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2
浏览数
10915
一朵妖艳的花
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的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执业医师地点的变更分为三种,一种是区内变更,一种是区内→区外变更,还有一种是区外→区内变更。变更方式不同,提交的资料自然也不同。一、执业医师证注交纸质材料1、《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一式2份2、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3、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3张二、执业药师的执业范围1、药品生产2、药品经营3、药品使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
昨夜梦中有你
根据国家卫计委网站公示,《办法》将医师执业地点由过去的“机构”修改为“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划”,执业医师的注册地点为省级行政区划,执业助理医师的注册地点为县级行政区划,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医师以劳动合同(协议)为依据,确定一家主要执业机构进行注册,其他执业机构进行备案,执业机构数量不受限制。此外,修改后第十七条明确提出,医师跨执业地点增加执业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此举等于放开了医生(执业助理医师除外)跨区域多点执业注册。《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医师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医师电子注册管理。通过网上“一站式”注册服务,改进原有注册模式,方便医师办理注册、变更、注销等事项,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多点执业:“放开”不等于“不管”多年来,多点执业被人们寄以厚望。但是,开放多点执业并不意味着医务人员的劳动将立即得到应有的尊重。首先,是政策落地的配套措施。“放开”不等于“不管”。既然要“管”,就必须有措施。然而,措施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总需要时间。虽然多点执业在世界很多地区是天经地义的,但这不意味着形成新的管理模式会很轻松。医生靠技术吃饭也是天经地义的,但废除“以药养医”改革后,配套跟上仍需要时间。《办法》提出的医师电子注册管理系统的建成、新老执业注册的变更、包括医疗机构向管理系统上传医师信息等工作,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说到变更注册,笔者要问问大家,你们的医师证是由医院统一保管的么?没有个人品牌的医生,始终是医院的附庸就在全面实现多点执业不到一个月之前,武汉市一位精神科主任因相关纠纷被医院处理。劳资矛盾是实现多点执业的另一个难题。多年来的积习,医生作为“单位人”,不仅让医生失去了自身实力的自觉意识,还被医院视作自己的资产,不容旁人窥欲。只要医生的发展取决于医院领导层,“进步”需要医院领导层组成委员会投票,医生就不敢得罪东家。“科主任兼职遭开”事件后,武汉市卫计委的一项统计表明,目前在该市注册的医师有3万余人,但去年仅有不到300人报备多点执业,比例不足1%。当地医界对多点执业的态度可见一斑。在我国的台湾地区,有实力的医生“能者多劳”是正常,如果不兼职,医院需要为其提供一笔丰厚的津贴。拿了津贴还捞“外快”,才被视作诚信问题。社会风气认为医疗的主体究竟是医生还是医院?从对医生兼职的态度可以看出。没有“个人品牌”的医生,在外人眼中始终是医院的附庸。医生缺少个人品牌,在医院面前不硬气,导致一些医生即便有多点执业的行为,也是采取走穴等方式低调进行。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