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人心
案例一: 中山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验资报告判刑5年
新华网广州 ·陈晓建
记者由广东中山市人民了解到,日前,中山市人民对涉嫌为34家资金不足却企图完成 工商注册登记和年检的公司、企业出具虚假验资告的注册会计师黄炎林判处黄炎林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万元。黄某服判,表示不上诉。
据中山人民办案干警介绍,被告人黄炎林利用担任中山市同力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的职务便利,为谋求非法利益,与时任中山市某商贸公司业务经理的被告人程少南经事先预谋后,由黄炎林提供客户,程少南伪造银行询证函及银行时帐单,先后为34家公司 及个体工商户进行虚假验资,出具虚假验资报告,并收取高额费用,使上述单位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和年检。
经核 实,黄炎林在2022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共非法出具34份验资报告,收费均在5000元之上,远超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对验资 业务收费不超过2022元的标准,并且其在收钱后,只出具收据,概不出发票。
记者从该案的刑事判决书中了解到,本案的案发是由于2022年2月,被告人程少南以向工商部门举报同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 验资报告为由。
向同力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叶南泉发手机短信敲诈勒索50000元,叶南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遂向工商部门报告。 经调查,工商部门于同年3月28日,将黄炎林在为客户办理验资报告过程中涉嫌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的有关材料、线索等移交于部门。公 安部门在同年4月9日立案侦查,并随后将黄炎林和程少南抓捕归案。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山人民一审判决,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黄炎林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万元;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敲诈勒索罪,判处同案犯程少南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3万元。判决后,黄、程二人服判,均未上诉。
案例二: 两注册会计师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被判刑
作者: 侯昌忠 陶刚 谢正伟 发布时间: 2022-02-26 10:31:03
中国网讯 2月23日下午,四川宜宾市翠屏区人民对宜宾赛尔登丰案中涉嫌触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两被告人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人鲁礼和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一万五千元;被告人丁勇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判处罚金一万元。
被告人鲁礼和系宜宾蜀南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定代表人、注册会计师,被告人丁勇系宜宾蜀南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2022年2月,周文(另案)、徐崇炎(亡)等人在实际未出资的情况下,为达到注册成立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的目的,徐崇炎找到在宜宾蜀南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郑熙孝,请其帮忙审验该公司200万元的注册资本,并提供了设立验资200万元的虚假证明文件。
2月20日,郑熙孝代表宜宾蜀南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签订设立验资业务约定书。验资范围是货币资金,验资收费是3000元。郑熙孝为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设立验资项目经办人,编制了验资总体计划、货币资金审验程序表,形成了验资报告底稿,经丁勇复核,最后由鲁礼和进行三级复核后,于2022年2月24日盖上鲁礼和和蒋某二名注册会计师章,加盖宜宾蜀南会计师事务所的公章,为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出具了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实物资本160万元、货币资金40万元)的验资报告。
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使用该所出具的设立验资报告,取宜宾市工商行政局,于2月27日注册取得了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的有限公司的经营资质。
同年4月,周文、徐崇炎等人在实际未出资的情况下,为达到虚假增资300万元的目的,再次向蜀南会计师事务所提交了虚假的增资300万元的证明文件、材料。4月8日,郑熙孝代表宜宾蜀南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签订变更验资的业务约定书。
验资范围是货币、实物资金,验资收费是3000元。郑熙孝为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变更验资项目经办人,编制了验资总体计划、变更验资审验程序表、货币资金审验程序表、固定资产审验程序表和实物资产现场核实审验表,形成了验资报告底稿,经丁勇复核,最后由鲁礼和进行三级复核后,于2022年4月9日盖上鲁礼和和蒋某二名注册会计师章,加盖宜宾蜀南会计师事务所的公章,为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出具了新增注册资本300万元(实物资本235万元、货币资金65万元)的验资报告。
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使用该变更验资报告,取宜宾市工商行政局信任,于2022年4月15日取得了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增资300万元的工商变更登记。
2022年3月17日,宜宾赛尔登丰百货有限公司因负债过多而停业倒闭,注册时出资的固定资产款项也未付清,拖欠了商家的大量货款、设备款和装修款,给经营者和相关商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搜寻
不会注销,我国没有规定案底(前科)撤销制度,相反在刑法中规定了前科如实报告制度。但是劳动教养已经被废止了,现在应该是拘留或者判刑,成年人肯定有案底,未成年人在一定条件下,案底会被封存。
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根据《刑法》
第一百条 【前科报告制度】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可见,犯罪记录不仅不可撤销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还要主动如实报告曾受过的刑事处罚。
扩展资料
案底”对个人的影响:
有案底的人不得从事以下职业:
1、:包括党政机关、机关、机关、党派机构、社会团体、参照系列单位以及参军入伍等;
2、司法:包括法官、检察官、人民陪审员、人民书记员、人民员、警察、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
3、事业单位:教师、医师、会计、注册会计师、记者;
4、公司高管:公司董事、经理等公司高级人员、企业破产人;
5、保险、证券类职业:期货从业人员、证券公司风险处置、保险精算师、保险营销员、证券从业人员、拍卖师、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人员;
6、其他职业:导游、民用保障物品的生产、、购买、运输和爆破人员、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测绘师。
参考资料:海南法制时报-案底”对个人有什么影响?案底能消除吗?
