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8410
我的爱人他心晴
每年的3月至6月,国内所有企业都必须接受企业年检。内资企业年检的内容企业年检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企业法人登记事项的执行和变动情况。二、投资情况。年检中检查的企业投资情况,主要是指企业以股东身份向其他公司法人的投资,或以联营者的身份在联营企业法人中的出资。三、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企业必须如实地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和资产的运用效益情况,向有关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管理和指导。四、投资者出资情况。投资者出资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协议规定,准时足额投入企业的资金数额。内资企业年检的程式:一、企业领取、报送《年检报告书》和其他有关资料1、企业领取《年检报告书》2、《年检报告书》的填写要求3、企业申报年检须提交的材料及要求(一) 年检报告书(二) 营业执照副本。(三) 企业法人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四) 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非法人分支机构除提交(一)、(二)项所列档案外,还应提交所属法人营业执照影印件。营业执照影印件应当加盖主管机关的公章。 其他材料是指年检时,企业因某种情况,须向登记机关说明或报告的材料。二、登记主管机关受理稽核年检材料 办理营业执照三、登记主管机关加贴年检标记或加盖年检戳记 。登记主管机关对核准通过年检的企业,在其营业执照上贴当年度通过年检的标识或加盖年检戳记。年检标识分"A级"和"B级"两种。对遵守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胃口良好的企业定为"A级",对有违反工商企业管理法规行为的企业定为"B 级"。四、缴纳年检费,发还营业执照内资企业年检应提交的材料: 企业申报年检除应提交《年检报告书》、营业执照副本、企业法人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外,根据本地年检机关的要求,还应提交以下材料:一、发起人、股东、出资人的合法身份证明1、发起人、股东、出资人是企业的,应当提交加盖登记主管机关登记专用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影印件 说明是否已通过上年度年检;2、发起人、股东、出资人是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然人的,应当提交其合法身份证明覆印件,登记主管机关在必要时,可要求企业附带影印真实有效证明;3、企业法人设立的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应当提交所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影印件,并加盖登记主管机关登记专用章。二、前置审批的重新认证材料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以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重要领域的企业设立或者经营专案,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都规定了登记注册前置审批制度。前置审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许可证,二是批准档案办理营业执照三、住所、经营场所继续租赁协议对于租赁期限已满但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企业,申报年检时,应提交住所、经营场所的继续租赁协议。四、公司应当提交年度审计报告,不足一个会计年度新设立的企业法人应当提交验资报告。登记机关要求进行验资的其他企业,也应当提交验资报告。
一般是1月1日至3月末左右,因为4月份涉及所得税汇算清缴了,调整起来比较麻烦的。年报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
上一年度会计期间结束之后,所有业务均已记帐完毕,一般是1月下旬,2月上旬,也就是农历春节之前。
3亿
