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0558
沉默是我无法掩饰的失落
学员2022liho****提问:汤老师,您好。今年考完执业药师,就买了执业助理医师课件。也看了2022年您录的学习计划,消化学完了。妇产学了多一半,课件听两遍,讲义也打印了,但做题率不高,临床考的比较灵活。这几也没学,刚听完您录的2022年计划,基础较薄弱。请教如何制定计划?
医学教育|网辅导名师汤以恒回复:起步阶段的复习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感觉,把最主要的6门课程,其中80%的疾病复习完,争取做题达到70%的正确率就会逐渐有感觉了,每天有收获就可以,不必追求过快的进度。
【环球网校快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櫻花凋落心会伤
听诊器的发明与变迁
作为一种简单的医疗器械,听诊器的作用不可忽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发明过程是一段精彩的故事。
19世纪的某一天,一辆急驶而来的马车在法国巴黎一所豪华府第门前停下,车上走下了著名医生雷内克,他被请来给这家的贵族小姐诊病。面容憔悴的小姐,坐在长靠椅上,紧皱着双眉,手捂胸口,看起来病得不轻。等小姐捂着胸口诉说病情后,雷内克医生怀疑她染上了心脏病。
若要使诊断正确,最好是听听心音,早在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就已记载了医生用耳贴近病人胸廓诊察心肺声音的诊断方法。但是,当时的医生都是隔着一条毛巾用耳朵直接贴在病人身体的适当部位来诊断疾病,而这种方法明显不适于年轻的贵族小姐。雷内克医生在客厅一边踱步,一边想着能不能用新的方法。
走着、走着,雷内克医生的脑海内突然浮现出前几天见到的一件事。那是在巴黎的一条街道旁边,几个孩子在木料堆上玩儿。其中有个孩子用一颗大钉敲击一根木料的一端,他叫其他孩子用耳朵贴在木料的另一端来听那有趣的声音。雷内克医生路过这里,兴致勃勃地走过去问:“孩子们,让我也来听听这声音行吗?”孩子们愉快地答应了。他把耳朵贴着木料的一端,认真地听孩子们用铁钉敲击木料的声音。“听到了吗?先生。”“听到了,听到了!”
想起这件事,正在为贵族小姐诊病的雷内克医生灵机一动,马上找来一张厚纸,将纸紧紧地卷成一个圆筒,一头按在小姐心脏的部位,另一头贴在自己的耳朵上。果然,小姐心脏跳动的声音连其中轻微的杂音都被他听得一清二楚。他高兴极了,告诉小姐的病情已经确诊,并且一会儿可以开好药方。
雷内克医生回家后,马上找人专门制作一根空心木管,长30cm,口径5cm,为了便于携带,从中剖分为两段,有螺纹可以旋转连接,这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听诊器,它是一种中空的直管,与现在产科用来听胎儿心音的单耳式木制听诊器很相似。因为这种听诊器样子像笛子,所以被称为“医生的笛子”。雷奈克将之命名为听诊器。
后来,雷内克医生又做了许多实验,最后确定,用喇叭形的象牙管接上橡皮管做成单管听诊器,效果更好。单管听诊器诞生的年代是1814年。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得雷内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雷内克医生于1826年,年仅45岁。
1840年,英国医师乔治·菲力普·卡门改良了雷内克设计的单耳听诊器。卡门认为,双耳能更正确地诊断。他发明的听诊器是将两个耳栓用两条可弯曲的橡皮管连接到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上,听诊器是一个中空镜状的圆椎。卡门的听诊器,有助于医师听诊静脉、动脉、心、肺、肠内部的声音,甚至可以听到母体内胎儿的心音。
1937年,凯尔再次改良卡门的听诊器,增加了第二个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可产生立体音响的效果,称为复式听诊器,它能更准确地找出病人的病灶所在。可惜凯尔的改良品未被广泛采用。近来又有电子听诊器问世,它能放大声音,并能使一组医师同时听到被诊断者体内的声音,还能记录心脏杂音,与正常的心音比较。虽然新型听诊器不断问世,但是医师们普遍爱用的仍然是由雷内克设计,经卡门改良的旧型听诊器。
你欠我一个拥抱
误区一:完全依赖课件,教材反而受冷落。
如果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是树干,那么参考教材就是枝叶。听课练习看讲义,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教材,都是一种手段而已,如果过于重视这些手段,而忽略了最主要的教材,这将是最大的败笔。
误区二:反复听课,以听课代替记忆知识点。
有的同学很喜欢听课件,同一个老师的一遍不行,听两遍;听这个老师的还不放心,还要找别的老师的来听。听课件当然轻松了,跟着老师的思路(有的同学甚至还不跟思路呢,就在那里耗时间),还可以看网页,聊QQ,啥都不耽误,而且到了结束,感觉整本书都掌握了,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一做题,就出问题了,这里记不清楚,那里不能确定,到头来,还是不会做题。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觉得课件听一遍(在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听两遍)就行,做到难点重点心中有数,做到能读懂书上内容为止。切记不要以听课件来代替看书做题、记忆理解!
误区三:认为做题越多越好,做多了就理解了。
现在市面上的练习很多,买一本足以。另外就要配备一本全真模拟试卷,认真选做。争取做到:做了就能掌握,掌握就能吸收,吸收就能融会贯通。那种看题式的练习方法,越少越好!
她说她的梦想不会老
网上的执业医师考试培训效果还是不错,听不懂的话可以反复的观看听,考生能更准确地把握考试方向、掌握考试精髓。我的好几个同事都是去那辅导过执业医师考试,推荐你上这个医学网看看,还可以免费试听再报名学习。
少年莫动心
学员haita***提问:
汤老师,你好。我是一名中专生,一个乡村医生,去年第一次报考执业助理差了4分,自己感觉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通过。现在回想起来,我审题特别快,有些题不是不会而是题干没有审清楚,请问汤老师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到现在我已经听了呼吸,心血管,消化的课程,做题的成功率78%——85%左右,请问汤老师我接下复习是以听课为主还是以做题为主?课程听几遍最合适呢?
环球网校快问名师汤以恒回复:
中专起点的乡医,第一年考,就差了4分,你很不错了。不用妄自菲薄。
审题过快,是因为你考试时太着急了。着急是因为你不会考试节奏,原因最终是由于考前做成套的模拟测试不够。今年技能考后,要多做练习了。最少练完整的模拟测试4套以上。
“做题的成功率78%——85%左右”,很好。
继续听课,建议的顺序是:妇产、儿科、其他、运动、泌、内分泌、传染病、技能考完后基础课。
1遍+自我总结即可。冲刺班课程出来后再听冲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