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的知识架构

你会伴我多久我会伴你不走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291

首页> 职业资格> 健康管理师的知识架构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没什么只是很想你了

已采纳

2020年7月3日,中国卫生人才网发布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文件,里面明确说明了健康管理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健康管理基本知识        (1)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2)健康风险评估理论与应用。2、健康保险相关知识        (1)中国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        (2)中国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原理和方法。3、医学基础知识        (1)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2)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3)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本知识。        (4)基础卫生保健知识。        (5)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        (6)健康教育学基础知识。        (7)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4、其他相关知识        (1)医学信息学基本概念。        (2)营养与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3)心理健康概念。        (4)健康相关产品知识。        (5)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6)健康营销学相关知识。5、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健康管理师考试权重表:1、理论知识权重表2、技能要求权重表来源:中国卫生人才网

121评论

我不怕死

“健康管理师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考试形式为上机考试。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采用了国家卫生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编写的《健康管理师》专用教材,内容涉及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信息采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行为干预四大步骤;涵盖健康管理概述...”

120评论

你只是我命而已

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的专业人员。跨越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中医学、运动学、康复学及慢病管理等多学科,是健康产业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一个合格的健康管理师必须经过专业正规的全方位培训,不仅要有相应的医疗保健知识,还要有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及互联网信息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素养。并能够通过运动、营养、心理调节及生活方式改变等进行健康干预和健康维护,知识结构需要复合化和系统化!医学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师不等同于全科医生,健康管理重在预防疾病,医生重在治病,所以健康管理师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并非要求每个领域都要非常精通。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基础医学知识为人们分析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健康管理师可以根据主要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对于医学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健康管理师都需要了解并掌握其意义。营养学知识+健康管理营养学是研究食物的营养素需要量和食物的供给量、营养与疾病的防治以及特殊生理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和膳食问题的学科。心理学知识+健康管理高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人都应该是一个简易的心理达人。一名专业健康管理师不仅要拥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还需懂得怎样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除别人心理痛苦与心理障碍,懂得倾听、善于疏导情绪,最重要的是,自身拥有乐观、积极、阳光、热情的心态和状态!运动知识+健康管理适宜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心血管功能,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提高、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促进等。因此,健康管理师还必须要掌握一些与运动相关的知识。中医养生+健康管理生、长、壮、老、已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望,养生保健是永恒的主题和社会的热点。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积累了许多养生长寿的宝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互联网知识+健康管理进行健康管理,进行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利用,需要跟各种仪器设备和信息管理软件打交道。所以,健康管理师要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管理软件应用技能。对于健康管理师这个职业,随着国家对大健康产业越来越多的重视,慢慢变成稀缺人才!想要报考健康管理师的伙伴们,启圣教育十年口碑平台,专业省心。

90评论

班级里的神经病

1、健康管理概论2、营养学基础知识(7大营养素、各类食物营养、膳食指南、膳食平衡宝塔)3、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食品、饮用水、化妆品)4、身体活动评价与干预(身体活动测量、运动处方)5、心理学概论(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中老年人心理问题与卫生、心理评估)6、预防医学概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流行病学、统计学、循证医学)7、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相关知识(临床医学、体格测量、常用检验指标临床意义、健康与疾病、药物知识、家庭医疗器械)8、中医学概论(中医哲学、中医基本特点、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诊法辩证、中医体质辨识、中药学、中医养生预防与康复、常用保健中药、中医药膳)9、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10、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11、健康信息收集与管理1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管理(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冠心病、脑血管病、脂肪肝、骨质疏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

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