清朝末年清末,中国对外资是开放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银行,从事各种业务,外资可以自由流动,而且不受监管。中国人可自由从事银行、票号、钱庄的业务,在1906年颁布《银行票号法》之前也没有任何监管。没有监管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几次波及经济全域性的金融风波。控制贷款之祸鸦片战争之后,外资银行数量日增,尤其是清 *** 在向外资银行大量借款之后,外资银行完全控制了中国金融市场。起初,外资银行主要办理外商汇兑,与中国原有的金融机构并没有联络,但1860年代末之后,它们把低利率从社会上吸收来的存款借给钱庄。这种短期拆借利率为7%,低于钱庄借款时10%的利率,钱庄纷纷向外资银行借贷,受其控制。外资银行向中国放贷是为了控制中国经济,它们主要用控制贷款,抑制中国丝茶出口价格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就引发了1872~1873年的第一次金融风波。这一时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进步,中国进出口大增,但贸易逆差达300余万两关银,这就使金融市场银根吃紧。1872年初,正在中国丝茶出口的旺季,外资银行只吸收存款而不肯放出,利率甚至高达50%。同时,外资银行还抬高汇价,对出口丝茶的商人施加压力,出口于是陷于停顿状态。1873年出口减少210余万两,钱庄收不回贷款。外资银行只催收贷款而不放贷,商行破产五六十家。1874年初,有一半以上的钱庄破产。在这次金融风波中,外资银行摸到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规律。正常情况下,利率大体为每年8%,但如果外资银行收回贷款,市场银根吃紧时,年利率会高达33%。1878~1879年的第二次金融危机正是外资银行利用了这个规律,干扰金融市场的结果。1878年,中国丝茶的出口仍然不好,商家亏损严重,钱庄受到损失,而外资银行又紧缩贷款200万两,银根吃紧,钱庄为拖欠所累,又有二三十家歇业。1879年,丝茶出口有起色,但汉口和上海的外资银行又不借给华商钱,人为造成了金融紧张。在第一次金融风波中,票号所受冲击并不大,但这一次票号也被牵连,有的票号因周转不灵而倒闭。这两次金融危机使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丝茶出口量及价格,贸易处于停滞状态。风雨飘摇的中国金融业又进入了1883年的第三次金融风波。这一年,上海金融市场受投机活动和企业股票波动的影响,动荡不已。9月中,当市场需要大量资金时,外资银行却拒绝办理短期信用贷款,这使纯泰和泰来两家大钱庄在10月中倒闭,共欠银26万余两。与钱庄有业务往来的票号受到严重损失,于是急于收回贷款,而这一举动又加剧了金融动荡。到冬天,上海的78家大钱庄只剩下10家,受连累的金融机构达三四百家。贴票风潮与股票1897年发生的金融风波与贴票相关,称为“贴票风潮”。贴票是一种高息揽储的做法。例如,客户以现金90元存入,钱庄付给面额为100元的远期庄票一张,为期半个月,到期客户就可以用庄票取回100元。贴票为潮州商人郑氏的钱庄所创,利率起初为20~30%,以后甚至高达50~60%,这种不规范的做法吸收了大量资金。但到1897年,由于贴票发行过多,钱庄无力偿还,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波及未发行贴票的钱庄和票号,又形成了严重的金融风波。发生在1910年的金融风波是由于股票引起的,称为“橡皮股票风潮”。橡皮就是橡胶( 20725,-760,)。英国人麦边于1903年在上海成立了兰格志公司,宣传从事开辟橡胶园、开发石油、煤炭、采伐木材等业务,开始招股活动,但并没成功。1909年,世界橡胶价格暴涨,国外从事橡胶开发的企业和投资人大获其利。许多人购买橡皮股票,麦边和其它橡胶公司乘机哄抬股价。兰格志公司票面100荷兰盾(合白银60两)的股票被炒到近1000两白银,超过了面值的十六七倍。兰格志公司在到钱之后就逃跑了,股价一落千丈,原来做股票抵押的外资银行也中止了该项业务,并追要贷款,这种股票于是成为废纸,各钱庄或承做股票抵押,或贷给购股者的钱此时已无法收回,这又引发了金融风波。在这场风波中又有一半钱庄倒闭。1909年,上海有钱庄100家,经过这场风波,到1911年时,只剩下51家。惨痛教训在金融市场如此混乱,金融风波频发的情况下,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工业哪能得到健康发展?清末的金融风波与当时中国受外国侵略, *** 软弱相关。外国银行凭借特权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从中渔利,是金融风波的重要根源。因此,一国的金融市场无论开放到什么程度,都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能让外国人控制中国金融。金融风波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无论外国的银行,还是中国的钱庄、票号,都从自己的眼前利益出发,违规操作,根本没有什么立法或监管机构。一个没有规则的金融市场,其游戏岂不是一片混乱?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外资冲击一国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仍然没有根除。金融开放和金融监管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监管的开放只会引起混乱,而无利于经济发展。
本月12日第一份年报公布,到4月30日全部公布完毕:.