参考资料:垫江县会-中华人刑事诉讼法
参考资料:文安县局-中华人刑法
我笨我傻我丑我乐意
这个可能真不行,按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执业医师法》中的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
缓刑虽然是延迟刑事处罚,即使因表现良好而减免刑,但仍然存在不免刑的理论上的可能,仍应算作受到刑事处罚,而且根据上述规定即使在缓刑因表现良好而免刑后还得有个两年的过渡期后才能注册的。
-------------
哈哈!发现有一个新的观点,也许对缓刑是否算刑事处罚有一点与上面我说的不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但列出来,给你参考一下,原文如下:
“最高人民、国家劳动关于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仍留原单位工作的被告人在缓刑期间是否计算工龄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指出“。缓刑本身不是一种刑罚,而是对被判刑人的一种考验期限;如果被判刑人在缓刑期限内,未再犯罪,缓刑期满,原判的徒刑就不再执行。”最高人民研究室关于缓刑考验期满三年内又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问题的电话答复中又指出“根据刑法规定,缓刑是在一定考验期限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实际上并没有执行过原判的有期徒刑刑罚;”很多律师把缓刑当作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我不知道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但从我提出的这两个依据中可以看出,缓刑并不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缓刑期满人员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任何刑事处罚。所以我认为缓刑结束后可以报考。”
这一段话的意思好象说是缓刑不算一种刑事处罚,而是一种“对被判刑人的一种考验期限”,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实际上并没有执行过原判的有期徒刑刑罚”,如果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话,那只要你在缓刑因表现良好而免刑后就是说缓刑结束后不再需要有两年的过渡期就可注册了。
因此如果这个最高人民、国家劳动的解释正确的话,我上面先前的说法就不完全对了,那就是应该修改为:
1。在缓刑期不可以注册,但一旦你因缓刑表现良好而免刑后,在宣布缓刑结束后你就可以注册了。
2。在缓刑期不可以注册,但一旦你因缓刑期间表现不足以达到免刑时的要求时,则在全部刑期结束后你就必须还得有个两年的过渡期才能注册了。
综上所述你在缓刑期的表现就尤其关键了,只要表现好到足以免刑,那你实际上是没有受过任何刑事处罚的,你就可在缓刑期结束后马上注册的。
不知道我上面这个看法对不对,你应该去好好咨询一下法律界的专家这个问题。
交心交友交狗
判刑后注册会计师证不作废,但需要等服完刑出狱后才有效。
服刑人员出狱后期其《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有效,注册证书无效不能继续执业,须符合条件后重新注册才能执业。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5年的;
3、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或者其他经济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自处罚、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4、受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处罚,自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5年的;
5、因以欺、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而被撤销注册,自撤销注册决定生效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3年的;
6、不在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专职执业的;
7、年龄超过70周岁的。
他是暖阳深拥必伤她是冷月久放必凉
我国会计法中主要规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国家行政活动中因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行政上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会计法》规定的行政责任的形式有两种,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即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人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困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注册会计师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违反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主管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对会计师事务所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给予警告、暂停执业、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和宣布为市场禁入者等。民事责任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予以赔偿。民事责任又包括对委托人的责任和对第土者的责任。刑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犯有刑律禁止的行为(如欺诈).将会受到刑事追究(如判处一定期限的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