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心理咨询师

蛾眉颦翠黛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491

首页> 心理咨询师> 赵翠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没有神的过往疯之美少年

已采纳

真的可以哦~

根据埃里克森教练的学术研究,如果从脑部结构来讲,我们可以把人的大脑分成3个部分~

由脊椎向上连接的一小坨坨大脑,也就是脑干和小脑那块,

我们一般把它总称为安全脑。

安全脑负责照顾我们的安全。

当我们遭遇危险的时候,我们本能的会进入“战斗”、“逃跑”、“僵住”的反应,就是拜安全脑所赐。

安全脑往上走,是我们的情绪脑,或者说,是我们大脑内部的部分。

我们的情绪都是从这里发生的。情绪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关,它决定了我们启动的是安全脑还是视觉脑。当我们情绪好的时候,就会向上打开视觉脑。

视觉脑,也就是大脑的皮层部分,他负责为我们构建画面。当我们的视觉脑启动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开始做计划和畅想未来。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视听感嗅味,但你知道我们还有视觉型思考、听觉型思考,感觉型思考么?

比如,你昨晚吃了什么?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什么呢?

是昨晚食物的画面,还是吃东西时听到的声音,还是吃下食物的感觉呢?

每个人首先浮现的都不一样,这就是我们的思考模式不同。

视觉型思考,顾名思义是由视觉脑掌管的。

而感觉型的思考,由安全脑掌管。

那么听觉型的思考,是由谁掌管的呢?

当然是情绪脑啦!

所以,音乐,这种作用于听觉的事物,当然是能影响情绪的啦!

最后,再附赠一个冷知识~

你知道,为什么阅读,也能调节情绪嘛?

因为阅读,也使用的是听觉型思考!

你以为阅读是看,但你可以试试看,你是没有办法在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阅读的。

你以为在安静的读,但你会发现,你的大脑里有个声音在阅读。

当你让他保持安静的时候,你就只能看,但是读不进去了~

185评论

萝甜超软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民素有温文尔雅的美名,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焦虑、冲动、易怒等名词不断的贴在国人的身上,个个像炸药包一样,一点就着,非常容易被别人激怒。这种情绪不仅让自己感到不快乐,还会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影响社会治安。

那么,现代人为什么这么容易发怒呢?

生理原因

从生理上分析,一般在生理期、青春期以及更年期,由于内分泌等原因,会造成情绪的波动,如果没有有效的梳理情绪,会出现易怒的现象。另外,就是患有身心疾病、慢性病的人群也更容易变得偏激、易怒等。

性格原因

脾气跟性格紧密相关,比如说胆汁质的性格就比较容易发怒,而性格的形成除了跟基因有关之外,跟家庭的教养方式、教育环境、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堵塞等会给人们造成莫名的烦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更容易被怒火“点燃”;同时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生存压力变大;贫富差距的变大;社会公平的认知等,也会造成人们更容易发怒,尤其是当人们自己认为自身处于社会不公平之中,自尊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愤怒的现象。

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

现代社会虽然可以让人衣食无忧,但是却也让压力重重,房子、车子……等让年轻人充满压力;工作竞争日趋激烈,晋升加薪越来越难,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这些压力堆积的越多,又没有适当的减压方式,就会引发情绪问题,甚至出现愤怒的现象。

人际关系的影响

告诉发达的交通、通讯技术让世界越来越小,却让人心越来越远,一个城市的朋友想聚个会,总是推来推去,这就造成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变少,让人们舒缓压力的通道变少,尤其是当人际关系紧张时,更容易引发愤怒。

说了这么多让人们易怒的原因,那么,面对愤怒,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对于易怒的人群来说,要自己分清原因,看是哪种原因,让自己易怒的,如果是身体的问题,那一定要及时就医或是通过饮食调理;如果是非身体的原因,那就要扩大交际圈,多多接触大自然,让自己放松下来。

其次,愤怒并不是一定要发泄出来。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如果有火不发,会造成火气越压越多”,其实我们的身体里并没有储藏愤怒的位置,让我们发怒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每次提到这个愤怒事件时的情绪和感受,所以当你要愤怒时,可以先默数10个数字,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去看这个让你愤怒的事件,也许你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最后,可以选择适度的运动,运动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也能够让人摆脱愤怒的控制,尤其建议选择在大自然中运动,这样更容易让人放松。

总之,愤怒没那么可怕,只要我们能够有意识的、合理的控制愤怒,我们就可以迎来一个“不愤怒”的世界!

