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5438
你是我的人我是你的魂
审计报告的流程步骤如下:
第一步,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包括: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未调整不符事项
汇总表等。
第二步,判断和运用重要水平。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与会计报表层次或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水平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未调整不符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第三步,解决重要差异。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差异之后,一般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建
议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那些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改变审计意见和在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的问题。
第四步,进行审计小结。
逃离你却找不到理由
比如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调整分录,然后被审计单位相关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调整分录编制会计调整分录,然后调整账簿记录,如果因为专业能力不足,不会编制分录,则注册会计师提供了技术支持,不违反。再比如为审计客户计算了复杂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则承担了层责任,违反了的要求。
花已落情已灭
这两种调整分录的根本区别是调整角度不一样,审计调整分录是“调表不调账”,是注册会计师编制的,然后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其出发点是发现了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现的错报而后编制的;对于会计调整分录来说,是依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中错误的会计处理进行的更正,一般情况下由相关会计师人员编制,其处理是既调表又调账,其出发点是发现本企业错误的会计处理而进行的调整。同时涉及到的科目也不同,会计调整分录是按照相应的科目进行调整,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的应当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调整,而审计调整分录主要针对财务报表项目,比如原材料出现错误,会计调整分录通过“原材料”进行调整,而审计调整则通过“存货”进行调整。
审计调整分录是调表不调账,这一点和审计业务的本质联系到一起,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财务报表项目存在的重大错报进行调整,这就是审计调整分录,而对于账簿记录的调整来说,并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属于层的责任,这一点和会计调整不同。
另外,会计处理是层的责任,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被审计单位错误的会计处理导致了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则应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我只在意对我好的人
在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客户层职责的情况下提供特定技术支持,这样理解影响:
比如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调整分录,然后被审计单位相关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调整分录编制会计调整分录,然后调整账簿记录,如果因为专业能力不足,不会编制分录,则注册会计师提供了技术支持,不违反。再比如为审计客户计算了复杂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则承担了层责任,违反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