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中医院中药师

烂泥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73

首页> 医学> 靖江中医院中药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好的我们

已采纳

还出诊94岁了,神医一个

122评论

驾仙归去

印会河(1923年 - 2012年1月10日),男,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一个中医世家, 其父印秉忠为我国南方名医,清代名医、江南孟河学派创始人费伯雄的第三代传人。 印会河教授幼秉庭训,随父研读医书经典,耳襦目染,锐志求学,值日寇侵华,家乡沦陷,乃弃学就医。1940年即独立开业,济世活人,疗效显著,不到20岁就被誉为“江南小名医”。 1955年入选南京中医学校的师资班。 毕业后留校在江苏省南京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曾任中医教研组业务组长兼《金匮》教研组负责人,曾主编《中医学概论》及《金匮》讲义。1956年3月江苏省中医学校任中医教研室业务组长兼《金匮》教研室组长。 1957年奉命带领江南一批中医人才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附属东直门医院医务部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主任。 1964年担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1978年担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主编《金匮》及内科讲义,并主编了第五版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同年卫生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医教授。 1982年参与筹建中日友好医院。 1984年至1994年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专家室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辽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犏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基础》三、四、五版教材。印会河教授从事中医工作逾60年,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学术思想开放。主张改革,力倡中医西医相结合,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锐意发展,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印会河教授从医60余载中冶愈沉疴怪症无计,诸如1959年在莫斯科国际医学年会上宣读的论文《中医药治疗脊髓痨获突破性进展》即是其任内科主任时的科研成果。1986年中标卫生都攻关课题《开肺气、利三焦、治疗肝性腹胀的研究》已取得成果,经研制的消嗽汤治疗慢性肝病效率高,深受医患的欢迎。当代名医印会河的业绩不仅载人《名老中医之路》、《今朝医文集一桔杏春秋)等书中,井已收《 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展示了印会河教授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及对世界医学的影响。

122评论

覆辙

靖江市中医院创建于1959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靖江市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指导中心,是一所颇具规模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医院先后被授予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文明行业示范点”、省级“爱婴医院”、“放心药房”等多种称号,是靖江市医保定点机构,2001年一病区护士站又被授予国家级“巾帼示范岗”光荣称号。医院现有职工365人,卫技人员298人,其中,江苏省名中医2人,高级职称42人,中级骨干87人。医院拥有飞利浦AuRa螺旋CT、1000MA摇控无暗盒连续摄片机、美国产彩色多普勒、BEAR-1000I呼吸机、新型体外震波碎石机、日本富士能电子胃镜、腹腔镜、C臂机等大型医疗设备。年门诊量15万人次,年出院总数3500人次左右。

90评论

橪书

为推动中医药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今年4月至5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5个执法检查小组,分别赴天津、山西、浙江、福建、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8个省(区、市)开展检查。

76评论

二八

墩义医院有位中医褚医师很水平很好的,我20多年前在他那里胃病,当时很严重,吃了一个月中药到现在都没发过,人很好很和气的。现在在差不多应该80多岁了吧。

5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