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乳业审计师香港所

凑热闹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380

首页> 审计师> 辉山乳业审计师香港所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仍记初年

已采纳

8月14日上午,有传闻称,伊利将成为辉山新的重组方,接手整个辉山。当日下午,南都记者从伊利内部人士处证实,伊利受邀参加辉山重组的竞标,但项目还在商谈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但辉山的相关负责人回复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南都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伊利在2013年曾投资过辉山,但三年后伊利又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辉山股份卖出。或看中辉山奶源据界面新闻报道,伊利或将以15亿资金入主面临退市风险的辉山乳业,成为其新的重组方,此次伊利将接手整个辉山,其中还包括其欠下的巨额债务。据其披露的《投资方案要点》文件显示,伊利或将对辉山83家企业投入15亿元资金,并作为重组方持股67%。此外,对于新公司架构,文件显示为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普通合伙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战略合作伙伴(出资99%,有限合伙人)共同出资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与转股债权人共同持有新辉山公司股权。对于该报道,伊利内部人士仅回应称伊利受邀参加了辉山重组的竞标,但项目还在商谈中。对伊利的此次举措,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伊利主要是看中辉山的牧业资源,“现在国内奶源稀缺,未来五—十年,大型企业必须保证奶源供应,国家产品标准要提升、低温奶快速发展等这些因素都促使乳企加大对奶源的布局。”伊利切入辉山,也是看中其在上游形成的全产业链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另外,辉山的牛种是娟姗牛为主,比较有优势。” 此次被传“牵手”的辉山和伊利,两家企业的缘分可追溯到2013年,伊利曾通过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伊利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辉山乳业约亿元,当时曾有专家表示,伊利主要是看中了辉山乳业所在地的奶源。但2016年,伊利又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辉山股份卖出。南都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当时伊利相关人士对此的解释是“仅为正常的资本运作”,但有专家分析是因为“奶源过剩”问题。辉山除牌进入第三阶段曾经风光无限,现在不得“卖身”求金主,辉山的遭遇也是令人唏嘘。自2016年底,辉山乳业遭做空机构浑水狙击,股价遭遇滑铁卢后,曾经在香港风光上市的辉山乳业一路跌入谷底,不久后还爆发出债务危机。随后,辉山乳业不得不开始了它的资产重整之路。但辉山乳业的重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今年5月8日,辉山乳业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出的函件,函件表示辉山乳业被列入除牌程式的第三阶段,该阶段将于2019年5月16日开始,2019年11月15日届满。而如果辉山乳业在除牌程式第三阶段届满前未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公司将面临除牌,即辉山乳业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将被取消。 据辉山乳业8月7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此前公告的“共同临时清盘人已于多方进行探究讨论,以探讨本公司及或其附属公司进行重组的机会及本公司之制定复牌建议书的可行方案”,该过程仍在继续进行。在面临重组过程中,辉山乳业曾发布公告称,数家中国乳制品企业已表达了作为重组方参与辉山乳业八十三家中国附属公司重组的初步意愿,管理人将与他们接洽谈判。但截至8月7日公告,辉山乳业仍表示已于上述企业联系,但未能确定相关联系会否衍生任何修订版的重组计划。此前,蒙牛、中粮和新希望都曾被传与辉山进行过洽谈。随着辉山乳业在港交所挂牌,此前投资辉山5000万美元的伊利集团与辉山的长期供奶合同也开始生效,这标志着“伊辉”联盟的正式成立,也让外界看到东北将成为内蒙古之外的中国第二个奶源中心。奶源,乳企发展的关键奶源作为牛奶生产的第一车间,牛奶质量好不好,奶源说了算。从2008年至今,在初步解决了“喝奶”的问题之后,中国消费者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一样,不仅要喝到奶,而且要喝绿色、喝有机、喝健康。而只有专业化、规模化的牧场,才有能力生产出高品质的原奶,才能生产出高端乳品。