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然一身有何不可
2022年注册会计师教材就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进行了简化处理:成本法下对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之后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直接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不用】再区分投资前的利润还是投资后的利润。比如说A企业2022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股权,B公司2022年2月15日宣布2022年股利分配方案:发放股利100万元,则B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 10
贷:投资收益 10
【不再冲减】“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科目。
具体可以参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丛书】或者在【中华会计网校论坛】上搜索,祝君好运!
笔木砂
注册会计师的书又说期望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收益率
这和2的理解基本一致,投资者投资于风险项目时,对风险有一个期望收益。
预期收益率是投资者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期,认为可能会有的报酬率。
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是投资者投资于投资项目,对项目的报酬率有一定的要求,此时要求的报酬率。
如:你投资一股票,预期该股票股价要跌,预期收益率为负。而你对你的资金要求能从投资中获取投资收益率至少为3%,所以,你不可能投资该股票。
本例中,预期收益率是该项目本身预期会有的收益率,为负数;而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为3%
己饥己溺
第一,中级考试要把分值高的题搞定可以适当放弃小题,比如主观题计算和综合和客观题选择和判断比例大约是各50%,那么你要力争把主观题的分尽可能多的拿到手,如果能拿到40分那么客观题只要拿到20分就及格了,而只要复习了,客观题又怎么可能只拿20分呢。注册会计师就不同,每分必挣,这是一个战术问题。
第二,中级职称的会计综合题,其综合程度远不及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把3-4章甚至更多章节综合起来,中级的综合题顶多综合2-3章就已经很不得了,比如今年的中级财务会计,综合题最后一道是被公认为最难的不过也就是长期投资的题,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说是综合,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长期投资的题,只要搞清楚累积影响数就万事可以,累积影响数其实说透了也就是两种方法下损益的差,也就是在成本法下确认的损益和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损益的差额,而这两种方法下的损益无非来自3个方面。
1成本法下没有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权益法下有。
2确认的投资收益不同,成本法收到股利确认收益,是收付实现制,权益法是按持股比例确认而不论是否收到,收到多少,是权责发生制。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这三方面中,第三个方面不用考虑,因为无论什么方法确认的减值是相同的,决不会出现成本法确认100万而权益法确认150万的情况,所以累积影响数就是1,2两个方面另外。
如果被投资单位出现会计差错更正,告诉一个方法,该差错如果出现在投资以前,调整投资成本和股权投资差额,该差错如果出现在投资后,调整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还有一点切记,在权益法下,无论何时,投资企业的长期投资帐面价值不包括股权投资差额都等于同一时刻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乘以持股比例,你可以以此验算,只要不等就是核算错误。
戦士狙撃
你好,我是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你问的问题跟会计的知识有关哦,想学会计可以来我们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这里教得挺好的。为了缩小实际盈余和预测盈余之间的差距,公司可能会进行非经常损益的一次业务,价值投资应重点关注一次的收入来源,如利用资产重组、股权投资转让、资产评估、非生产资产的所得调节盈余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可采用异常利润剔除法,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扣除,以分析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注册会计师作为行使经济评价功能的“经济替察”,其出具的审计意见代表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鉴证,是投资者判断报告盈余可靠的重要依据,价值投资可以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中寻找反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风险等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