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课题

若即若离若相依若隐若现若相见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4983

首页> 医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课题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姑娘忙着各种坚强

已采纳

考试科目: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一)理论考试 1、总题量:300题,设1个单元。 2、考试科目和比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解剖学、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医患沟通与交流、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19门课程。 3、题型和比例:分A1、A2、B1三种题型。比例为6∶3∶1。 4、考试形式:计算机考试。 5、考试时间:1个单元考试共3、5小时。6、合格标准:满分300分,暂定180分为合格线。 (二)技能考试 1、考试形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以下简称“OSCE”),包括问诊、操作、SP配合。 2、考试内容: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文关怀进行评价。 3、合格标准:满分100分,考生需完成全部6站考核,累计60分为合格。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大纲参照《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执行。扩展资料:按照《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大家习惯称之为技能考试和笔试,也相应的将技能考试和笔试视为“动手”和“动笔”的考试。但实际上,医学综合笔试是采取纸笔作答形式的医学综合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是对“技术”和“能力”在实践过程运用的考核,“能力”包括运用医学知识理论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也有临证应变的能力等。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思维决定行为,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是中医临床从业人员的准入考试,是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考试的设计、内容、方式方法等是否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教育教学与中医临床的水平。参考资料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

24评论

我天生傲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注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24评论

小笨蛋小聪明

中医执业医师考哪些科目都是按照考试大纲来确定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如下: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注: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级分类考虑到我国实行多层次医学教育、多结构医师职称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存在中医等多种传统医学的实际情况,中医医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1、分级: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其区别在于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不能独立执业,但在乡镇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疗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2、分类: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民族医专业三类,民族医专业中开考的有藏医专业、蒙医专业、维医专业三个民族医专业。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参考人员复杂,类别繁多,报考类别共有18个。

86评论

是爱还是碍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型都是以选择题为主,没有其他的题型备考的话还是需要认真面对的,建议你购买一个,视频,老师讲起来,要更直观更直接一些,这样的你能备考更轻松一点,中医视频的话,医学教育网,很不错,张博士,略差一些,另外就是面试的时候需要准备大约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

1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