目编号的问题。《指南》的会计科目表中,资产类科目基本是按照其流动性快慢排列的,负债类科目基本是按照其偿还期限的短长排列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按照其永久性程度高低排列的,成本及损益类会计科目是按照类别及重要性程度大小排列的。该会计科目表还列出了一级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科目编号,各具体单位在设计会计科目表时,应根据需要设计并列示出全部一级科目及其所属的全部明细科目名称及编号。这里需强调的是:各具体单位在设计一级会计科目名称时,只要会计事项的相关核算内容在《指南》中有明确的会计科目名称,就要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不另外确定科目名称,以增强会计科目名称的统一性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科目表设计完成后,要在表后对各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核算范围、核算方法、明细科目的设置依据及具体明细科目设置、关于该科目所核算内容的会计确认条件与时间规定、关于该科目的会计计量的有关规定以及涉及该科目的主要业务账务处理举例进行详细说明,以利于会计人员据此准确地处理会计业务。1. 说明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范围即说明在该科目核算的具体经济业务的内容与范围,有些会计科目还需区别易混淆的内容,指出不在该科目核算的内容。如,“库存现金”科目,核算的内容是具体单位库存现金的增加和减少;为明确该科目的核算范围,应明确指出该单位内部各部门使用的备用金,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或单独设“备用金”科目核算。2. 说明会计科目的核算方法即说明该科目核算的经济业务内容增加时记在账户的哪一方,减少时又记在账户的哪一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涵义。3. 说明明细科目的设置依据、具体明细科目的名称及核算内容首先概括地说明设置明细科目的要求和依据,其次具体写明所需设置的各个明细科目的具体名称及其具体核算内容。例如“应交税费”科目,为了分类反映各不同税种的应交和已交情况,单位应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税费种类设明细科目,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科目核算。其中应交增值税还应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设置专栏。然后结合本单位实际经营业务情况分别不同税种及应交增值税的不同栏目具体说明其核算内容。有些一级科目如“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利润分配” 等虽然不需设置明细科目, 但须设置明细栏目,对这些科目所开设的明细栏目名称也要结合具体单位实际业务及管理要求逐一明确说明,这时要慎用“等”字,要把该科目所有的明细栏目名称都列举穷尽,使有关人员不能随意增减或删并预先设计好的栏目。4. 说明该科目所核算内容的会计确认条件与确认时间为保证会计科目的正确使用,对各科目所涉及的会计要素的有关确认方面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出详细说明。要详细说明该科目在什么情况下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记入借方,在什么情况下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记入贷方。例如“原材料”科目,详细列举该具体单位在购进材料或发生其他与原材料增加有关的经济业务时,该单位拥有了原材料的所有权凭证及有关主要风险和报酬,且原材料的各种实际成本可以计量并已归集齐全,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以上所有条件均已满足时可以确认原材料增加,将原材料的实际或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当单位出售原材料或发生其他与原材料减少有关的经济业务时,单位已将原材料的所有权凭证及相关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出去,不论原材料是否已出库都可在“原材料”账户贷方登记已减少的原材料的实际或计划成本。5. 说明该科目的会计计量的有关规定为保证会计科目的正确使用,对各科目所涉及到的会计要素的有关计量方面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出详细说明。例如“原材料”科目, 要明确说明借方或贷方登记的金额是如何确定的,因为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核算时确定的借方金额是不同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贷方所登记的金额也会因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不同而不同。因此,一定要把会计准则的规定与具体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充分明确地融入具体单位的会计制度设计中,从而保证国家级的会计规范得以贯彻落实。6. 涉及该科目的主要业务账务处理举例列举与该科目相关的主要会计事项的会计分录要比较具体,有具体经济业务内容,有对应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便于会计人员参考使用。三、某具体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举例下面以“应收账款”科目为例简要介绍制造业企业该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1122 应收账款(1)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其中,商品包括企业为销售而生产的产品和为转售而购进的商品,如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购进的可供出售的商品等,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企业的商品(假设该单位不单独对外提供劳务)。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采用递延方式收取合同或协议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在“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2)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预收的账款。(3)本科目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4)应收账款的确认条件与确认时间应考虑以下几种销售情况:①视同买断方式委托代销商品,在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企业只保留商品所有权上的次要风险和报酬,在这种情形下,应当视同商品所有权上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因此企业在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即可确认应收账款。②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在商品发出取得发运凭证并办妥托收手续后,表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因此可以确认应收账款。③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合同或协议,委托方根据代销商品数量向受托方支付手续费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委托方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不应确认应收账款,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再确认应收账款。④如果企业销售的商品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或协议要求, 又未根据正常的保证条款予以弥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转移了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了实物,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并未随之转移,因而不能确认应收账款。⑤如果企业销售商品和相关安装、检验工作不可分割,即使企业转移了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了实物,但企业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且安装或检验工作是销售合同或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并未随之转移,应待安装或检验工作完成后再确认应收账款。(5)应收账款的计量应考虑以下几种销售情况:①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应收账款应按合同或协议价款,加上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之和来计量。②如果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加上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之和来计量,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③如果销售商品涉及到商业折扣,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加上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之和来计量。④如果商品销售附有销售退回条件,即购买方依照有关协议有权退货,在这种销售方式下,企业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的,通常在发出商品时按合同或协议价款,加上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之和来计量应收账款;企业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则应在发出商品时仅按应收取的增值税额来计量应收账款。
愿一生相伴
1,资产类科目:第一,往来款项中,行政单位会计只有一个“暂付款”科目,而事业单位会计则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四个科目。2,负债类科目: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负债类科目不同之处在于,行政单位“暂存款”科目对应事业单位“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都纳入“暂存款”科目核算,包括临时暂存(存入的押金、保证金等)和应付未付款项、不明性质的资金以及收到外单位委托办事的资金等,而且对于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账,不得长期挂账。3,净资产类科目: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行政单位净资产类科目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两个会计科目。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用的资金,固定基金的数额与固定资产的数额始终是相等的。结余是行政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正常经费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应分别核算。4,收入类科目:行政单位收入类科目包含“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收入范围非常广泛,包含“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多个科目。拓展资料:1、预算会计有三级目标,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一般认为基本目标是保持公共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腐败和揭露贪污。中级目标是促进合理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税收的征收、其它收入、购买货物或服务付款、借款和偿付债务等。运行良好的政府对各项业务活动都进行精确地预算或适当地计划,财务会计制度对经授权的交易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为此,政府须建立成本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使政府经济,高效地运行。预算会计的高级目标是帮助政府解除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存在官僚机构对单位负责人的受托责任、行政部门对立法部门的受托责任,政府对公民的受托责任三层受托责任。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通过增加代理人披露信息的激励和减少委托人的信息成本来更好的实现。2、与企业会计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相比,受托责任是政府财务报告的基石。财务报表是提供给资源提供人易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关系的报告。公共受托责任强调对项目受托责任和业绩受托责任进行计量和报告,但也须对政策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合法性受托责任进行适当地报告。业绩计量不应受利益关系集团的操纵,不含糊且明确的计量是履行受托责任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预算会计特别强调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