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自我意识和督导

完美的最残缺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46

首页> 社工> 社会工作者自我意识和督导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埋葬了曾经懵懂葬进了指间停留

已采纳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社会工作督导具有三大功能,即行政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支持的功能。

行政功能: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

教育功能:要求督导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达成专业上的发展。

支持功能,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让被督导者能轻松面对工作。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一)行政性督导的内容

督导者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是行政科层结构的联结点,行政性督导主要提供“组织的结构性”和“完成工作所需资源的可近性”支持。

1.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

通过面试选择

2.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

3.工作计划和分配

4.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

5.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

6.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

(1)缓冲器角色。其任务包括处理服务对象申述;接受那些不满被督导者的'决策而要求与更高层级谈话的服务对象的申请;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处理服务对其错误决策的强烈情绪;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承受行政管理者不合理的工作量标准而产生的负担等。

(2)倡导者角色。一方面督导者积极代表被督导者的利益,作为行政中间人,帮助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者清楚地了解被督导者的利益、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督导者有时也会采取理性的辩论、迎合,或是以某种交换形式的谈判来倡导可被接受的建议。另一方面,督导者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机构政策的规划工作。

(3)机构变迁推动人。督导者一方面积极地影响机构行政管理者进行变迁,另一方面也影响被督导的工作者接受这些改变。

(二)教育性督导的内容

督导者不仅要提供被督导者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并要协助社会工作者由“知”转为“做”,督导者通过个别督导或团体会谈,发挥知识能力学习与自我觉醒反馈的效能。

1.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

2.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

3.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

4.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

5.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

6.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三)支持性督导的内容

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包括:一是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二是来自工作的压力;三是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因此社会工作督导必须发挥其支持性功能,帮助被督导者增强自我功能,平衡和安抚工作情绪,缓解焦虑,增强其工作信念,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呈现出良好的工作表现。

1.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各种情绪,增强被督导者的自我功能。

2.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

3.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情绪和士气,并对机构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4.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工作督导对象

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有四种:一是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者;二是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三是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学生;四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

督导类型

1 师徒式督导trtorial supervision。督导者扮演师傅的角色,提供教育训练。师徒式督导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于一般议题目,而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

2 训练式督导training supervision。被督导者被认为是学生或受教育者,在具体实务服务中,督导者负责部分工作。训练式督导同师徒式督导较为一致的是也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在一般议题上,但在专业方面,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3 管理式督导managerial wupervision。督导者是被督导者的上级或主管,具有“上司与下属”的关系。管理式督导强调的是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焦点集中于特殊议题,从专业的角度看,督导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4 咨询式督导supervision。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咨询式督导同管理式督导较为一致的是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焦点集中在特殊议题上。但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被督导者根据实务工作的要求,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更为重要。

12评论

终忘

社会工作督导基本功能与内容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是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服务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其服务质量的活动,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实现,也可以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实现。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督导基本功能与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社会工作督导具有三大功能,即行政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支持的功能。

行政功能: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

教育功能:要求督导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达成专业上的发展。

支持功能,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让被督导者能轻松面对工作。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一)行政性督导的内容

督导者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是行政科层结构的.联结点,行政性督导主要提供“组织的结构性”和“完成工作所需资源的可近性”支持。

1.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

通过面试选择

2.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

3.工作计划和分配

4.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

5.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

6.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

(1)缓冲器角色。其任务包括处理服务对象申述;接受那些不满被督导者的决策而要求与更高层级谈话的服务对象的申请;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处理服务对其错误决策的强烈情绪;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承受行政管理者不合理的工作量标准而产生的负担等。

(2)倡导者角色。一方面督导者积极代表被督导者的利益,作为行政中间人,帮助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者清楚地了解被督导者的利益、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督导者有时也会采取理性的辩论、迎合,或是以某种交换形式的谈判来倡导可被接受的建议。另一方面,督导者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机构政策的规划工作。

(3)机构变迁推动人。督导者一方面积极地影响机构行政管理者进行变迁,另一方面也影响被督导的工作者接受这些改变。

(二)教育性督导的内容

督导者不仅要提供被督导者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并要协助社会工作者由“知”转为“做”,督导者通过个别督导或团体会谈,发挥知识能力学习与自我觉醒反馈的效能。

1.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

2.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

3.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

4.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

5.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

6.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三)支持性督导的内容

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包括:一是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二是来自工作的压力;三是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因此社会工作督导必须发挥其支持性功能,帮助被督导者增强自我功能,平衡和安抚工作情绪,缓解焦虑,增强其工作信念,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呈现出良好的工作表现。

1.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各种情绪,增强被督导者的自我功能。

2.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

3.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情绪和士气,并对机构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4.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77评论

六呎风云

老年社会工作基本概述

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是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建立更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保持接触,应对好年龄渐长所带来的挑战,乐享晚年。那么,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社会工作基本概述,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老年的界定

(1)老年的年龄界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作为老年期的开始,我国政府则多以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①生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 生理年龄指按人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生理年龄常常是一个人日常功能发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生活安排和生活方式。

②心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 心理年龄指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心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应对问题的方式。

③社会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 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社会年龄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

(2)老年期的划分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把60~69岁的人称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称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称为高龄老年人。

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的老化老化是指当人的各种器官达到成熟期后,会逐渐地丧失其功能的现象。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2)心理的老化心理学意义上的.老化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3)社会的老化 角色理论是有关较年老的人的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影响的理论。当个体经历老化过程所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这一理论认为成功的老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2)经济保障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经济供养,基本没有后顾之忧。现代社会中,在延期支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老年人关心的是有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能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领到的养老金够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等。

(3)就业休闲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无暇休闲,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

(4)社会参与 老年人要贡献社会,需要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深度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5)婚姻家庭 老年人有维持和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利。伴侣和家庭支持系统对于老年人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居家安全家居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安全,是老年人所关注的。

(7)身后事宜安排许多老年人十分关心自己身后事宜的安排,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目的的购置、后事的操办等。

(8)一条龙照顾服务伴随老化过程,老年人在各阶段会有不同的照顾需要,可能需要接受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需要不同类型的照顾之间有良好的整合与过渡。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价值观问题社会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社会工作者要对年龄歧视问题保持敏感,防止把社会的不当价值观带入自身工作中。

(2)自我意识与督导 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可以通过找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咨询和督导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支持小组充电对社会工作者十分重要。困难的个案可以争取通过建立工作小组来解决。

11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