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2733
我是未成年人
答案其实很简单。
考注会的人大多是去打酱油的...报名的时候蜂拥而上,考试的时候完全凭当天心情,出成绩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反正过不了...
虽然每年注会报名人数很多,但是去现场考试的人却寥寥无几,有考生反映50个座位的考场,只有个位数的考生来考试,可见注会的出考率是有多低,恰恰因为这样的出考率,拉低了整个注会考试的通过率。所以有的考生就是在注会报名时蹭了蹭“热度”,打了一瓶“特级”酱油。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注会出考率这么低?
有的人觉得注会备考靠自学也没问题,当然,财会专业的学生、职场财会“老司机”确实有自学的资本,可是零基础考生、跨专业考生自学就是在“挑战极限”。
对于没有财会基础的考生来说,自学难度不小。没有任何的基础,教材的内容晦涩难懂,理解的不透彻,自然就无法通过考试。
零基础考生在备考注会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答,这样一来遗留的问题越来越多,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也会被搁置,学习进度很是受影响。可是,报了注会课程就不一样了,有老师课程更新进度的督促,有专业答疑老师的指导,遇到疑难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答疑板提问好啦。完全没有不好意思这一说,随便问,不用担心问的问题太幼稚,老师都会一一为你解答的~
自制力的问题是大问题!注会考试是一年一次,单科成绩保留是滚动周期5年,考试周期较长,如果没有强大的自制力,失败的概率真的很大。因此,有人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你的自制力很差,就是不能控制你自己,建议还是报辅导班吧!
不缺,烂大街了
说注会难,那是因为每年的通过率非常地低。低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每年也就是十几二十的样子。
如果这个通过率还要说它很简单的话,那么未免牵强。但是,要说它简直难得不可攻克,也是属于夸大其词。
首先,每年报考参考的人当中,有很多是“陪跑”的 。有些是因为工作太忙,实在没有时间去复习,有些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静下心抽时间复习,有些是因为复习到一半,实在坚持不下去放弃了。总之,不是来打醋,都是来打酱油。所以,最终的通过率要考虑上这一部分因素。
其次,还有一些是报名没有策略的 。一上来急于求成,报个5-6门,当然最后就有几门通不过的。毕竟天才是少数,不然为什么一年过6门的要叫大神呢?不是人人都有那个一天吃一顿饭,看书到4点的毅力啊。
再者,在最后认认真真,做好攻略,复习到位的那一部分人里面,可能通过率相对就要高很多了 。不管是不是会计专业,学懂学透了,题刷到位了,自然过的概率还是大大增加的。再加上现在考试的配套不要太好,有老师引导式教育,绘声绘色精彩绝伦地讲解,想不听懂也很难,还有些学校陪伴式的教学,天天陪你学,想放弃也不容易,所以,都做到位了,通过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那么为什么说缺注会呢?
物以稀为贵嘛。不管是执业还是非执业的注会,不管是从事审计还是会计工作,哪里都希望能有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如果考出来,再搭配上相关的工作经验,那么自然就会更加抢手了。
所以,尽管通过率低,但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计划、有付出、有毅力的人。都做到位了,也并没有那么难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CPA的人,我想顶着锅盖说,考试本身不算难,难在其他地方。
1.为什么说考试本身不算难
我不是学霸,也不是财务专业或者干财务工作,七天速成过了从业证,然后裸考CPA,三十多分。如果认真看看书做做题,弥补上二十多的差距是不难的。而且从考试接触的题目来看,有一些并不要求你记死,而是大约知道一些知识点,可以慢慢推理出来。
2.真正的难度在于量和时间
以前五科,肯努力运气好一年就可以过了。现在专业阶段六科,考完了才能考综合,至少得两年,一般三到四年能顺利考出来就是很不错的了。这么长的时间,人很容易中途放弃。
而对于已经上班的职场人来说,注会科目涉及的知识点太多,内容太杂,书那么厚,还有相应的辅导书,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基本上每天平均要专注地学习两三个小时,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难度。
3.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CPA是中国最具含金量的证书之一,不说注册会计师多么稀缺,但对财务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包括对个人商务知识的完善、要走管理路线的职业经理人都很有意义。
但是要说这证书能扭转乾坤,那真不见得。我身边也有人考出来好几年,也还是那样。不会因为有这个证书,别人就认为你有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还需要和职业经验挂钩。
一、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通过注会人数的缺口还比较大
中注协发布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指出: 力争到2020年会员总数接近30万人,其中注册会计师预计达14万人。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注协非执业会员有164152人,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108449人,个人会员合计272601人。
从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数来看,离发展规划的目标还有近3万人的差距,还是存在比较大的缺口。
二、注册会计师是会计行业最难考的证书
注册会计师是财会专业的“金领”,相应的资格考试也是最难的,主要表现如下:
1.从通过率来看
根据2013-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各科目通过率,虽然整体通过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年均通过率最高为25.34%,最低的为会计18.11%,单科通过率还算可以,但是因为专业阶段有6科,全部通过的概率就非常低了,为0.015%(18.11%*24.66%*23.65%*25.73%*22.15%*25.34%),可见通过率还是不算高。
