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罪过我是罪人你是结果
参见《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第2节规定。7.2.1 道路最大纵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应符合表7.2.1的规定。机动车道最大纵坡规定 2 新建道路应采用小于或等于最大纵坡一般值;对改建道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可采用最大纵坡极限值。3 除快速路外的其他等级道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极限值可增加1.0%。4 积雪或冰冻地区的快速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3.5%,其他等级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6.0%。5 海拔3000m以上高原地区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一般值可减小1.0%,当最大纵坡折减后小于4.0%时,仍可采用4.0%。7.2.2 道路最小纵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道路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当特殊困难纵坡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2 特大桥、大桥、中桥的桥面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3%,且竖向高程最低点不应位于主桥范围内。3 高架路的桥面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5%;困难时不应小于0.3%,并应采取保证高架路纵横向及时排水的措施。7.2.3 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不宜大于2.5%;困难时不应大于3.5%,并应按本规范表7.3.3规定限制坡长。7.2.4 特大桥、大桥、中桥的桥面纵坡不宜大于4.0%,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0%。7.2.5 隧道内的道路最大纵坡不宜大于3.0%,困难时不应大于5.0%。隧道出入口外的接线道路纵坡宜坡向洞外。
我不懂爱你可以教我吗
桥面在沿路线方向的坡度即桥面纵坡。设置桥面纵坡首先要有利于排水,同时,在平原区,还可以在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墩台标高,减少桥头引道土方量,节省了工程费用。一般做成双向纵坡,在桥的中心设置曲线,纵坡一般以不超过3%为宜。
水袖轻舞间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规定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位于市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地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小桥涵纵坡随路线。引桥是建造水上桥梁时,为了让桥下能顺利通行大型船只,桥孔下必须留有足够的净空高度,这样就必须把桥造得高一些。桥造高了,桥与两岸间的坡度就会增加,这将严重地影响上下桥面的交通。引桥就是桥和路之间的“过渡”,把路面逐渐抬高或逐渐降低,使车辆能平缓地上下桥面。联接正桥和路堤的桥,从引桥桥台连接到主桥桥孔的部分,如两岸陆上桥梁,称为引桥。引桥做得长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汽车的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扩展资料城-B级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布置及标准值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车辆荷载的规定值。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多车道的横向折减系数、大跨径桥梁的纵向折减系数、汽车荷载的冲击力、离心力、制动力及车辆荷载在桥台或挡土墙后填土的破坏棱体上引起的土侧压力等均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规定计算。检修道上设计人群荷载应按2kPa或1.2kN的竖向集中荷载,作用在短跨小构件上,可分别计算,取其不利者。计算与检修道相连构件,当计入车辆荷载或人群荷载时,可不计检修道上的人群荷载。4 专用人行桥和人行地道的人群荷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