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6877
嘲笑我自不量力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
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
7.非处方药知识。
8.中药的合理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
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区别
(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
1.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的特性
2.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的形成和规律
(2)五行相克的形成和规律
(3)五行相乘的形成和规律
(4)五行相侮的形成和规律
3.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四)藏象
1.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3)脾的生理功能
(4)肝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
2.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
(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4.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
(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
(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
(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
(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
(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
(1)气的功能
(2)气的.运行
(3)气的分类与分布
2.血
(1)血的生成
(2)血的运行
(3)血的功能
(4)气与血的关系
3.津液
(1)津液的代谢
(2)津液的功能
(六)经络
1.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的组成
(2)络脉的组成
(3)连属部分的组成
2.十二经脉
(1)走向和交接规律
(2)分布规律
(3)流注次序
3.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
(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
4.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七)体质
1.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1)体质的构成和特点
(2)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4)体质的分类
2.影响体质的因素
(1)禀赋、年龄、性别、情志、疾病
(2)饮食、劳逸、针药
(3)地理环境及其他
3.体质学说的应用
(1)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2)影响发病、病变的从化和传变
(3)指导辨证与治疗
论治
(一)治则与治法
1.治病求本
(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
2.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2)扶正祛邪的运用
3.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区别
(2)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临床应用
4.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1.感冒 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症状、治法
2.咳嗽 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的症状、治法
3.喘证 风寒闭肺、痰热郁肺、肾虚作喘的症状、治法
4.不寐 心火炽盛、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
5.胃痛 胃寒、食滞胃痛、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
6.呕吐 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的症状、治法
7.泄泻 伤食泄泻、肾阳虚衰的症状、治法
8.便秘 热结肠胃、肝脾气郁、津亏血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
再见已不是当年
执业中药师考试内容有什么?执业中药师考试内容包括四个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事管理与法规,具体考察内容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方剂学等内容。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釆用方解方式解析成药处方的配伍意义。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掌握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药性(寒热温凉平及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等内容;熟悉典型单味中药的基本配伍意义和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相似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点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中成药的功能及主治证候的异同点,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医理论(包括民族医药)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中药联合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等合理用药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中药不良反应知识,以及中药调剂、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各种必要知识和技能;在开展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中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可靠的医药学信息,并用于与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指导合理用药。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执业药师职责和执业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目的重在评价、培养和指导执业药师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从而确保准入人员具有合法执业能力、高尚职业道德,并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基本权利、尊重患者隐私。要求重点掌握药学实践中与合法 执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并能够理解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具体要求。
伴我久掉头就走
大纲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基本要求。(一)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我知爱情不是生拉硬扯
一、医患沟通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二)病证诊断(三)鉴别诊断(四)确立治法(五)选方与用药(六)预防与调护21.内庭22.公孙23.三阴交24.地机25.阴陵泉26.血海27.通里28.神门29.后溪30.天宗31.听宫32.攒竹33.天柱34.肺俞35.膈俞36.胃俞37.肾俞38.大肠俞39.次髎40.委中41.秩边42.承山43.昆仑44.申脉45.至阴46.涌泉47.太溪48.照海49.内关50.大陵51.中冲52.外关53.支沟54.翳风55.风池56.肩井57.环跳58.阳陵泉59.悬钟60.行间61.太冲62.期门63.腰阳关64.命门65.大椎66.百会67.神庭68.水沟69.印堂70.中极71.关元72.气海73.神阙74.中脘75.膻中76.四神聪77.太阳78.定喘79.奔脊80.十宣(三)针灸技术1.毫针法2.艾灸法3.拔罐法4.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及起泡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四)推拿技术1.(扌衮)法2.揉法3.按法4.推法5.拿法6.抖法7.捏脊法(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墨菲征、液波震颤)(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13.脊柱、四肢检查(1)脊柱(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14.神经系统检査(1)肌力、肌张力(2)共济运动(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4)脑膜刺激征(5)拉塞格征(二)基本操作1.外科洗手2.戴无菌手套3.穿手术衣4.手术区消毒5.穿脱隔离衣6.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7.伤口换药8.脊柱损伤的搬运9.长骨骨折简易固定10.心肺复苏术1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心房、心室肥大(3)典型心肌梗死(4)心肌缺血(5)期前收缩(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心房颤动(8)室性心动过速(9)心室颤动(10)房室传导阻滞线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气肿(3)气胸(4)胸腔积液(5)急性胃肠穿孔(6)肠梗阻(7)长骨骨折3.实验室检查(1)血液一般检査(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査(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7)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血清钾、钠、氯(10)淀粉酶(11)心肌酶(12)肌钙蛋白(13)B型心钠素(14)抗链球菌溶血素"0"(15)甲胎蛋白(16)类风湿因子(17)漏出液、渗出液(18)血气分析五、中医常见病1.感冒2.咳嗽3.哮病4.喘证5.肺痨6.心悸7.胸痹8.不寐9.痫病10.胃痛11.呕吐12.腹痛14.痢疾15.便秘16.胁痛17.黄疸43.绝经前后诸证44.带下病45.胎漏、胎动不安46.产后发热47.不孕症48.症瘕49.肺炎喘嗽50.小儿泄泻51.厌食症52.水痘53.痄腮
呼你腚
1、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2、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3、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于9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时间为准。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两个半小时。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A1 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由1个题干和5 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题干以叙述式单句出现,备选答案中只有1 个是最佳选择,称为正确答案,其余4 个均为干扰答案。干扰答案或是完全不正确,或是部分正确。A2 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试题结构是由1 个简要病历作为题干、5 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只有1 个是最佳选择。B1 型题(标准配伍题):试题开始是5 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后提出至少2 道试题,要求应试者为每一道试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在一组试题中,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以选用数次,但也可以一次不选用。A3 型题(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试题结构是开始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2 个~3 个相关问题,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临床情景有关,但测试要点不同,且问题之间相互独立。A4 型题(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开始叙述一个以单一病人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3 个~6 个相关问题。当病情逐渐展开时,可以逐步增加新的信息。有时陈述了一些次要的或有前提的假设信息,这些信息与病例中叙述的具体病人并不一定有联系。提供信息的顺序对回答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临床情景有关,又与随后的改变有关。回答这样的试题一定要以试题提供的信息为基础。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