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培训方式

唱孤独的戏演悲伤的剧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4697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培训方式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归来的雀

已采纳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即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然而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对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促使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改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使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在这种背景之下,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财务部于2000年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到2003年,在账户的设置、记账凭证的填制、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环节实现了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但距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设计

1.阶段规划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划、会计信息的建立与管理、人员的分工与培训、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众多内容,这些都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与原理去组织,才能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考虑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会计内部局域网,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第二阶段,与单位其他部门实现联网,使会计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财务账目查询、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

2.系统功能设计

会计电算化应充分体现会计工作的业务内涵,按照有关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其系统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图

3.会计电算化硬件环境设计

由于本单位财务机构规模较小,机构设置也较为简单,所以在局载网设计上采用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图2)。

图2 财务部拓扑结构图

总线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优点:

(1)电缆长度短,容易布线。因所有的站点接到一个数据通道,只需很短的电缆,所以减少了安装费用,易于维护和布线。

(2)可靠性高。因总线的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元件,所以从硬件的观点看,十分可靠。

(3)易于扩充。增加新的站点,只需在总线的任何点将其接入,如需增加长度,可通过中继器扩展一个附加段。

计算机硬件是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设备基础,硬件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和质量。根据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划,并考虑到今后几年计算机本身及相应软件的更新速度、网络技术的发展等因素,服务器和各工作站均采用联想微机,其中服务器主频2.1G、硬盘60G、内存256M,各工作站上均配有打印机。

4.会计电算化软件环境设计

计算机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

会计软件选用上,近期内采用通用的会计软件——用友财务管理系统;长期规划上,要能够在通用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以适应未来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人员配备与岗位培训

为实施会计电算化,改变了原手工会计系统的岗位分工与职能,单纯的财会人员已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需要,必须有专业人员来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以及系统运行、维护等。由于本单位规模较小,财务人员比较少,不可能另外配置专业的电算化管理人员,因此我们立足于对原有职工的培训。根据本单位会计电算业务的要求,制定制度,有计划地组织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以适应近期工作需要。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模式是一次革命,作为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跟上电算化的要求,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会计人员掌握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安全性指软件系统防止会计信息被泄漏和破坏的能力。可靠性是指系统防错、查错、纠错的能力,防止产生不正确的会计信息的能力。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主要是要把软件系统提供的各种可靠性保证措施结合起来,看其是否能有效地防止差错的发生,以及在发生差错时能否及时查出并能进行修改;安全性保证措施是指能否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的泄漏和破坏。

为达到安全可靠性指标,我们对系统设置了多种控制措施,如权限设置、复核功能设置、各种校验功能设置、处理顺序控制,采用信息加密技术和存取控制技术,设立备份和恢复功能等。为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购买了防病毒专业软件,采用了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身份认证等手段。为加强数据的保密与安全,在进入系统时采用用户口令和相应的用户权限设置。同时制定了严格的作业制度和作业程序,各工作人员的文档要及时备份,重要的文档要专业备份和存档。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通过实施会计电算化,提高了本单位的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逐渐跟上国内会计现代化发展形势,但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第一,整个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相关部门的配套建设不够合理,使得会计电算化仅成为财务部门的事情,未与整个单位构成一个整体,会计电算化的全部优越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会计电算化在会计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一方面要对电算化会计文档介质进行存档,另一方面又要将文档打印存档,采用的是传统的存档与电算化存档相结合的模式。如何充分发挥电算化存档的优点,目前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第三,与传统的会计方法相比,会计电算化还存在一定的浪费——如重复打印等。

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途径。

(1)成立信息控制中心,建立单位内部局域网。通过信息控制中心,对整个单位各部门子网进行协调和管理,维护整个局域网的运作。财务室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通过服务器与单位内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流。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也便于操作,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整个单位的办公自动化作用,又使财务室会计电算化系统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便于会计资料的安全管理。

(2)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组织力量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在开发中要考虑整个单位内各个部门的办公需求,从而使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整个办公管理系统和谐。

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我单位会计工作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也应该看到,会计电算化本身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79评论

反正来日方长

财政部组织全国开展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电算化培训软件公司提供的针对购买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培训由企业自己组织的培训

39评论

筑梦上

【答案】B、C、D【答案解析】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岗位培训的主要形式有三种:财政部组织开展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电算化培训;企业自己组织的培训;会计软件公司提供的针对购买的会计软件的培训。

13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