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固定资产折现率

我在你的梦中醒不来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2491

首页> 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固定资产折现率

8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离殇曲曲尽人未还

已采纳

折现率计算公式:

(PV = 现值(present value),C=期末金额,r=折现率,t=投资期数)

折现率(discount rate) 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和资本化率或还原利率则通常是指将未来无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折现率实质上即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扩展资料:

折现率的应用:

在投资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即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按照马科威茨教授的定义,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大于财富的期望效用,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

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等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中性者(此时财富与财富效用之间为线性关系);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小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追求者。

对于风险厌恶者而言,如果有两个收益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风险最小的项目;如果有两个风险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收益水平最高的那个项目。风险厌恶者不是不肯承担风险,而是会为其所承担的风险提出足够补偿的报酬率水平,即所谓的风险越大,报酬率越高。

就整个市场而言,由于投资者众多,且各自的风险厌恶程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出现水平不一的要求报酬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的现金流量估计完全相同,其内在价值也会出现不容忽视的差异。

当然在市场均衡状态下,投资者对未来的期望相同,要求报酬率相等,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也相等。因此,索偿权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索偿权持有人要求报酬率的高低。

比如,按照常规的契约规定,债权人对利息和本金的索偿权的不确定性低于普通股股东对股利的索偿权的不确定性,因而债权人的要求报酬率通常要低于普通股股东的要求报酬率。企业各类投资者的高低不同的要求报酬率最终构成企业的资本成本。

单项资本成本的差异反映了各类收益索偿权持有人所承担风险程度高低的差异。但归根结底,折现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高低。具体言之,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越大,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就会越高,如要求提高利率水平等,最终的结果便是折现率的提高。

而从企业投资的角度而言,不同性质的投资者的各自不同的要求报酬率共同构成了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最低的总的要求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必须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率应是能够反映企业所有融资来源成本、应当涵盖企业所有收益索偿权持有人的报酬率要求的一个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正是这样的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则是一个管理会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折现率的基准,通常是用来评价一个项目在财务上,其内部收益率(IRR)、折现率是否达标的比较标准,通常基准折现率可选用社会基准折现率、行业基准折现率、历史基准折现率等做为评价项目的基准折现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现率

79评论

一纸淋漓

是未来值折成现值,一般是以银行的长期利率为折现率。 比如:你有100元,利率是百分之十,你存银行一年,一年后你可以取出110元。这110元就是未来值,100元是现值,百分之十是折现率。折现率是用来比较各种投资方法的赢利水平的。现实中明年的100元折成现值是98元左右[折现率是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算的]。折现率会根据时间的长短不同发生变化。是从未来往现在算

156评论

天上掉下个毛嗲嗲

(PV = 现值(present value),C=期末金额,r=折现率,t=投资期数)

折现率是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单位资产增值率高,所有者拥有资产价值就低,因此收益率越高,资产评估值就越低。

折现率(discount rate) 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和资本化率或还原利率则通常是指将未来无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折现率实质上即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扩展资料:

折现率不是利率,也不是贴现率。折现率、贴现率的确定通常和当时的利率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

之所以说折现率不是利率,是因为:

①利率是资金的报酬,折现率是管理的报酬。利率只表示资产(资金)本身的获利能力,而与使用条件、占用者和使用途径没有直接联系,折现率则与资产以及所有者使用效果相关。

②如果将折现率等同于利率,则将问题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折现率

165评论

傻瓜不傻笨蛋不笨

未确认融资费用=购买固定资产总价款- 购买价款的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初摊余成本=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

188评论

韩剧先生

首先,把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买入价格(或者分期付款的每期金额按照相应的折现率计算出现值)与现在的付款额的差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74评论

被温柔溺死

这个应该和融资租赁有关系了,如果企业购买固定资产付款周期较长,具有融资性质的,就属于融资租赁资产了。入账价值与折现率有关系,例一固定资产300万,每年末付款100万,假设(AP,6%,3)=0.8, 现值=300*0.8=240万,借:固定资产240 未确认融资费用 60 贷:长期应付款 300数据不一定准

151评论

原谅我的一生不羁

其实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本金和利息。所以应付的本金余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1.未确认融资费用=购买固定资产总价款- 购买价款的现值。2.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期初摊余成本=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拓展资料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有关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21评论

藏眼淚到心臟

一、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和资本化率或还原利率则通常是指将未来无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折现率实质上即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公式:PV = C(1+r)^t(PV = 现值(present value),C=期末金额,r=折现率,t=投资期数)

二、年金现值系数,就是按利率每期收付一元钱折成的价值。也就是说知道了现值系数就可以求得一定金额的年金现值之和了。

年金现值系数公式:PVAA[1]  =1i-1[i (1+i)^n]

其中i表示报酬率,n表示期数,PVA表示现值,A表示年金。

例:你在银行里面每年年末存入1200元,连续5年,年利率是10%的话,你这5年所存入资金的现值=1200(1+10%)+1200(1+10%)2+1200(1+10%)3+1200(1+10%)4+1200(1+10%)5= 1200*[1-(1+10%)-5]10%=1200*3.7908=4548.96

年金现值系数表:

8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