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man精神病患者
抽样风险及其对审计测试的影响:
信赖过度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高于其实际有效的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时,假设可容忍偏差率为7%,如果在100个样本项目中发现2个偏差,则样本偏差率为2%,从而估计总体偏差率为2%样本偏差率是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推断的总体偏差率2%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因此,注册会计师根据抽样的结果得出了“控制运行有效”的结论。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假设实际总体偏差率为10%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该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无效,但是,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抽样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有效,这就是“信赖过度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使注册会计师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影响审计效果。
信赖不足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低于其实际有效的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时,假设可容忍偏差率为7%,如果在100个样本项目中发现8个偏差,则样本偏差率为8%,从而估计总体偏差率为8%样本偏差率是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推断的总体偏差率8%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因此,注册会计师根据抽样的结果得出了“控制运行无效”的结论。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假设实际总体偏差率为4%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该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有效,但是,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抽样得出的结论是该项控制运行无效,这就是“信赖不足风险”。“信赖不足风险”使注册会计师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影响审计效率。
细节测试的抽样风险
在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有两种典型的类型,即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
1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2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停止对该账面金额继续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结果得出账面金额无重大错报的结论,从而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影响审计效果。
误拒风险
1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2注册会计师会扩大细节测试的范围并考虑获取其他审计证据,最终注册会计师会得出恰当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根据上表,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高于其实际有效“信赖过度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误受风险”,注册会计师最需要关注的是“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这两类抽样风险通常会使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的结论,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影响审计效果。
与此同时,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低于其实际有效“信赖不足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误拒风险”,这两类抽样风险通常导致注册会计师实施额外的工作,影响审计效率。
多情无益必自闭
实质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在确定实质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实施实质程序的范围越广。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不满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程序的范围。
对于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须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对于控制测试的范围,其含义主要是指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控制测试,以获取控制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有效运行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确定控制测试范围的考虑因素:
当针对控制运行的有效需要获取更具说服力的审计证据时,可能需要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在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时,除考虑对控制的信赖程度外,注册会计师还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在拟信赖期间,被审计单位执行控制的频率。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在所审计期间,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的时间长度。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的时间长度不同,在该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控制活动次数也不同。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拟信赖控制的时间长度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拟信赖期间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孤立我
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职业怀疑态度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降低信赖过度风险。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时,保持审计证据搜集的充分,并根据风险点追加审计程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待我足够强大我给自己天下
职业怀疑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降低信赖过度风险。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时,保持审计证据搜集的充分,并根据风险点追加审计程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沉默只是想你
注册会计师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内部控制中的诸多要素对于被审计单位往往是相对稳定的相对于具体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时还是可以适当考虑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在不同期间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注册会计师在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时需要格外慎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基本思路:考虑拟信赖的以前审计中测试的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拟信赖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实施询问并结合观察或检查程序,获取这些控制是否已经发生变化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可能面临两种结果:控制在本期发生变化;控制在本期没有发生变化。
当控制在本期发生变化时注册会计师的做法
如果控制在本期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是否与本期审计相关。
如果拟信赖的控制自上次测试后已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中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
当控制在本期未发生变化时注册会计师的做法
如果拟信赖的控制自上次测试后未发生变化,且不属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是否在本期审计中测试其运行有效,以及本次测试与上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但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两年。
在确定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是否适当以及再次测试控制的时间间隔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或情况包括:
1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有效,包括控制环境、对控制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2控制特征人工控制还是自动化控制产生的风险。当相关控制中人工控制的成分较大时,考虑到人工控制一般稳定较差,注册会计师可能决定在本期审计中继续测试该控制的运行有效。
3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的有效。当信息技术一般控制薄弱时,注册会计师可能更少地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4控制设计及其运行的有效,包括在以前审计中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时发现的控制运行偏差的质和程度。例如,当所审计期间发生了对控制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事变动时,注册会计师可能决定在本期审计中不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5由于环境发生变化而特定控制缺乏相应变化导致的风险。
当环境的变化表明需要对控制作出相应的变动,但控制却没有作出相应变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控制不再有效、从而导致本期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此时不应再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6重大错报的风险和对控制的拟信赖程度。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大或对控制的拟信赖程度较高,注册会计师应当缩短再次测试控制的时间间隔或完全不信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如果拟信赖以前审计获取的某些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次审计时从中选取足够数量的控制,测试其运行有效;不应将所有拟信赖控制的测试集中于某一次审计,而在之后的两次审计中不进行任何测试。
此外,在每一次审计中选取足够数量的部分控制进行测试,除了能够提供这些以前审计中测试过的控制在当期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外,还可提供控制环境持续有效的旁证,从而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判断其信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恰当。
不得依赖以前审计所获取证据的情形
鉴于特别风险的特殊,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因此,如果确定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并拟信赖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而应在本期审计中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也就是说,如果注册会计师拟信赖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那么所有关于该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必须来自当年的控制测试。相应地,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次审计中都测试这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