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有多少高级经济师

傻呆呆萌哒哒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827

首页> 职业资格> 响水县有多少高级经济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宁负世界不负她宁忘世界不忘他

已采纳

姜桦、朱文泉、邓汉祥、周玉珍、李球等等。1、姜桦 (1964~)江苏响水人。大专文化。1981年入伍,在南京军区盐城军分区宣传科工作。1985年后历任江苏盐城广播电台、主任。1982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灰椋鸟之歌》、《大地在远方》、《老吉它》、《男朋友》等等。20余年来共发表诗歌800余首,作品见诸《人民文学》、《诗刊》等多家刊物。作品曾获《诗刊》、《星星诗刊》、《诗神》、《扬子江诗刊》等各种诗赛奖。诗集《大地在远方》被评为诗刊社优秀诗集。作品入选多种选本。2、朱文泉,男,汉族,1942年10月生,江苏省响水县南河镇昌盛村人。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上将军衔。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9年4月任南京军区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98.08-00.12在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学习;00.03-00.07在国防大学正军职以上干部培训班学习)。2002年10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副书记。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3、邓汉祥,字鸣阶,1888年生,贵州盘县响水人。其家庭为当地望族。1905年入昆明高等师范,贵州陆军学校。1909年考入湖北陆军学校。历任湖北都督府参谋、参议,北伐第一军高级参谋。段祺瑞就任执政后,他先后执政政府秘书、临时参议院参议、交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会第四、五届委员。先后据其亲历撰写文史资料十余万字。4、周玉珍(1921~1943),女。响水县张集乡人。烈士。民国29年(1940年)参加革命后,她从事党的-工作,大力宣传抗日。不久,组织兄弟团和姐妹团,向广大青年宣传并布置工作任务,吸收其中一批优秀青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共组织。抗日兄弟团和姐妹团成立后,十分活跃。抗日救国兄弟团有100多人,分南团、北团两处。他们的口号是“有志青年团结起来,保家卫国”。兄弟团建立会议、汇报制度,定期布置青年工作任务,由周玉珍等人负责联系。民国30年6月,周玉珍加入中国共产党。5、李球(1918~1943),乳名官生。响水县小尖镇人。烈士。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民国21年(1932年)考入涟水县中学习期间,主动接近进步师生。后因聚众反对校方招生舞弊遭镇压,愤然离校,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宣传队。民国23年,又因党组织遭到破坏,返回家乡。民国27年夏在灌云县殷庄参加由殷树楠发起的抗日组织联庄会。次年春与一些青年以拜把兄弟为名组织起兄弟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后兄弟团改名为青年抗日救国团,经常教唱《三部曲》、《打回老家去》等歌曲,以激发大家抗日热情。民国29年秋末,李动员一批青年相继参加中共淮属地委涟灌阜边区组建的滨海大队。

115评论

蒙被哭泣你不懂

武状元徐开业(1788-1831),属今响水县六套乡善友村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武举,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武状元,被任用为御前一等花翎侍卫,道光十一年(1831年)在潼关抗击由外国列强支持的白教党东侵时以身殉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经常出入此地,笔下二郎神的故乡就在灌江口(灌河口)(灌河口南端团港实为灌云管理),“东海龙官”、“二郎神庙”均是以响水开山岛上的景观为原型。

78评论

需深藏

韩培信中秋之夜思乡之情诗句

186评论

你在我心中我心中有你

2019年明达中学录取分数线565分,录取1211人(含特长生28人,最低334分)。明达中学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地处滨海县城,为全县唯一的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级中学。1995年由原县二中和县六中合并而成,因在合并过程中得到台胞顾怀祖先生的资助,故定名为滨海县明达中学。多年来,明达中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向社会输送7000余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各级各类高校输送了6200名合格新生。明达中学现有64个班,在校学生4260人,教职工252人。230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46人,一级教师78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8人。学历达标率96%,为全县同类学校中最高,其中,硕士生1人,博士生课程班结业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8人,出国进修3人。教职工中党员58人,有近100人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学校占地102.3亩,校舍建筑面积2931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幢、办公楼2幢、综合实验楼1幢、学生餐厅1座、学生宿舍2幢,图书室、贮藏室、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等教辅用房齐全,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1块,班班均配备了背投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36评论

