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如何看待离婚

仲夏的雨季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7620

首页> 社工> 社会工作者如何看待离婚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柳青春人别离两处鸳鸯两处飞

已采纳

首先我们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离婚,一定要为自己的婚姻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55评论

人心尽瘁

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也很不合理,因为现在大家的工作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并不会包容对方的缺点,所以离婚率才会越来越高。

23评论

马子都是吊来的

能过就过,过不了就离。这句话伤害了太多了人,离婚率连年攀升,现在两口子喜笑颜看的去结婚,回头一看离婚的队伍,我勒个去,队伍声势浩大,难道真的是到了一言不合,真的让人痛心不已,白头到老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我觉得造成离婚率连年攀升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离婚应该归结为个人因素。婚前感情基础不牢固,闪婚,为了嫁而嫁,为了娶而娶,似乎实在履行一种职责,许多人都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彼此熟悉的机会并不多,在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等到真正结婚后才发这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他(她),另一半完全低于自己的期许。随着柴米油盐、培养小孩、工作压力、家庭琐碎等等的纠缠,渐渐地原来就有的哪点感情慢慢流逝,最终走向离婚。

其次,是社会因素。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人的精神压力大,人变得更浮躁。各种聊天软件的兴起,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虚拟中的那个人没有家庭琐事的纠绊,沟通起来会让你感觉更轻松,总感觉虚拟的那个他比现实中的那个他更贴心,逐步委心于人而出轨,成了离婚的头号大敌。

再次,我感觉应该是天价的彩礼。天价彩礼本身就给婆媳关系埋下了隐患,许多家庭为了给儿子娶个媳妇四处借贷,结婚后,高额的债务让新婚不就的夫妻不堪重负。高额的外债压在老人头上,儿子想还,儿媳不许,冲突便从此开始,婆媳之间的关系野因此变得不和谐。一点点小事就可以成为引爆婚姻的火柴。

最后,在还有说说,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是造成婚姻失败的一大因素。现在社会对经济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男人独自养家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逐步提高,女性渐渐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他们发现自己养活自己比生活在家庭中更愉快,更自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和各色各样的人群带给了她们更多的愉悦,因为工作和丈夫的接触越来越少,情感得不到沟通,家以无可恋而离婚。

总之,现在人家庭意识的单薄,女性地位的提高,经济催生下的人心的烦躁,都令离婚变得近在咫尺。但在最后我还想给那些已经离婚或者正在走向离婚路上人一句劝告:离婚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要因为你么离婚而承担痛苦,是你的子女要成为你们离婚的最大受害者,在选择离婚的那一刻,你就亲手毁掉了你的孩子。想想,离了婚,你也不一定能找到你理想中的生活,面对你的依然会是柴米油盐。

94评论

納誓言低調一點

对全球而言,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高于不发达国家;对全国而言,一是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二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明显高于西部落后地区,三是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而中小城市高于县乡城镇。在古代“男耕女织”的环境里,女人由于自身体质上的原因,在经济上处于依附地位,加之传统的贞操观,使妇女一旦离婚,就意味着很难再嫁,在此情况下,不管婚后如何,妇女什么都忍了,也认命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由此而生。而且从制度上,封建统治者也对妇女离婚做出诸多限制,妇女实际上是没有婚姻自主权的。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及观念更新,妇女地位提高,包括离婚自由的婚姻自由观念已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离婚率上升是必然的。其实,结婚不一定可喜,离婚也不一定可悲。原因在于,不幸的婚姻毁掉了两个人的幸福,但离婚却可能改变四个人的命运。因此,换个角度来看,离婚率高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休现,也是妇女地位提高并走向独立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但是离婚一个家庭解体了,带来的震动绝非只有两个当事人,最大的伤害是孩子,父母的离婚改变了这些失去家庭的孩子的命运,心理的影响会伴随他的一生。据统计父母离异后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中发生犯罪的几率是普通双亲家庭中同龄人的三倍。还有财产分割问题······诸如此类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全方位开放和观念的快速更新,离婚现象呈上升趋势,势必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单亲子女。面对这样的现实,准备离婚夫妻双方要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成年人慎重离婚。

