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总经济师陈文玲

曾有少年将绕我梦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7733

首页> 职业资格> 智库总经济师陈文玲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月不谙

已采纳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如何破局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2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举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领导、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智库代表等汇聚一堂,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直面挑战把握战略机遇期此次年会发布了题为《2017-2018年世界经济企稳向好 需重视防范和化解不确定性风险》的报告。报告认为,2017年,世界经济企稳向好。2018年世界经济向好的趋势将继续,但不确定性风险仍不容忽视。全球经济复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的战略选择包括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注入新动力;研究制定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构建全球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朋友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主动作为参与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认为,当前,全球贸易体系发生深刻演变,我国外贸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要推动外贸从数量的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要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转变;从依靠模仿向依靠创新创造转变;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优势的产品向更多发挥综合优势转变;从国际产业低端向中高端不断提升。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我国已经不具备高增长的客观条件,若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追求高增长,带来的风险可能比增加的GDP还要多。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若再追求高速增长反而会加剧不平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当前,我国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优质商品的短缺、大国工匠精神的不足、创造质量财富的智力资源缺乏等,都影响了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统计指标体系。去年以来,国家统计局配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将抓紧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说,党的十九大对金融工作作出部署,包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等。这些都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出发点,也是金融工作要回归的本源。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展望未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只有加快我国经济向主要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才能为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重大突破,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新一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不断发展,很多技术创新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未来,要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拓进取,在基础科技、原创性重要技术和产品发展上寻求突破。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说,明年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广度扩展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市场主体活跃发展;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取得新突破,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加强消费维权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更好的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品牌战略上取得新突破,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在维护统一大市场上取得新突破,扩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根本遵循。要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确保明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历史性变革。2018年会更来更好的。

21评论

微风轻轻起云谷弥烟夕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又会在哪些方面重创世界经济?28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110期 “经济每月谈”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对中美贸易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她认为,贸易讹诈式的战争是不可持续的,从历史的长周期看,时间在中国一边;从秉持的理念来看,道德道义在中国一边;从两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来看,成功在中国一边。陈文玲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给我们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启示。首先,当今世界冷战思维、民粹主义正在回潮,这种回潮给世界秩序、国际规则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直接破坏了国际秩序。其次,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不是简单的贸易的加减乘除,是贸易顺差和逆差来计算得失的,而是道德之战、道路之战、理念之战、规则之战和人类命运之战。在陈文玲看来,美国切断贸易联系、退出TPP等做法都是和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道而驰的,而中国一个是坚持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为更多的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在共享发展中获得发展机会搭建了新的平台,开辟了新通道。再次,中美之间贸易战既是遭遇战,也是持久战,时间站在中国一边,中国人顿悟的能力会成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新动力,实现快速发展的新动力。陈文玲称,我们不能被外部的环境所干扰,在某一个核心零部件上被一剑封喉,须要有掌控能力,核心的创造能力,核心的技术。最后一点启示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打-压其它的国家永远保持第一。世界产业的转移和科学中心的转移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一种客观的规律。”陈文玲指出,世界上差不多80年左右有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1920-年在美国是第五次,下一个科学中心肯定在中国。她的依据是,2016年美国的研发费用高达5103亿美元,中国的研发费用2378亿美元,国家的投入加上企业的投入,我们的研发经费会爆破性的增长。陈文玲认为,贸易摩擦会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同时,美元霸权以及美元的调整,汇率的调整,也会对世界的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贸易摩擦对世界制造业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在全球的产业已经形成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格局下,有很多高端的核心零部件在美国,美国切断之后不是切断和单一企业的联系,而是一个整个的产业链。最后,美国贸易战贸易讹诈不可持续。“从历史的长周期看,时间在中国一边;从秉持的理念来看,道德道义在中国一边;从两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来看,成功在中国一边。”陈文玲说道。孰是孰非,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11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