编辑:赵翠

(作者:孙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70评论

亡忆

张立中 教授著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核心技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创新能力测评首席专家。曾任国家物资部科教司司长、北京物资学院院长、中国物资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党委书记。长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在省市以上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正式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 王忠国 特聘教授毕业于东北师大政文系 1960年工作于东北师大、1966年任吉林省梨树师范教务处主任、1980年任吉林省梨树师范教务处处长、1996年任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学院处长。曾在吉林省教育出版社向全国发行毛笔字贴《行书兰亭序》《古今劝学诗贴》等。现任吉林省硬笔书法协会教授!刘增沛 特聘教授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曾任团委书记、教务主任、校长、党委书记等职务,具有丰富的高校学生管理经验。曾获河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荣获北京市“优秀辅导员”称号,曾在省市及大学学报发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民办高校班主任管理艺术》等多篇论文。金明姬 特聘教授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硕士毕业,曾赴美国纽约大学学习深造, 2003年4月被评为“延边青年”封面之星;2006年8月在“吉林省艺术系列大赛”中被吉林省文化厅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06年至2009年受聘于延边艺术剧团任钢琴、视唱及音乐理论教师;2008年1月在第三届“艺彩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盛典暨吉林省声乐、器乐、舞蹈大赛中获钢琴专业“最佳指导教师奖”;2009年8月在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现任职我院专职教师,负责音乐、钢琴教学工作。赵建华 特聘教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1987年批准加入“河北省油画水粉画研究会”1999年任北京城市建设雕塑艺术工艺师、2003年任北京军华工艺工艺师兼总经理。现任我院专职教师,负责绘画、手工等课程教学工作。李秋菊 特聘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理学学士学位,心理咨询师,任教心理学课程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特别对学前心理学教学研究有独到见解。现担任我院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丛艳坤 特聘教授丛艳坤 国际儿童教育学院 特聘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中国国际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协会会长,幼儿教育专家。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有十几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亲子教学、感觉统合教学、蒙氏教学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阎晓霞知名幼教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昌平区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教师。1980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今已经30年,担任园长22年。编辑出版了《给家长的100个建议》《妈妈讲故事、宝宝编结尾》合编《没有孩子不听话》等书;担任某公司《幼儿园环境建设报》主编。研究过儿童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多次为家长讲课;致力于儿童图画书阅读和0——3岁早期教育研究。赵百灵 特聘教授幼儿教育专家、高级营养师、保健医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学院。曾任吉林市百灵幼儿园园长、北京明德学校执行校长、北京蓝天幼儿园园长等职。一直从事幼教工作18年之久,做园长工作15年,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赵凤瑜 特聘教授学前教育研究生毕业,中国国际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协会理事,神州智慧星教育集团教研部经理。从事早教行业4年,在亲子教学、右脑开发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李琳 特聘教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学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学会会员,曾担任红缨艺术幼儿园园长,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今有十多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孟威威 特聘教授学前教育研究生毕业,高级育婴师、高级培训讲师,特色音乐教育资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认证亲子教师,曾多次在全国各地园所进行培训与指导,现任多家早期教机构的指导专家及园外督导,有着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也是0—3岁婴幼儿入户指导专家,参与《主题亲子课程》、《M-box音乐课程》、《0—3岁入户指导课程》、《特色创意DIY》、《语言思维拓展课程》等教案的编排与修订,被多家幼儿园使用。赵丹丹 特聘教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学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一级讲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共党员。担任钢琴 合唱指挥 音乐欣赏 歌曲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多次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音乐学会等举办的学术交流,发表论文多篇。

7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