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辛凉解表药

九分像你八分像我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410

首页> 医学> 执业药师辛凉解表药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你不上火

已采纳

补充辛温解表药:葱白、芫荽、樱桃核等辛凉解表药:水蜈蚣黄荆、怪柳等

84评论

梦醒醉一场

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84评论

有种爱情叫做不打扰

柴胡[性味]苦、微寒。[功用](1)解表退热:用于寒热往来,常配黄芩。用于疟疾,常配草果、常山。(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引起的胁痛(如肝、胆疾患)或月经不调,常配当归、白芍。(3)升提中气:用于气虚下陷之证,如子宫脱垂,脱肛等,常配黄芪、升麻。[用法]3~10克。葛根[性味]辛、甘、平。[功用](1)发汗解热:用于外感风热之项背发紧疼痛。(2)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常配天花粉、芦根。(3)透疹,止泻:用于麻疹不透及腹泻、痢疾。配升麻透疹。配黄芩、黄连等治腹泻、痢疾。[用法]10~20克。桑叶[性味]苦、微寒。[功用](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用法]5~10克。菊花[性味]苦、微寒。[功用](1)清热散风: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可配桑叶、白蒺藜。(2)平肝明目:治肝经风热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两目昏花,可配石决明、枸杞子。[用法]10~15克。薄荷[性味]辛、凉。[功用](1)散风热,清头目: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配菊花、白芷治头痛;配桔梗、甘草治咽痛。(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情志抑郁及胸胁胀满,常配柴胡、白芍。[用法]2~10克。散风热宜后下。升麻[性味]甘、辛、微寒。[功用](1)透疹:用于痘疹或麻疹初期,常配葛根。(2)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疮、牙痛。(3)升提:用于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胃下垂及子宫下垂等症,常配柴胡、黄芪。[用法]3~10克。牛蒡子[性味]辛、微苦、寒。[功用](1)散风湿热:用于外感风热及热性病初起。(2)利咽,透疹:用于风热咽痛、喉肿,风热疮疹及麻疹不透,配山豆根治咽喉肿痛,配紫草透发麻疹。[用法]3~10克。性偏滑利,气虚便溏者慎用。蝉蜕[性味]咸、微甘、寒。[功用](1)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时的声音嘶哑及皮肤瘙痒。(2)透斑疹:用于麻疹未透,常配葛根、薄荷。(3)解痉挛:用于高热惊厥及破伤风,常配全蝎、僵蚕。[用法]3~9克。解痉挛用15~30克。蔓荆子[性味]苦、辛、微寒。[功用]散风热,止头痛:用于风热感冒之头痛,常配菊花。[用法]3~10克。浮萍[性味]辛、寒。[功用](1)发汗解表: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汗少,可配薄荷;用于透发斑疹,常配升麻。(2)行水消肿:用于水肿尿少而兼有表证者(如急性肾炎初期水肿),常配麻黄、桑白皮。(3)配蝉蜕治皮肤瘙痒。

106评论

爱你爱到心醉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初起,肺痈初起。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金银花,连翘(可透营转气) ,竹叶 ,荆芥穗(治疗微渴,防止药病格拒),牛蒡子(解毒),豆豉,薄荷(清热解毒,治疗咽喉红肿热痛),甘草,桔梗,芦根 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体现了  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用药原则。 荆芥穗,淡豆豉属于“去性存用”” 治疗卫分证多见,微恶风寒,口微渴,脉浮数,舌苔薄白偏干。银翘散 重症 :牛蒡解肌汤(清热解毒剂、治痈疡剂)治疗热毒表证,凉血消肿。治疗营血分证 牛蒡解肌荆芥翘,栀子薄荷夏枯草,丹皮玄参并石斛,风火热毒疮疡消。牛蒡子(疏散头面风热) 荆芥 连翘  栀子 薄荷 夏枯草 丹皮 玄参 石斛(配伍玄参清热解毒)。治疗上焦“火郁发之” 辛凉重剂:白虎汤 辛凉平剂:银翘散 辛凉轻剂:桑菊饮(芦根为引清轻剂)

3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