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9573
情怀不老
(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了解更多请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方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分录怎么做中级会计考试将在9月举行,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革命尚未成功,考生仍需努力。了解获取最新学习计划,助你一臂之力。关注环球网校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相关账务处理如何做
两人时光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作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这里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次年,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一)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完成后,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二)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三)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四)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或本年发生数;2.当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3.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失心疯oc
这笔是之前在确认预计负债时,会计上认为存在预计负债300,但是税法上不承认,导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负债类收入大于成本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即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等18年实际发生并支付了400之后,之前确认的预计负债也就没有了 这个时候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一致,所以要把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冲回,因为跨年了,所以损益类用以前年度损益代替
不用送了
这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首先,在2007年末确认预计负债时做的分录是:
借:营业外支出--诉讼赔偿 300
贷:预计负债 3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先把这两个分录弄清。
再做2008年的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
预计负债 3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
借:其他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把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抵消: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因为实际支付了400,而且是汇算清缴前,减少应交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要把自己做的上面的第二,第三笔分录合在一起。那么,就是等于最后一笔分录了。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资产负债表为会计上相当重要的财务报表,最重要功用在于表现企业体的经营状况。
就程序言,资产负债表为簿记记帐程序的末端,是集合了登录分录、过帐及试算调整后的最后结果与报表。就性质言,资产负债表则是表现企业体或公司资产、负债与股东权益的的对比关系,确切反应公司营运状况。
就报表基本组成而言,资产负债表主要包含了报表左边算式的资产部分,与右边算式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部分。
而作业前端,如果完全依照会计原则记载,并经由正确的分录或转帐试算过程后,必然会使资产负债表的左右边算式的总金额完全相同。而这个算式终其言就是资产金额总计=负债金额合计+股东权益金额合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谁人难忍泪滴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举例分析企业对以前年度发生的损益进行调整时,将涉及应纳所得税、利润分配以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关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虽然在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规定,但因具体处理程序不甚明确,加之会计实务中具体情况复杂,致使此项业务会计实务中差错率极高。下面两个案例是笔者在审计实践中遇到的,也是会计实务中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调整时,极易发生错弊的典型,颇具代表性。一、案例简介案例一:2001年5月,税务部门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发现,该企业2000年度多-提固定资产折旧100万元(为便于计算,数据已作简化处理,下同),因此责令企业作纳税调整,补交所得税33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33%)。当时企业会计人员所作的会计处理如下: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元)②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元)贷:银行存款33(万元)③借:本年利润33(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万元)④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万元)贷:本年利润33(万元)账务处理后出现的问题:①该企业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后续调整如何进行才能使固定资产账面的折旧率、折旧年限、折旧额相吻合,并与实际税负相一致?②现行税法已将所得税定位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一项支出。将补交的所得税结转至利润分配显然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③上年未分配利润的调增数不等于补交的所得税额,处理结果有误。④未作补提盈余公积调整,会计处理“漏项”。案例二:2000年3月,审计机关对某国有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审计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上年度误将购入的一批已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办公设备记入“管理费用”账户,于是在下达的审计意见书中要求企业进行账务调整(未列明调账分录)。该公司会计人员据此所作的调账分录如下:①借:固定资产300(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万元)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万元)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0(万元)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该公司虽然对损益作了调整,但却在没有进行相应纳税调整的情况下,直接将损益调整的结果转入“未分配利润”,避开了纳税环节。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关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属于会计差错更正,笔者认为可将其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两种情况。各种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必须具体分析。(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8条及《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会计处理程序如下: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应调增利润(上年少计收益、多计费用)时记贷方、应调减利润(上年少计费用、多计收益)时记借方。②作所得税纳税调整。补交所得税时,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冲减多交所得税时作相反的分录。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④调整盈余公积计提数。补提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盈余公积”账户;冲减多-提盈余公积时作相反的分录。⑤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以及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如果提供比较会计报表,还应调整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二)非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3条将非日后事项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两类。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也就是说根据重要性原则将其视同日后事项处理,处理方法同日后事项。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会计处理程序如下: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调整方法同日后事项。②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③有关纳税调整并入当期期末所得税计算时一并进行;有关盈余公积的调整并入当期期末利润分配中进行。如案例二,该有限责任公司应根据审计意见书作如下会计处理:①借:固定资产300(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万元)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万元)贷:本年利润300(万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有在企业“自查”中发现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才按上述程序处理。如果是在税务稽查或审计检查中发现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或许就不能按此程序处理了。因为税务或审计人员为了防止税源流失、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通常会要求企业立即进行纳税调整,而非并入期末所得税计算中进行。此时会计处理程序就应作相应调整: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②作所得税纳税调整。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④调整盈余公积计提数。对比可知,此时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日后事项基本相同,只是因其不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需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如案例一,该国有工业企业应根据纳税调整通知书作如下会计处理:①借:累计折旧100(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万元)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万元)贷:银行存款33(万元)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万元)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万元)(100-33)④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万元)贷:盈余公积10(万元)(67×15%)三、案例点评两个案例的性质完全相同,处理结果却大不一样。案例一只作了纳税调整,未作损益调整。案例二正好相反,只作了损益调整,未作纳税调整。点评如下:1、“本年利润”为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将上年度的损益调整计入后,会相应调增或调减当期利润,并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案例一中,企业将已作了纳税调整的损益直接计入该账户,必将导致重复计征所得税;而案例二中企业将未作纳税调整的损益直接计入该账户,又将导致漏计所得税。2、企业对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调整时,应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调整损益的同时未作纳税调整的,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与当期利润一并纳税;调整损益的同时作了纳税调整的,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以避免重复纳税。3、案例的更正方法。案例一应首先用红字冲销原来所作的①、③、④三笔账,然后按前述正确方法进行账务处理;案例二可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直接冲转至“本年利润”账户。总之,处理以前年度发生的损益调整事项,必须区分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后再予以处理,才可避免发生错误及舞弊,保全国家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