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框架

你在不在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753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审计框架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荒废了自己却无从考证丢失了自己却无处可寻

已采纳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经历了由法定审计向其他领域拓展的过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承业务类型较多,其中,既有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内部控制审核等具有鉴证能的业务,又有司法诉讼中涉及会计、审计、税务或其他事项的鉴证业务,还有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咨询和税务咨询等不具有鉴证能的业务。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需要丰富和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包括重构准则框架、改进执业准则名称和创新执业准则编号。

50评论

没了谁都不过

注册会计师不能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是: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财务报表未按会计准则编制;审计人员不;被审计单位不允许注册会计师对存货进行监盘。

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附于审计报告之后,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审计报告,并防止被审计单位替换、更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

扩展资料:

当审计工作进行到一定时期,我们已然掌握了审计客户的大致问题,那么此时就可以根据发现问题的业务归属、内控环节、时间顺序或风险类型搭建整个报告的框架,然后再根据框架主题往里边补充审计发现、证据内容以及待完善的内容。

随着审计工作的继续开展,需要保证框架结构具备实时、逻辑以及层次,这样才能让审计报告层次鲜明,才能让阅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审计报告

112评论

由那夕阳蜕掉了一身的冷漠由那夕阳蜕掉了一身的稚气

财务报表和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区别:共同点两者均以财务报表在内的财务会计信息为审计基础,并针对审计情况出具审计报告。两者区别有三点:第一定义不同。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第五条“ 通用目的财务报表,是指按照通用目的框架编制的财务报表”、第六条“通用目的框架,是指为了满足广大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要而确定的财务报告框架”、第八条“本准则所称财务报表,是指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包括相关附注。相关附注通常包括重要会计政策概要和其他解释信息。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要求决定了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以及整套财务报表的构成”。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第二条“本准则所称特殊目的审计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下列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业务:(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以外的其他基础(简称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二)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财务报表特定项目、特定账户或特定账户的特定内容;(三)合同的遵守情况;(四)简要财务报表”。第二、审计重点不同,特殊目的审计范围相对小于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第三服务范围不同。财务报表审计是满足广大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要;特殊目的审计一般只对受托人负责。

148评论

坏女孩请勿扰

肆大CPA提示:用一句话来概括2022年注会审计考试大纲和教材:总体框架没有变化,教材细节变化很多。2022年《审计》大纲综述部分显示,审计大纲和教材总体框架和内容几乎没有变化,但由于2022年《审计》大纲所列法规增加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问题解答》,这两个问题解答之前东奥网站都转发过,笔者也早在2022年底就指出这两个问题解答文件将会对2022年审计教材产生很大影响。预计即将上市的2022年《审计》教材会根据这两个问题解答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局部微调。

8评论

听到某首歌想到某个人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内部牵制,2022年之前,双人记账和复式记账
2、内部控制初步,2022年10月颁布了《审计程序说明》
3、内部控制架构,2022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第55号《审计准则说明书》
4、一体化内部控制,2022年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5、全面风险,2022年COSO的《企业风险——整合框架》

12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