上市公司年报和审计报告是4月底必须出的,是两份报告。年度审计报告:根据公司规模不同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年底扎帐以后年报审计正式开始,有的是春节后开始,小一点规模,比如创业板的公司可能一个多月就能出报告,大一点的主机板公司可能要两三个月。一般情况下中报是不需要审计的,如果要审计,会比年报时间稍短一些。
1、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从上市日起的1~3年内。2、解禁原始股中的原始股是指对于股权分置后的限售股、在2006年以前上市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原来的非流通股东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获得了上市流通的权利,但一般都要在该股票股改后的大约三年时间内分段允许上市流通的。对于增发的类别,一般是该股票有非公开增发等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售时间,主要是防止非公开增发物件通过增发的途径等套取利润,用时间来控制这种行为的成本。3、所谓原始股解禁是指被锁定部分的原始股放开流通了,因为原始股股价非常低大约在一元钱,相比现在的股价已经很高了,应当说是获利丰厚,股票一旦赚不少钱抛售的概率就很大,因此对该股股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大小取决于抛售该股数量的大小。
2012年5月就可以领证每年都是这个时候,各地相差不过两周时间。
《上市公司资讯披露管理办法》:财务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如果回答满意,请记得给采纳}
少年别离时
监管层有签字注册会计师5年轮换的要求,一般进入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前15位且审计质量优良的会计师事务所,经相关企业申请、国资委核准,可适当延长审计年限,但连续审计年限应不超过8年。经财政部、证监会审核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且已经完成特殊普通合伙转制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审计年限达到上述规定的,经相关企业申请、国资委核准,可自完成转制工商登记当年起延缓2年轮换,但连续审计年限最长不超过10年。
你陪她笑还对她闹你赠他抱还暖他心
作为审计专家的中大教授李学柔是这样评判这份职业的前景的:“现代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绝对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张力则更直白地说:“现代大企业中,总裁、副总裁基本上都要从内审部门干起,换句话说物流师,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如果不是总裁、总经理的苗子,起码也是副总裁、副总经理的苗子。”审计部在现代企业内的管理地位越来越重,广东省内审师协会副秘书长王胜利说,在上市公司中,审计部是一个独立于其他任何部门的机构,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师、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进行审计评估,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现代的企业内审已超出了传统对财务收支、资金的来龙去脉、经济效益的审计,它涉入企业管理领域各方面,包括合同审计、内部制度评估、投资风险评估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内部审计,可窥见现代企业中总审计师的地位:某国际集团总审计师由董事会直接聘任,由董事长亲自签署聘书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总审计师享有充分知情权,即可列席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会议和随时调阅各类经营管理文件和资料,并有权向公司所有的部门相关人员调查取证,被调查者不得拒绝。内审师扮演的是董事会的“钦差大臣”的角色,总审计师与企业的总经理等经营管理层是平行的关系。总审计师的成果体现在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中,前者是董事会会议的重要内容,总经理要对审计报告所提出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答复,而管理建议则是日常进行经营管理审计中发现有问题随时向总经理提出审计方面的意见。这样,总审计师不仅是监督企业内部运作、发现各种管理漏洞的“警察”,还是企业高层的“高参”,通过审计工作降低运营成本、评估经营风险,给企业高层提供决策的依据。由于内审部独立于其他部门同时又有权对各部门进行审计,审计师是企业各部门中极少数可纵观企业全局的人,比各部门经理掌握的信息都更为全面,得到全面锻炼的机会也更多。因此,许多优秀的内部审计师在从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成为总裁、副总裁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人选。内审师地位正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师但在我国的大多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却处在相当尴尬的可有可无的地位。据王胜利介绍,内审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推行,《审计法》规定,国有企业中要设立内部审计部开展内部审计,但许多国企中审计部只有几个人,还只设在财务部之下,审计师不仅起不了独立监督的作用,审计报告甚至把内部审计部作为一个专门搞关系的“公关部”,以应付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近期许多上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却对内部审计愈来愈重视,许多企业把内审部一再扩充。据了解,深圳华为共有内部审计人员80余人,其总部就有30余人;合生创展的内审部原来有7个人,近期扩充到22人;雅倩化妆品公司也在近期把内审部扩充到10多人。对此现象,李学柔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审师是现代企业中极重要的职位,国企和民企对待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的这种差别,通俗地说,就是民营企业怕别人把自己的钱偷走,而一些国企的经营者则是怕自己偷了国家的钱而被别人知道。”但近年来企业内审师的地位无疑在日渐提高。在加入WTO后,要生存发展的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与内部审计与国际接轨,真正重视内部审计师在企业的作用。2200名国际内审师国内制造据王胜利介绍,目前举行的国际内审师(CIA)是美国内审师协会(IIA)推出的一种全球性的资格考试,CIA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身份的标志,而且还是国际审计界唯一共同认可的执业资格。