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里的借和贷

我与你同在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881

首页>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里的借和贷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原来我还爱

已采纳

资产、费用类增加时是“借”,减少时是“贷”;权益、收入、负债、损益类增加时是“贷”,减少时是“借”。比如,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如果存了500元进银行,就是增加了500元资产。作会计分录就是:借 银行存款 500而短期借款属于负债,如果问别人借了500元,就是增加了500元的负债。作会计分录就是:贷 短期借款 500

3评论

良人已走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37评论

我的执着你敷衍不起

1、资产类一般借增贷减,备抵账户除外(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准备这种科目都属于备抵类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备抵除外,在贷方。

2、负债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性质为负债,如在借方则由负债表为资产。

3、所有者权益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表示盈利(利润大于零),如在借方则亏损(利润小于零)。本年利润年末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无余额。

4、成本类借增贷减,一般有余额在借方,制造费用可能没余额。

5、损益类,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

扩展资料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应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和“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任何意义,就像x代表未知数一样。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15评论

那一抹笑穿透了阳光

“借”、“贷”两字来记录货币资金的借贷,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 或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只作为纯粹的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 在账户的借、贷两方中,究竟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增加,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减少,是由每个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决定的 .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记录增加额的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 = 借方期初余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完全一致,这两类账户借方记录相关会计要素项目的减少额,贷方记录其增加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所有者拥有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数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 = 贷方期初余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3. 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⑴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账户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大体一致. 实际上“借”和“贷”两个字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我们日常理解的借、贷意思是不同的。它是由意大利人卢卡·巴其阿勒最早阐述出来的,即现代会计使用的“复式记账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复式记账法是可以同时反映资产的流进或流出的,也就是双向反映。

8评论

早安晚安小三入土为安

借跟贷只是一个记账符号,表示记账的方向。它记账的依据是会计第一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记账中,左边表示借,右边表示贷,因此对于资产来说,资产增加要记在借方(也就是等式左边),资产减少要记在贷方(也就是等式右方),“银行存款”和“应收利息”都是资产类会计一级科目,此题中,银行的钱增加了,应付利息减少了(付过了所以变少了),因此借为银行存款,贷为应付利息。此分录的意思是收到了应收利息的现金存入银行。

47评论

她那么笨没有你不行

会计中有五大会计要素,即五大类科目。分别是: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3、费用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

4、损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5、收入类科目,借方减少,贷方增加;成本类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损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

损益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拓展资料: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7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