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2538
Tomorrowwe
记入生物资产,属于公益性生物资产一类。
公益性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地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一、公益性生物资产初始成本、后续成本和置换成本的计量
1、“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贷记“营业外收入”。
2、外购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杂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场地整理费、装卸费、栽植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其他支出,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3、“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4、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企业合并取得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企业合并后的价值计量确认,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当换入公益性生物资产与换出有形资产或换出无形资产发生的差额,应当借记或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5、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的公益性生物资产所发生的后续支出,也应当计入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 、公益性生物资产折旧、出售、毁损和减值的计量
1、公益性生物资产不存在折旧和摊销。因为公益性生物资产一定会随着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生长而增值,其价值一定呈上升趋势,所以,公益性生物资产只存在累计增长,而不存在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
2、公益性生物资产存在出售、盘亏、毁损和死亡现象,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其会计分录为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3、公益性资产存在减值现象。因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经常会遭受到火灾、旱灾、水灾、冻灾、冰雹、台风、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蚀和破坏,发生实体损坏,影响公益性生物资产的进一步生长或生产,从而降低公益性生物资产的防护价值和保护价值,导致经济利益的下降,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政府、企业、社团、个人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进行防洪、防旱、防风、防水等方面的治理。但森林火灾、大堤植被等公益性生物资产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放牧砍伐的事件屡见报端,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价值肯定会发生减值现象。为了如实地反映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必须计提公益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其会计分两步处理:计提公益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公益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销公益性生物资产减值时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贷记“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使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随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而减值,反映其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与防护、保护作用。
心愁
公司的公益性捐赠做账为: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老税法对内资企业采取在比例内扣除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对外资企业没有比例限制。为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营业外支出
①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不再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②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营业外支出
Cucumber
公司的公益性捐赠做账为借;贷。
1、借:营业外支出 。
2、贷:银行存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
3、明确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条件。 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老税法对内资企业采取在比例内扣除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对外资企业没有比例限制。
3、为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为增强企业所得税法的可操作性,实施条例对公益性捐赠作了界定: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再闹再吵还是没变再哭再笑还是没改
公司的公益性捐赠做账为借;贷。1、借:营业外支出。2、贷:银行存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3、明确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条件。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老税法对内资企业采取在比例内扣除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对外资企业没有比例限制。3、为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3、为增强企业所得税法的可操作性,实施条例对公益性捐赠作了界定: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