2.从知识点来看
目前,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6门专业课和1门综合课,即“6+1”,考试涉及的学科多、知识点杂,具体包括:
(1)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企业风险管理,涉及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
(2)综合阶段:结合6科进行系统案例分析,同时综合阶段还增加了英文考点,要求英文作答,增加了难度。
3.从通过时长来看
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专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可以报考,为此很多人是边工作边考试,家庭、工作、学习难以很好兼顾;每年有一次考季,即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合格的每门科目有效期为5年,若超过5年,该科成绩作废;通过专业阶段考试才能进阶综合阶段的考试。
这些考试规则增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延长了拿证的时间,即使是第一年通过6科专业阶段考试,第二年通过1科综合阶段考试,最快需要2年的时间;同时3年内通过的也是寥寥无几;而大部分人需要4-6年时间。对于未拿到证书的人,很多只过了1-2门,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而放弃。
注册会计师作为财会界的“金领”,市场缺口还是很大,一些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招聘,对于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将优先考虑,甚至有的招聘必要条件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考试也是会计行业最难的,需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
对于很多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注册会计师可谓是国内顶级证书,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好证明。可注册会计师很难考成了众多考生纠结的问题, 那么注册会计师真的很难考么,为什么这么难考,接下来就为大家分析总结一下: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巨大
早在10年前,我国就提出要发展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对注册会计师队伍发展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目前,行业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二、注册会计师含金量高、门槛高
注册会计师站在金字塔顶,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与会计从业持证人数高达1200万相比,注册会计师人数仅20万(执业会员约10万人),可见注册会计师成为爬上金字塔顶的极少数人群。
从较低考试通过率可看出注册会计师的门槛的确很高,设置高门槛的原因在于:注 册会计师在经济活动中地位重要、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正因为重要,所以门槛高;正因为门槛高,所以有高含金量。据说,稍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到企业后, 基本上都是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级别,可马上进入管理层了。
三、知识每年一变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各种经济政策调整包括经济法规 的不断完善都及时体现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就拿经济法这个科目来举例,经济法教材每年都有比较多的修订,所修订内容的比例估计在30%左右,而新修订的内 容又是比较容易出题的地方,因此,学习掌握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对考生基础知识、最新信息把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新教材消化水平的要求都很高。
另外,考查内容多、复习时间短也是令注会考生十分头疼的问题。从拿到新版教材到参加考试,不过短短5、6个月时间。如果有的考生报考科目较多,在这些时间里想第二遍复习都有些困难。
四、报考科目数量有技巧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有五年的限制,如果在连续的五个年度内没有通过全部6个科目的考试,那么最早一年的考试成绩将作废,如此往后推。因为有了这个政策,每年报考几个科目就有学问了,报考科目过多不好,太少也不好。
可见,掌握报考技巧对能否通过考试有较大影响,而这个报考技巧很简单,根据自 身情况量力而行,科目报多了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看什么都复习不好,但如果只报一科,注会考试每科平均通过率也就10%至20%,谁有100% 的把握通过?据统计,大多数考生每年报考科目数量是2科或3科。
五、选择备考方法有讲究
常见的备考模式是自学以及报班学习,现在市场上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班很多,但辅导效果差异非常大,而恰恰是辅导效果对考生能否通过考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许影响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的因素不止上述四个,不管怎样,每年都有很多优 秀考生一次性通过了注会考试的六科、五科、四科、三科等等,可见,难度是因人而异的,那些下了苦功、报考科目数量合适、选择了好学习方法的考生就更有把握 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而那些不努力也不报班、随便报考一些科目试试看的考生能否通过考试,就难说了
