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2739
愿停留
非承包商原因造成的非关键工作延误超过总时差,超过总时差多少天就可以索赔多少天,影响到工期了,工期可以顺延。但是并未照成经济损失,也就不用给予费用补偿。所以这句话不对。
比如变更导致竣工时间的延长、公共当局引起的延误、传染病导致的工程延误等只可索赔工期。
装出我好意
202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并没有延期,历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是5月下旬或6月初,今年考试时间是6月中旬(6月11日-12日),算不上延期。
以下是已经公布202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的省份:
老朽成年
某工程,原合同工期为两年,因建设单位原因,比如图纸不到位,变更过大等原因,造成工期延期。实际施工为四年,工程延误费用索赔仅限于因业主方面责任引起进度滞后及工期延误而发生的与延误相关的额外费用的索赔,与延误无关的额外费用索赔我们不作讨论 但是,工程延误索赔情况依然很复杂
1 工程施工中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的投入随着进度的推移而变化,特别是费中人员的投入很难准确确定
2 延误干扰事件发生情况多样 干扰事件可能发生在关键线路上,也可能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上,这使得分项工程的延误时间之和往往大于工期的拖延时间
3 理论损失值往往大于实际损失值 这种损失的差值理论损失值- 实际损失值 在事先无法预测,事后也难准确计算 差值的大小和承包商是否及时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有关
4 工程延误有降效施工、施工停滞两种不同的状态 在不同的延误状态下,可索赔的项目不同,可索赔项目中可索赔费率也不尽相同
5 并非所有的费用项目均可进行延误索赔,即便是可索赔项目也未必可全额索赔 这就取决于费用项目与分项工程的延误时间或工期拖延时间 是否相关及有多大的相关性
假设1 工程中资源投入均匀 均匀投入考虑与工程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但这种偏差很难准确考虑
假设2 所有延误干扰都发生在关键线路上 这样,分项工程延误时间都成为工期延长时间,使得所有与延误相关的费用项目及与延期相关的费用项目都可以用工期延长来统一
假设3 承包商在延误干扰时无力采取补救措施 这就使得实际损失和理论损失一致
在上述计算假设基础上,我们提出延误费用索赔计算模型
费用索赔值= 报价×费用项目比例×状态相关费率 ×相关延期合同工期
几点说明:
1 本模型的计算基本参数是合同报价、合同工期、费用项目组成及比例 利用合同报价进行价格比例分析和测算,将相关费用按合同工期均摊,这种方式易被索赔双方接受
2 相关延期指可获得费用索赔的工期拖延
3 费用项目比例指费用组成项目如人工费、机械台班费 在总报价中的比例
4 状态相关费率指通过分析费用项目与延误时间相关情况,确定的在某种延误状态下费用项目可获索赔的比例 在确定的时间、地点、类型及规模下,其数值是确定的 这正是定额体制规定性的综合体现
5 报价、项目费用比例、状态相关费率因工程不同而各异
客怎眠
①首先判断造成拖期的哪一种原因是最先发生的,即确定初始延误者,它应对工程拖期负责。在初始延误发生作用期间,其他并发的延误者不承担拖期责任。 ②如果初始延误者是业主,则在业主造成的延误期内,承包商既可得到工期延长,又可得到经济补偿。
③如果初始延误者是客观原因,则在客观因素发生影响的时间段内,承包商可以得到工期延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优质造价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