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8325
毁爱
一、电算主管岗位 ⑴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 ⑵根据事业需要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 ⑶选定会计核算软件,合理配置硬件设备。 ⑷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会计电算化制度及管理措施。 ⑸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权限。 ⑹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 ⑺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转。二、系统管理员岗位: ⑴按照电算主管的要求,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的财务要求,具体负责制定电算化工作实施方案。 ⑵根据会计制度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及学生收费、工资管理的基本代码。 ⑶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地运行。 ⑷按照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规定、设置系统各用户组的权限。 ⑸负责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初始化处理工作。 ⑹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及时消除系统运行故障,保障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三、系统操作员岗位: ⑴负责对计算机记账后的数据进行审查、整理、分析。 ⑵负责会计报表设计和上报工作。 ⑶协助系统管理员设置、调整各用户组的权限。 ⑷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体系,设置科目及项目控制。 ⑸负责专项资金的立项及预算控制。 ⑹负责财务各类综合数据查询及数据发布工作。四、数据复核岗位: ⑴负责审查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拒绝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⑵负责会计数据的复核、记账、月结、年结等。 ⑶确保会计数据的及时生成、负责对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账表复核并签章确认。五、数据录入员岗位 ⑴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负责系统日常维护操作。 ⑵检查会计原始数据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原始数据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自检核对。 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打印会计凭证,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预算部门、项目编码,做到摘要简明、数字准确、传递及时,编制记账凭证时应随机核查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有权予以拒编。 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议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更正会计差错。 ⑸可进行数据查询工作,但不得进行数据复核操作; ⑹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六、电算档案岗位: ⑴负责保管采用光盘等介质存储的会计账簿及报表,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要双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因损坏而丢失数据。 ⑶建立电算档案借阅手续,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借阅归还时要做认真检查。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谁会不厌其烦的安慰那少年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各单位应鼓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软件操作岗位的工作。(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主管会计兼任。(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此岗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由主管会计兼任。(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由主管会计兼任。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述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小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电算化会计岗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岗位进行适当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