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885
晨曦旧颜
审计抽样的特点和种类有哪些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一、审计抽样特点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2、审计抽样不能等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3、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审计师在进行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二、审计抽样种类1、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抽样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相同点:(1)都需合理运用专业判断;(2)都可以提供审计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证据;(3)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2、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统计抽样时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只要设计得当,非统计抽样也可达到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两种抽样的选用:统计抽样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非统计抽样的消亡。(1)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因为抽样方法的选用主要涉及的是审计程序实施的范围问题。(2)不影响获取证据的适当性(3)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发现样本的错误所作的适当反映(2)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主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两种,同时还存在双重目的抽样等。①属性抽样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目标: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②变量抽样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目标: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③双重目的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双重目的抽样。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帝域美人
样本量n=C²σ²p² P — 精度(Precision),也称精确度,由审计师设定,代表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可接受误差范围。在属性抽样中,精度以百分比表示,在变量抽样中,精度用一个数值表示。精度值越大,样本量越小,总体误差值就越大;反之,精度值越小,样本量越大,总体误差值就越小,但增加了抽样工作量。 σ— 总体标准差(Popu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是衡量总体中个别单位偏离总体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越大,样本量越大,用于变量抽样中。 假设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是m 方差公式s^2=1n[(x1-m)^2+(x2-m)^2+...+(xn-m)^2] 标准差是方差开方后的结果(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精度还是你看情况决定的 可以看看这个 样本量n=C²σ²p²— 置信系数(Confidence Coefficient),也称置信水平、可信因子,是以百分比(90%、95%、99%等)表示的抽样结果能够代表总体的概率。一般而言,95%的置信水平则认为高度满意,置信水平越高,样本量越大。1减去置信系数为风险水平(Level of Risk),是样本结果不能代表总体的概率。例如C选95%,即抽样结果能够代表总体的概率为95% — 精度(Precision),也称精确度,由审计师设定,代表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可接受误差范围。在属性抽样中,精度以百分比表示,在变量抽样中,精度用一个数值表示。精度值越大,样本量越小,总体误差值就越大;反之,精度值越小,样本量越大,总体误差值就越小,但增加了抽样工作量。比如你可以接受的样本与总体之间的误差范围是0~90%3.σ— 总体标准差(Popu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是衡量总体中个别单位偏离总体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越大,样本量越大,用于变量抽样中。 假设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是m 方差公式s^2=1n[(x1-m)^2+(x2-m)^2+...+(xn-m)^2] 标准差是方差开方后的结果(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这个你会算吧所以样本量n=C²σ²p²你相应把数代进去
最美不过不离最美不过不弃
3.变量抽样法的基本步骤 (1)根据审计目标确定总体和抽样单位变量抽样法下的总体一般由构成某一账户余额的各单个记录组成,相应地各单个记录则成为适当的抽样单位。(2)确定抽样参数变量抽样的样本量大小受总体容量、预计总体标准差、可容忍误差、预计总体误差及可靠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上述五个因素即为变量抽样的参数。 总体中各项目之间差异越大,总体标准差越大;反之亦然。预计的总体标准差越大,则要求的样本量越大。可容忍误差,是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标,所愿意接受的审计总体的误差。可容忍误差的确定一般以账户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断为依据。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大,则确定的可容忍误差也可以越大。可容忍误差与预计总体误差之差称为计划的抽样误差(即计划精确限度)。计划抽样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量越小。由此可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容忍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量越小;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所需的样本量也越太。可靠性程度对样本量的影响与属性抽样法一样,要求的可靠性程度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变量抽样中的可靠性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来确定,它与检查风险互为补数,即可靠性程度=1一检查风险。(3)确定样本量根据样本量公式,将抽样参数代入计算得出样本量。(4)选取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测试,得出各样本的审计值(即经审计确定的正确数值)以及样本审计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5)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采用单位均值法时.对抽样结果的评价首先要根据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容量得出总体的点估计值,然后再根据妄写抽样误差得出总体的区间估计值。
你埋藏的蔷薇你动人的香味
具体确定样本量还有相应的统计学公式,不同的抽样方法对应不同的公式。
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不难知道,样本量的大小不取决于总体的多少,而取决于:
(1) 研究对象的变化程度;
(2) 所要求或允许的误差大小(即精度要求);
(3) 要求推断的置信程度。
样本量n=C²σ²p²
P — 精度(Precision),也称精确度,由审计师设定,代表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可接受误差范围。在属性抽样中,精度以百分比表示,在变量抽样中,精度用一个数值表示。精度值越大,样本量越小,总体误差值就越大;反之,精度值越小,样本量越大,总体误差值就越小,但增加了抽样工作量。
样本量是指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元素的总个数,应用于统计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样本量大小是选择检验统计量的一个要素。由抽样分布理论可知,在大样本条件下,如果总体为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渐近服从正态分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