而今年国家政策,让奶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工信部、食药监局等9大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是否有自建奶源,成了奶粉生产企业是否被“一票否决”的重要因素。多年深耕奶源 两家企业基础牢固在今年全国奶源偏紧的形势下,相比那些为奶源所困的乳企,伊利和辉山都属于“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角色。因为二者都通过多年耕耘,早就奠定了自有奶源的基础。多年来伊利集团始终视奶源基地建设为重中之重。从2007年至今,伊利已经累计投入89亿元进行奶源基地建设,在全国建成标准化牧场1500多座,规模化的养殖比例达90%以上。伊利在中国的三大黄金奶源基地: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和新疆天山都建有牧场,成了唯一占有这三大黄金奶源基地牧场的乳企。而位于辽宁的辉山,是一家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乳制品企业,拥有从苜蓿草种植、饲料生产、奶牛养殖、液态奶、奶粉生产的完整产业链,还有30万吨奶牛专用精饲料加工厂。奶源建设,厚积薄发。在整体奶源吃紧之际,长期的奶源建设的价值更加明显。伊利 辉山,1 1>2的选择伊利与辉山的联姻,被业内普遍认为是1 1>2的有利选择。伊利作为全国乳业的龙头企业,产品线在国内乳企中是最全的,拥有液奶、奶粉、冷饮、酸奶等所有乳制品品类的上千种产品,各个品类的销量都排在行业前列,对原奶的需求量巨大,与辉山的战略合作稳定了东北地区的奶源。而在辉山方面,一方面通过这宗交易获得了5000万美元投资,更重要的是在IPO之前获得了伊利的背书。伊利是中国排名第一的乳企,在今年荷兰银行的世界乳企排名中上升到了第12位,排名亚洲第二,仅次于作为亚洲第一的日本明治。伊利和辉山的合作,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巩固合作,两家受益,行业触动,作用不可小看。乳业专家陈连芳认为,伊利和辉山的合作模式,对于目前原料奶短缺的中国乳品行业来说,意义重大。一是国内各家乳企可以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携手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二是进一步强调了资本市场对于奶源建设的青睐。伊利与辉山的长期战略合作的加强和巩固,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强强联合的范本。)在其《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八十三家企业重整计划草案》(以下简称“重整计划草案”)被否决4个月后,迎来了其重组方遴选第二轮评审(《中国经营报》曾分别以《辉山乳业歧路》《辉山乳业重整生死未卜 资产清核严重“账实不符”》《辉山乳业重整方案“流产” 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加剧》等为题,予以报道)。公开消息称,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乳业”)或作为新的重组方,以15亿元入主辉山乳业。8月14日,辉山乳业多名债权人向记者介绍,“第二轮方案将在9月底出结果”。伊利乳业则向媒体回应称,该项目还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资本”)、渤海华美(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华美”)、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乳业”)等,也曾作为辉山乳业意向重组方。伊利乳业15亿元入主?7月26日,辉山乳业系列企业管理人向其债权人下发《关于征求与重组方谈判安排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该文件内容显示,根据《辉山乳业集团系列企业重组方评审方案》,7月24日上午,管理人组织召开本案重组方遴选第二轮评审会议,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优然牧业”)提交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辉山乳业集团系列企业重整的投资方案》(以下简称“投资方案”)。文件明确,经评审委员会第二轮评审会议讨论决定优然牧业作为本案重组方,并向债权人征求意见,以修改和完善投资方案。工商信息显示,优然牧业成立于2007年8月1日,为伊利乳业子公司,主要从事奶牛养殖、原料奶生产及销售和粗精饲料生产及销售等业务。辉山乳业债务危机爆发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辉山乳业等108家企业重整案,指定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与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辉山乳业上述系列企业的管理人。4月11日,以银行为主的普通债权人与有财产担保债权人反对比重超过50%,辉山乳业重整计划草案被否。来自投资方案内容描述,伊利乳业作为重组方,拟投资15亿元,在新辉山乳业持股67%,而转股债权人持股33%,管理层持10%期权,来源于未来增资扩股。