1998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开始与IIA合作,在中国推行CIA资格考试。据统计表明,自1998年我国推行国际内审师(CIA)考试以来,4年来全部通过其4门考试的考生仅有2200多人。专家指出,我国目前从事审计报告的人员队伍虽达30多万人,但许多人员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高素质审计师的缺口极大,而且这审计师缺口还在呈增大之势,因为跨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和改制后要上市的国企、民营企业要设立内部审计部。可以预见审计报告,随着国际审计师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突出,拥有一张CIA资格的人才将越来越炙手可热。对于内审人才的职业前景,李学柔教授说:“内审人才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够大,只需担心自己的本领不够强。”
没有惊喜没有拥抱没有欢声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作为审计专家的中大教授李学柔是这样评判这份职业的前景的:“现代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绝对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张力则更直白地说:“现代大企业中,总裁、副总裁基本上都要从内审部门干起,换句话说物流师,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如果不是总裁、总经理的苗子,起码也是副总裁、副总经理的苗子。”
审计部在现代企业内的管理地位越来越重,广东省内审师协会副秘书长王胜利说,在上市公司中,审计部是一个独立于其他任何部门的机构,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师、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进行审计评估,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现代的企业内审已超出了传统对财务收支、资金的来龙去脉、经济效益的审计,它涉入企业管理领域各方面,包括合同审计、内部制度评估、投资风险评估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内部审计,可窥见现代企业中总审计师的地位:某国际集团总审计师由董事会直接聘任,由董事长亲自签署聘书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总审计师享有充分知情权,即可列席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会议和随时调阅各类经营管理文件和资料,并有权向公司所有的部门相关人员调查取证,被调查者不得拒绝。内审师扮演的是董事会的“钦差大臣”的角色,总审计师与企业的总经理等经营管理层是平行的关系。总审计师的成果体现在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中,前者是董事会会议的重要内容,总经理要对审计报告所提出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答复,而管理建议则是日常进行经营管理审计中发现有问题随时向总经理提出审计方面的意见。这样,总审计师不仅是监督企业内部运作、发现各种管理漏洞的“警察”,还是企业高层的“高参”,通过审计工作降低运营成本、评估经营风险,给企业高层提供决策的依据。
由于内审部独立于其他部门同时又有权对各部门进行审计,审计师是企业各部门中极少数可纵观企业全局的人,比各部门经理掌握的信息都更为全面,得到全面锻炼的机会也更多。因此,许多优秀的内部审计师在从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成为总裁、副总裁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人选。
内审师地位正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师
但在我国的大多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却处在相当尴尬的可有可无的地位。据王胜利介绍,内审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推行,《审计法》规定,国有企业中要设立内部审计部开展内部审计,但许多国企中审计部只有几个人,还只设在财务部之下,审计师不仅起不了独立监督的作用,审计报告甚至把内部审计部作为一个专门搞关系的“公关部”,以应付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近期许多上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却对内部审计愈来愈重视,许多企业把内审部一再扩充。据了解,深圳华为共有内部审计人员80余人,其总部就有30余人;合生创展的内审部原来有7个人,近期扩充到22人;雅倩化妆品公司也在近期把内审部扩充到10多人。
对此现象,李学柔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审师是现代企业中极重要的职位,国企和民企对待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的这种差别,通俗地说,就是民营企业怕别人把自己的钱偷走,而一些国企的经营者则是怕自己偷了国家的钱而被别人知道。
”
但近年来企业内审师的地位无疑在日渐提高。在加入WTO后,要生存发展的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与内部审计与国际接轨,真正重视内部审计师在企业的作用。
2200名国际内审师国内制造
据王胜利介绍,目前举行的国际内审师(CIA)是美国内审师协会(IIA)推出的一种全球性的资格考试,CIA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身份的标志,而且还是国际审计界唯一共同认可的执业资格。1998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开始与IIA合作,在中国推行CIA资格考试。
据统计表明,自1998年我国推行国际内审师(CIA)考试以来,4年来全部通过其4门考试的考生仅有2200多人。专家指出,我国目前从事审计报告的人员队伍虽达30多万人,但许多人员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高素质审计师的缺口极大,而且这审计师缺口还在呈增大之势,因为跨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和改制后要上市的国企、民营企业要设立内部审计部。
可以预见审计报告,随着国际审计师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突出,拥有一张CIA资格的人才将越来越炙手可热。对于内审人才的职业前景,李学柔教授说:“内审人才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够大,只需担心自己的本领不够强。”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