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借鉴

就伴我久伴你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378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借鉴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万能马子无敌凯子

已采纳

《公司战略与风险》考试科目、知识模块图及《公司战略与风险》主要内容、学习《公司战略与 风险》具体的用处以及学习方法指导。 知识点1: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的必要一、注册会计师考试 改革的必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特别是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日益 融合,对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现行考试制度,主要是从注册会计师角度出发 ,注重对会计、审计、财务、税法、经济法各个业务模块的考察,注册人员往往只关注企业各个模块的管 理,致使其只停留在具体业务层面,层面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从企业整体层面对企业风险进行把握。第一,改革注册会计师考 试制度,是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需要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公司治理不断完善,为注册会 计师专业服务提供了新的巨大需求。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在传统审计鉴证、税务服务、咨询等业务 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到风险、战略规划、司法会计、破产、内部控制鉴证等新的领域。这就要求 注册会计师加快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知识整合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这就需要对注册会计 师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提升考试理念,充实考试内容,将新的执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和职业道德要求充实到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为选拔和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需要的行业专业人 才提供有力的引导。 第二,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是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随着“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跨国并购和国际化经营日益增多。国际化企业需要能够提供信息引导、 国际鉴证、战略咨询服务的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熟悉国际经济环境、通晓国际 会计审计惯例、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此,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加强注册 会计师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不够。培养注册会计师国际化人才,最有效的途径,是 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借鉴国际经验,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无疑是培养和 选拔注册会计师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环节。知识点2:关于《公司战略与风险》考试科目二、关于《公 司战略与风险》考试科目 2022年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第一次增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科目。 公司 战略与风险科目,是在现行考试制度《财务成本》科目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拆和补充形成的。其 分拆了《财务成本》中的“战略”, 补充了现代市场环境下风险方面的内容和内部控制、 公司倒闭、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公司战略与风险科目的考试内容将会充分体现《中国注册会计 师胜任能力指南》要求考生应具备的组织和企业相关知识。 风险方面及内部控制相关内容将会参考 2022年审计第九、十两章内容,但这门课程考察的角度会和审计不同,因为这门课程讲的是站在公司如何 的角度来说的,而审计是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评估公司的风险能力的。神算子注会考试网, 望采纳

91评论

烈酒一般

由于审计工作有很密切的联系和连续,前一年度的审计情况经常可以作为后一个年度开展审计业务的参考、借鉴;另外,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也可以作为后任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业务的参考、备查。这些参考、借鉴和备查作用往往是通过调阅审计工作底稿而得以实现的。因此,审计准则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要认真编制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妥善保管[2]审计工作底稿,建立与保管有关的保密、调阅等制度。

168评论

没有故事可讲

我来回答1鉴证业务准则 2相关服务准则 3会计事务所质量准则

1鉴证业务准则是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核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2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咨询等其他服务
3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室应当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

105评论

迷亦

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三、本书研究的重点
四、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职业资格概述
第一节 资格的概念
一、资格相关概念
二、资格制度
三、准入制度
第二节 资格制度主体、特点及功能
一、资格制度主体
二、资格制度特点
三、资格制度功能
第三节 资格制度比较
一、资格制度分类
二、资格制度比较
第二章 我国职业资格现状
第一节 资格基本情况
一、资格制度的产生
二、资格制度现状
第二节 职业资格的问题
一、社会现象与问题
二、职业资格问题缘由
第三节 资格制度创新
一、资格规范是基础
二、制度创新思路
第三章 职业资格考试
第一节 资格考试内涵
一、资格考试结构
二、资格考试主体
三、资格考试标准
第二节 考试命题作业流程
一、考试大纲与细目表
二、试题编制与审核
第三节 考务
一、考试宏观
二、考试实施准备
三、考试实施流程
第四章 职业资格考试发展
第一节 考试命题改进
一、科学的考试标准
二、合格标准成绩体系
三、命题与施测的信息化
第二节 考试考务改进
一、考试法规、作标准
二、考试
第三节 资格考试安全防范
一、考试安全定义和标准
二、借鉴公共危机
三、考试安全案例分析
四、考试安全防范对策
第五章 国外资格制度借鉴
第一节 国外资格制度概况
一、
二、澳大利亚
三、加拿大
四、
五、英国
第二节 国外资格特点
一、资格法律体系
二、与专业团体角色
三、资格标准与能力要素
四、资格国际互认
五、资格与职业教育
六、资格市场取向
七、资格道德要求
第三节 国外职业资格制度的借鉴
一、指导下的行业协会角色
二、标准体系与能力要素研究
三、注重职业道德
四、资格规划的基础研究
第六章 职业资格准入类介绍
第一节 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类资格
一、注册建筑师
二、安全评价工程师
三、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四、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
五、注册验船师
六、执业医师
七、护士执业资格
八、执业药师
九、假肢制作师、矫形器制作师
第二节 公众利益类资格
一、法律职业资格
二、企业法律顾问
三、教师资格
四、注册城市规划师
五、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六、价格鉴证师
七、价格评估人员
八、房地产估价师
九、矿业权评估师
十、注册资产评估师
十一、会计从业资格
十二、注册会计师
……
第七章 职业资格介绍
参考书目文献,法规目录

91评论

沩梦想洏萿

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企业是单一所有制形式,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用的是统收统支体制下的资金平衡会计模式。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没有太多的变化,也没有改变会计报告的体系和会计制度的框架,会计理念更没有什么突破和变化,不存在会计准则制度的原则变迁问题,因此,本文论述的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是2022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方面的变化。不同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会计准则制度变迁过程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有“三阶段说”、“四阶段说”,即使同是分为三阶段或者四阶段,其起止时点划分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无论划分几个阶段,关键是不同阶段除了准则制度有显著变化外,还要有明确的起止标志以利于区分。因此,可把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历程分为国际会计惯例引入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借鉴、会计制度统一完善、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四个阶段。
(一)国际会计惯例引入学习阶段(1979—2022年)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2022年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终点标志是202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2022年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和2022年的《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第一次参照国际惯例设计了会计制度,其规定的会计核算一般要求、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内容均学习、借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二)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借鉴阶段(1993—2022年)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2022年7月1日正式实施2022年颁布的“两则”、“两制”,终点标志是于2022年12月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要求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学习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开始采用会计准则,并结合国情,采取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办法实施“两则”、“两制”。针对“琼民源”等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我国于2022年发布了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从2022年起开始实施),到2022年底我国已颁布了16项具体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建立。
(三)会计制度统一完善阶段(2022—2022年)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自2022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制度》的正式施行(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并鼓励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执行),终点标志是2022年2月正式发布39项新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实现了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企业的会计制度的统一。2022年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22年颁布《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体系。
(四)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阶段(2022年以后)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39项新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一阶段以会计准则全面取代会计制度(除少数准则保持中国特外),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全面趋同,进一步缩小了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中国会计国际化趋同的显著标志。

6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