投资方案介绍,新辉山乳业架构为优然牧业出资1%、伊利乳业及其他战略合作伙伴出资99%共同出资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与转股债权人共同持有新辉山乳业股权。而关于新辉山乳业的未来,拟通过优然牧业在香港上市后,以其股份为对价收购转股债权人持有的新辉山公司股份,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的方式实现退出。截至发稿,伊利乳业没有对此作出公告。但伊利方面在接受诸多媒体采访时回应称,“项目还在商谈中,还存在不确定性”。退市风险未解除辉山乳业官方网站描述,该公司目前形成以牧草种植、精饲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和质量管控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13年9月,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辉山控股”)在香港主板上市。2017 年3月,辉山乳业债务危机爆发,2018年12月20日,辉山乳业系列企业向管理人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初稿),涉及2702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 5155笔债权合计720亿元。公开信息介绍,辉山乳业系列企业管理人发布了招募重整重组方的公告,并对意向重组方提出了3条要求: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具备管理大型企业集团的能力并且拥有并购整合经验,能在约定时间内支付辉山乳业集团系列企业重整计划规定的破产费用、共益债务以及其他偿债资金,并有足够资金支持辉山乳业集团系列企业重整后的生产运营;在农业、畜牧业、乳制品行业有相关经验或上市公司优先。《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一份《关于意向重组方尽职调查情况报告》(以下简称“尽职调查报告”)内容显示,光明乳业、中粮资本、新希望乳业、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乳业”)等,作为意向重组方与辉山乳业方面进行过谈判、交流。尽职调查报告显示,上述企业中,新希望乳业最早完成了其尽职调查工作。5月10日,新希望乳业已完成现场尽职调查工作后撤场,6月4日,新希望乳业与管理人就投资方案提交期限、遴选规则与管理人进行初步沟通。而在5月15日,光明乳业分生产组、市场组、牧业组、财务组、法务组5个小组,对辉山乳业进行尽调,并于6月5日完成。颇受关注的是,5月17日,中粮资本等也与辉山乳业进行了接触。尽职调查报告称,中粮资本、蒙牛乳业、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8名工作人员联合组成牧场尽职调查组,进场开展牧业方面的尽职调查工作。中粮资本官方网站介绍,该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运营管理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及投资平台,目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亿元,并以中粮集团产业链为依托,成为以农业金融为特色,拥有信托、期货、保险、银行等多项业务的投资控股平台,如中英人寿、中粮资本(香港)等。截至5月30日,该尽职调查组已全部完成对债务人78个牧场的尽职调查工作。5月30日,渤海华美与辉山乳业系列企业管理人等进行初步沟通、交流,6月3日正式进场工作。8月15日,记者电话联系上述企业,均没有做出回应。伊利乳业与辉山乳业系列企业管理人会面日期为5月30日,前者表示有意参与本案重整,直至日前被传出其拟15亿元入主。8月14日,辉山乳业多名债权人告诉本报记者,债权人对于该投资方案仍存在分歧,“将在9月底出结果”。他们称,辉山乳业此前暴露出的100多亿元资金流向,也一直是辉山乳业及外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仍没有进展。早在5月16日,中国辉山控股发布公告,其除牌程序的第三阶段将于5月16日开始及于11月15日届满。8月7日,中国辉山控股发布公告,再次重申上述内容。业内人士认为,该公告意味着中国辉山控股目前仍没有解除退市风险。

169评论

从未张扬

很好。公司管理规范,产品原料控制严格,加工工艺先进,产品品质过硬,员工福利待遇好,准时发工资,五险一金。业界影响力不错。 辉山乳业(阜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03-06,法定代表人为李明,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210900059845614W,企业地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镇花家村前花屯689号,所属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营范围包含:液体乳、乳粉、其他乳制品、乳铁蛋白的生产加工及研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辉山乳业(阜新)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12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