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7343
我就是很爱你没办法
想专心陪孩子阅读或者玩耍,可是总有电话或微信不断,导致手机一拿起来就放不下,孩子对我的印象就是妈妈喜欢手机多一些,咋办?
也许孩子说的就是事实啊,我们就是对待手机比对待孩子好一些。手机一个微信过来,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信息是有用还是没有,我们第一时间拿起它,第一时间回复它。
可是孩子呢?孩子有需求了,当他喊:妈妈,妈妈。我们却并不一定第一时间回复他。甚至很多时候会觉得:你怎么这么烦啊?怎么这么多要求啊?觉得他在打扰自己。即便跟孩子在一起,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甚至还想着手机里有没有回复的微信。我们要做的真的是需要跟孩子有一个特殊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不去想手机,而是全身心在孩子身上,从他的眼睛里去寻找你自己的影子。
我觉得正面管教带给我孩子最大的改变是:我能看到他原本的面貌。原先我经常会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加载到他的身上,但现在不会了。现在我会特别欣赏他本来的样子,反而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同时也让他看到妈妈也是一个真实的妈妈,妈妈会疲劳会生气,这些情绪是跟他没有关系的。他会分得非常清楚。同时我生了二宝后,老大对二宝的照顾让我非常地惊喜。这也是正面管教带给我的一个惊喜,让我在生了两个宝宝以后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做宝宝。我的家庭在各个方面都受益啊,包括我跟老公的关系,我跟我妈妈的关系,各个层面都是在受益的。
爱生活爱媳妇儿爱生活爱爷们儿
4-5岁1.正确引导孩子的探索行为顽皮捣蛋的行为往往是孩子主动探索外界的一种方式。若家长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就对自己的主动性更有自信。比如,当孩子用稚嫩的手和异想天开的逻辑,探索钢琴黑白键时,家长应该鼓励和认同,千万不要阻止孩子进一步探索,将乐谱往孩子面前一摆,要孩子照着练。孩子很可能产生抵触和不开心的情绪,创造力也被打压了。最重要的是,孩子的主动性受到挫折,对以后建立自信心很不利。2. 陪孩子做生活小实验,为抽象思维做准备这个年纪的孩子依赖形象思维,极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父母可以多和孩子做小实验,培养抽象思维。比如,全家人先称出整串葡萄的重量,然后一起动手将葡萄一颗颗掰下来,洗干净。放在大脸盆里,分散的葡萄确实看上去多很多。让孩子再给葡萄称个重,总重量并没有增多;或是全家一起玩归纳游戏,将不同物品按照颜色、属性、材质来分类,利用孩子熟悉的物品,将抽象的事物关系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来体现,孩子更易理解。
承诺都苍白d可笑
0-2岁1. 孩子一哭,就“宠”他!婴儿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他们的需求只能通过哭来表达。对于婴儿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双手双脚。爸爸妈妈应该及时响应孩子的哭泣,满足孩子的需求。要记住,婴儿的哭不是发脾气,很可能是他们饿了、尿尿了、冷了、身体不舒服了、受到外界刺激了,或者需要安睡了。做敏感的父母,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要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产生对他人和世界的不信任感。2.不要阻止孩子舔咬舔咬是孩子认知这个世界最开始的方式。为孩子身边的各种玩具和用品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就让小宝宝尽情玩耍吧!只要是孩子嘴巴能接触到的地方,都要消毒!千万别漏了婴儿床的栏杆、手推车的安全带,以及各种容易携带细菌的物品。2-3岁1.把握和孩子的距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已经能自如行走、跑跳,并能胜任简单的对话。他们探索世界和他人的程度比襁褓内的婴儿时期更进一步。保持适当距离有利于孩子探索。距离的把握很重要。不能太远,当孩子抬起头或转过身就能看到你;不能太近,以免影响到孩子的独立性。适当的陪伴距离让孩子知道你始终都在身边,一旦遇到危险,他可以第一时间投入你的怀抱,所以他可以放一百个心,大胆进行独立的 探索。
2.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不少爸爸妈妈发现,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小叛逆啦。以往爸爸妈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但现在大人说东,孩子偏要往西。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自己做决定并实现目标。当孩子表达想要做某件事的意愿时,只要不是违反道德规范或有安全隐患的行为,爸爸妈妈就让孩子做主导者,陪孩子一起去实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