注册会计师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他们跟一级建造师一样,难度在于通过率比较低,但这种职业资格考试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大部分来考试的人,很多都是陪跑的,真正通过考试的都是那些认真备考学习,坚持到底的人,所以你应该懂我的意思了,这种考试的难度不在出题本身,而在于形形色色的人,很少有人能坚持每天学习,跟着学习计划一步一步的坚持下来,如果你能做到,你一样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
首先,大多是在职人士在考,有意无意的就懈怠了备考,功夫没下到位。
其次,专业阶段考完,还有综合考试,时间战线拉的太长,好多人可能过了几门,但来不及都通过。
再次,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理论与实践都得有,对非专业人士确实难点。
在一定程度上注册会计师确实是比较难考的,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的。
一、知识点多
注册会计师共有六门科目,每门科目教材都是几百页,复习起来比较困难,知识点繁多。
二、花费时间长
正是由于考试难度比较大,一般人都不会选择六门一起报考,大多两门搭配着考。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六门科目每门的通过率都不到百分之二十,所以很多人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中途就放弃了。
现在并不是最缺的是注册会计师,而是注会持证人远远没有达到行业的需求量,所以注会很受欢迎,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很多。如果准备备考注册会计师,可以早做准备,一次考试选择两三科报名。可以在网上看一些网课,老师会帮你总结好重点,做题可以借助上学吧注册会计搜题库APP,根据一些自己复习的知识点来做题,提高学习效率。
暮冬gentle暖春gentle
人才市场注册会计师需求饱和了吗?官方对此是如何解读的?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随着考试普及程度的上升,注册会计师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小幅增加的趋势。注册会计师是社会上一个非常优秀的专业群体,主要面向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金融人才。
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并不饱和,相反,市场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非常大。由于注册会计师人才缺口较大,其含金量将进一步提高。尽管注册会计师的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增加,但真正通过注册会计师所有科目考试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人却很少。与几年前提出的35万注册会计师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一些人一直在贬低注册会计师行业,认为考证书没用,工资不高,等等。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注册会计师证书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提供了优惠的落户政策和基本条件,也为很多中年妈妈的职业转型提供了基础,所以,如果你想要改变,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想要成为四大中的一员,准备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注册会计师人才缺口仍然很大。据中国注入协会估计,如果国内所有事务所和相关咨询公司都采用正式注册会计师和持牌注册会计师,那么总共需要120万至130万注册会计师。所以差距超过100万。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大,考生过关率低。即使申请人数非常多,也很少有人真正通过注册会计师所有科目的考试,成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因此,综合以上分析,考生现在正在准备CPA考试,这是非常好的,未来的发展机会和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你是我放不起的风筝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注协提出力争到2020年,会员总数接近30万人,其中注册会计师预计达到14万人,也就是说非执业会员要达到16万。根据中注协的最新数据,截止到目前,中注协总体会员人数已经接近27万,其中执业会员10.7万,非执业会员15.9万。虽然非执业会员已经接近目标,但是执业会员的目标还远远不够。从通过率来看,现在确实是考证的绝佳时机,而今年之后的政策倾向可能有所变动,所以今年的考生确实需要把握这非常难得的机会。行业人数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对这一行业人才的需求,人社部曾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会计从业人员排行第29名!
枫叶落尽了秋末落不尽我的等候
注册会计师(CPA)证书是目前中国各专业技术类考试中最难考取的几个证书之一,想通过CPA考试需要考生进行长时间的准备。虽说考试的门槛不高,专科及以上毕业生都可以报考,但是因为要考察6个科目(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税法和经济法),所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具有综合性的考试,基本上想通过专业阶段6科和综合阶段需要3-4年的准备时间。而注册会计师考试从1991年开考,一直到现在,30年的时间,全国拿到证的人数据统计大概也就三十万而已,平均全国一年通过的人数可能才几千人,那么必然因为比较难以通过所以会造成一定的稀缺性。其优越性首先就是体现在职业发展方面, 一般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就业方向主要从事这几个方面:审计师,银行业,证券业,咨询行业,注会教育行业。由于注册会计师拥有国内唯一的审计签字权,很多会计事务所和上市公司招聘时都将注会证书当做一个条件而“明码标价”。所以说在未来的很多年内,高端财会人才无疑还是会很稀缺的,而注册会计师证书就是让你成为一个高端财会人才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