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0844
伴他老伴她老
关键是要判断这个暂时性差异的具体内容,如果是以前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减少 ,就属于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属于新发生的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要分析差异的具体内容。学会计,到“一起学会计吧”,欢迎你的加入
归旅
你好。 初级会计不用关注,对这个阶段而言有些过于艰涩。 而中级会计中,是后半章节的枢纽,属于全书最重点,会衍出最难几个高分章节。 所以你可以权衡一下是不是值得花力气。 下面说说我的理解,仅供参考。 递延所得税资产,首先是一项资产,其次才和所得税有所关联。 递延所得税负责,首先是一项负债,其次才和所得税有所关联。 这是本质,不能被所得税几个字迷惑。假设你有一个企业,你这个企业一年就只有一笔买卖。 在2010年12月做成,但是要在2011年1月才收到钱(企业常见业务模式),跨年了,麻烦来了。 财务上根据权责发生制,认为合同本身就是钱,买卖签订的2010年就有收入了。 税务上根据收付实现制,认为钱拿到手才是真的有,他们认为2010年什么事都没有,和谐美满。 2010年就会出现一笔的偏差。 假设这笔买卖有100块利润,假设公司全年就这么一笔买卖,所得税率25%。 借:所得税费用 25。(这是财务上的认为,是你应该期末披露给围观群众的数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0,(这是税务局认为的,是你该给国家的钱。) 这个分录明显在税务局这块有些不对头,正常情况也应该是25,但又不能给税务局白塞钱,你给了人家也不收。所以就用递延所得税负债代替应交税费,用新负债科目,代替原来的、不能使用的负债科目,把此笔负债保留在企业账上。 借:所得税费用 25(损益科目) 贷:应缴税金费——应缴所得税 0 (如果这个负债科目不能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就换一个谁都看不懂的名字蒙混过去)第二年把这个科目再转回成应交税费科目。 这个时候,就只交钱就行,损益上年就确认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把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的负债科目)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25(转成大家都懂的负债科目)借:应交税费——所得税 25 贷:银行存款 25(交钱)这是最简单的例子。同理所得税资产。 希望对你有帮助。来源于网络
TM走开了就别滚回来
递延所得税是由于会计核算和计税基础不同造成的。比如,有一项固定资产,按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折旧可以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扣除,而会计上使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由于两种方法造成的折旧数不一样,就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如果深入学习,要看一下中级会计实务。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