今游竹

翰林学士王金声翰林王金声系安东县潮河镇八墩王槽坊(今响水县南河镇八墩村)人氏.他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卒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享年96岁.王金声自幼家贫,他秉承“耕读两行”的祖训,七岁入塾,聪明好学,刻苦攻读.二十岁时参加淮安府试中秀才,二十九岁乡试中举,三十二岁赴京会试中进士及第.因为家境贫寒,历次应试所需盘缠费用,均向亲友借贷,而无力偿还.虽然中了进士,却穷困潦倒,债务缠身,故弃官不做,五百两纹银将进士卖掉,以偿还债务,亲朋邻里都为之惋惜.而他却乐观地说:“为人无病一身安,无灾一身乐,无债一身轻,官是身外物,清官难做,贪官遭唾骂,倒不如乐守田园是福也.”但是,在那朝廷腐败,盗匪四起,恶霸横行的社会里,他本想乐守田园,耕读两行,过着清静安闲生活的愿望,并未能如愿以偿,相反地仍逼得他日夜不宁,贫不聊生.处于此种环境,王金声走投无路,官念又萌生,复又指望在仕途上谋求出路.于是,他又赴京应试.谁知,好事难成,一连数次,都金榜无名,名落孙山.王金声数次未中,并不甘休.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时年已届六旬的王金声,再次赴京师进考场,所作诗文在可取可不取之列,考官视其年老,无意录取.王金声即以梁灏八十三岁尚中状元作喻,以期打动考官之心.当时,考官念其言辞恳切,为之动容,遂将诗文献呈御览.道光帝怜其年已花甲,尚有坚毅的上进心,特恩赐进士,列候补阙(注1).已届花甲之龄,何时补到官职?因此,道光帝又以翰林院编修职御赐之.按清官制属正七品,与外官县丞、教授训守、知县、按察司经历同级别,月俸银三十一两六钱四分.道光帝又给予特殊的照顾,让其退养家居,俸禄照吃.这种边赐官、边拜官、边解组(注2)归田的做法,在清朝典制中尚属首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翰林院是清朝统治者在文化教育方面设立的一套机构.翰林院设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职;负责陪侍皇帝充当学术和文学顾问,参与各种敕撰书籍的纂修、草拟祝文、册答文、谕祭文、朝考、教习庶吉士;在乡试、会试和殿试时,可充当主考官、同考官和读卷官.王金声被御封为翰林院编修,乃学士下属人员,亦属京官文职列.所以退养家居后,人们普遍“海称”他为翰林,表示对他的尊崇.清同治元年(公元1867年),同治帝派员去南方(杭州)赶制龙袍,龙袍制好后,海运回京.途径安东县灌河口(今响水县灌河口)被海盗窃走.当时,朝廷责令淮安府缉拿盗贼.淮安府官将此案坐在安阜庄(今响水县南河镇南河村五组)王金声的同族本家身上,王家被缉捕多人.事发后,王金声随即赶到安阜庄族中调查,得知纯属冤案.他虽年逾古稀,却不顾年迈体弱,决心亲往淮安府为族人伸冤.王金声含辛茹苦,长途跋涉,来到淮安府求见正堂吴棠.吴知府早就知他是恩赐进士,官拜翰林院编修,因此对他十分尊重.问他来有何贵干?他回道是为龙袍案而来的,并向吴棠申述说:“我是恩赐进士,官拜翰林院编修,承蒙皇恩,退养家居,俸银照领,皇上对我恩深似海,族人皆感激涕零,正虑无以报答,怎能劫走皇上龙袍?如若实属我子侄所为,首先治我之罪,灭我九族,也不怨也.”他情词恳切,言语笃笃.于是吴棠将负责缉捕的城门都领王德标召来询问,王说是嫌疑,为了交差而缉捕的.因此,吴棠即令王德标将被缉捕的无辜黎民统统释放回家.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内忧外患,朝廷亦无暇顾及此案,所以,一起骇人听闻的龙袍案也就不了了之.王金声为人忠厚,平易近人,从不倚官仗势,欺凌弱小.有一次,他帽子上的朝珠被人窃去,而他一点也不动怒,并向邻里解释说:“偷珠之人是因穷困所逼,但这样做也太不明智了.我这帽珠是朝廷所赐,拿到集市上卖,也无人敢买,有何用呢?为了不失和气,我也不惊动官府,请窃珠者于夜间将珠挂在我家门上.”果然,窃珠人深夜送还朝珠,物归原主.

12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