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师付鹏

让泪水倒流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395

首页> 职业资格>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师付鹏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心不在痛

已采纳

他们主要讲的就是面对一些危险的场景,怎么能够及时的应变,并且还讲了职场新人应该怎么做。

49评论

月光像一些遗失掉的语音

面对海量数据和用户广泛的应用场景,隐私保护技术和基于密码学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数据安全领域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全过程数字化,建立全面的运营管理数据,挖掘分析数据价值特征,准确、智能地优化战略配置,让用户感受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真正价值反馈,管理服务集成和数字化驱动的安全运营管理。

152评论

我忘了你名字

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连续回调,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原因包括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以及全球贸易环境转弱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部分公司称汇率短期波动对自身影响有限。例如航天彩虹(002389)表示,人民币贬值对公司进出口业务并无负面影响,公司有一定规模外币资产,未来将积极采用套保策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永和智控(002795)表示,公司与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协议,锁定未来结汇汇率,能够有效平抑部分汇率波动风险;同时,与客户调价时,公司会考虑汇率波动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汇率短期的波动对公司长期的发展影响有限。也有公司称尚不能量化具体影响。例如海能实业(300787)称,公司与海外客户以美元结算为主,人民币贬值从宏观上有利于整个中国的商品出口,对公司的具体影响目前尚难以量化。海普瑞(002399)表示,公司出口产品主要以欧元和美元结算,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报告期初、期末等时点的具体汇率情况。

154评论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站着说话腰疼啊

任泽平2万亿“印钱生娃”舆情未了。 近日。 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设计养老金领取制度时,应该与生育情况相挂钩,比如不生育的,退休后只能领取最基本的养老金,生育一个小孩的,养老金标准再相应地乘一个系数,以此类推,设置分级。赵燕菁教授“生孩子与资本挂钩”的言论。 其实。 早在去年8月就曾引起过争议。这次之所以又引起了争议。 可能是相比于任泽平这种在源头上“奖励”生育,赵燕“惩罚”不生的建议,更有参考价值。 赵燕菁表示: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来其实很大程度是靠别人家小孩交的养老金在供养。 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生育,养老金制度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随着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下一代的人越来越少,人口抚养比例失调,下一代的负担也将越来越重。这个提议的出发点,在小孩抚养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让抚养小孩多的家庭,在社会再分配中获得更多的分配。 站在生育家庭的角度: 的确可以算是一种“奖励”。 但是站在不婚不育家庭和个人的角度: 却又无疑是一种“惩罚”。 在当时。 赵燕菁就表示,现在开放计划生育没用,鼓励生育也不是简单的发钱,推迟退休可能是挽救城市财政的唯一途径。 9月。 赵燕菁就蓝筹年会上的发言作出过一次解释。 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需要跨代进行统筹。 按照现在的统筹的模式。 你退休后获得养老金和你养多少子女是没有关系的,你养的多养的少,甚至不养都一样可以领取养老金,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生小孩,你实际上是靠别人家的小孩在供养的。 换句话说。 现在养老金制度隐含着惩罚多劳者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这样的环境下。 家庭就有可能越来越小,人们干脆就拒绝生育,养老金的代际统筹就会进入一种“庞氏”一样的这种庞氏循环。 但是网上的风评可不像媒体那么“克制”。不可否认: 生孩子与资本挂钩比印钱生娃更加有效。 毕竟。 印钱生娃只是在生孩子的源头“奖励”那些“不敢生”的人。 生孩子与资本挂钩却是在生孩子的终端“惩罚”那些“不敢不生”的人。 其中“高下立判”。 但这却会带来几个问题: 第一,动摇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根本,全额交养老金的人,因为没孩子养老金肯定会减少; 第二,没有生育意愿的人可以“强制”,但是因为身体问题和环境问题生不出孩子的人,又应该怎么办; 第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生孩子与养老金挂钩,可能会有人为了养老金生孩子,也可能会有人为了养老少交养老金。 到最后。 带来的结果就是: 想生孩子的多半不会增加,但愿意交养老金的人却可能会减少。 最后可能适得其反。2021年5月11日。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 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 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我们理解各路专家学者的焦虑和担忧。 2天后。 梁建章曾建议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6月。 梁建章建议高房价地区三胎买房半价。 8月。 赵燕菁建议生孩子与资本挂钩。 10月。 梁建章在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之后,开始加码,建议允许单身女性冻卵,北欧的非婚生育,用GDP的2%~10%鼓励生育…… 12月。 梁建章表示,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2021年1月8日。 任泽平狮子大开口。生育率底的问题到底在哪? 这些专家和学者真的不知道吗? 2022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就很清楚: 现在生育率的问题 不是 二胎三胎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一胎前面没有结婚率,现在年轻人 恋爱 和 结婚 的成本都太高了。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离婚率。 真的就快捅破天了。一方面,居高不下的结婚成本,把年轻人拒之门外; 另一方面,不稳定的婚姻,又让那些门内的人惴惴不安; 当然。 这里还有养育孩子的成本,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这些。 显然都是比在养老金上动手术更迫切的事,1941年。 前苏联始征“未婚、独身和少子女公民税”。 1957年。 因征税范围只限于已婚无子女的公民,“未婚、独身和少子女公民税”简称“无子女税”。 直到苏联解体。 无子女税并未解决苏联的人口问题。 苏联解体后。 该税收被取消。 2006、2011、2012,无子女税一度引起争议。2017年。 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说,这个“话题已经结束”,“没有计划制定这样的法律和税收,因此男女都可以冷静下来。” 2018年后。 单身税又在国内“挥之不去”。归根结底: 生孩子这件事? 最重要的不是发钱、也不是政策、这些只治标不治本。 生孩子需要的是一个适合生孩子的环境。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这项建议乍听和合理,但你们有没有考虑到政策施行的后果: 有孩子的人,有人养老,还能拿到更多养老金; 没孩子的人,没人养老,养老金也拿不到足额。

12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