71评论

花若未开叶不败

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背景介绍

(一)、家庭背景

服务对象阿玉(化名),女,已婚未生育,现年39岁,户籍是东莞市莞城区,与丈夫、小姑子一起居住在丈夫父母家。

(二)、经济背景

服务对象是东城一家游泳馆的工作人员,每月工资收入2000元。丈夫系村里治安人员,每月工资1900元。服务对象与丈夫每月各有村委的500元分红。

(三)、身体状况

服务对象29岁那年经人介绍与丈夫结婚至今10年。婚后一年有怀上孩子但自然流产,后一直未能怀到小孩。夫妻两人都去各个医院检查过身体,一直未查出有较大的问题。服务对象左边一侧输卵管有堵塞,但双方经医生检查后认为是可以怀上孩子的。服务对象一直在广州就医服药,服用雌性激素药导致胸部长异物,无奈做了胸部切除异物手术。其身体情况好转持续2年后,夫妻先后2次到广州医院尝试做试管婴儿,无奈植入胚胎后又意外2次流产。

(四)、社会支持网络

1、服务对象居住在公婆家,其父母和姐姐住在其他镇街,平日较少理任服务对象的生活。

2、服务对象与所在的游泳馆工作同事关系较好。

(五)、危机情况

服务对象自述于2012年6月13日遭遇家暴。头部和手部被丈夫及家公家婆殴打至瘀肿。服务对象夫妇住在家公家婆的自建房屋的二楼,家公家婆住第一层。长辈与子女双方分开煮食。服务对象表示近年来丈夫未曾给予过她生活费用,并因向妻子索要财产无果而多次殴打服务对象。为此服务对象总是选择在游泳馆吃完午晚两餐饭才回家。这导致丈夫没有晚饭吃,对此,家婆家公的意见非常大,总是责骂服务对象早出晚归,不顾家庭独自潇洒。2012年服务对象曾有因晚归被锁门外,她哀求了很久家人才愿意开门。遭遇殴打的那晚,事因晚归,家婆责骂服务对象倒不如与丈夫离婚。婆媳两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话起了争执,引起服务对象丈夫、家公、小姑子一起到客厅与服务对象争吵,接着便动手打了起来。服务对象被三人殴打导致头部、手臂瘀肿。而其丈夫亦被服务对象深深咬了一口,腿部瘀黑,家公也因在拉扯中拇指扭损。遭遇家暴的服务对象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未报案,先后向居委会及社会工作者要求帮助,提出想与丈夫离婚,同时表示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二、案例分析(预估):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一)危机的定义:

(1)卡普蓝(Caplan)认为当人遇到突发的事件或变动却未能立即解决时,就会失去平衡陷入危机状态。

(2)拉博柏特(Rapoport)提到危险事变对生活目标造成威胁,加上欠缺应付机制是构成危机的因素。

(3)狄臣(Dixon,1979)则介定危机之产生是由于某一事变被个人视为带来危险而个人通常的解决方法无效 因而感到无助并影响个人的功能。

学者之间对于危机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差异,而通常采用的危机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而危机介入是指对处于生活危机状况中的人短期性服务的一种方法,透过提供个人急需帮助,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开展的调适和治疗工作。

(二)预估:

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后,预估目前服务对象的生活处于危机状态下,根据所需处理的问题紧急程度分析如下:

1、服务对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身安全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居住在其家婆家中,服务对象存在继续遭受家暴的危险,其丈夫、家婆、家公对其的家暴威胁到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由于服务对象的家婆、家公认为服务对象在其家中白吃白住,多次赶服务对象离开其家庭,随着关系的破裂,更加威胁服务对象的居住安全问题。

2、服务对象次要解决的是与丈夫及其家庭成员的矛盾问题

虽然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及其家人关系紧张,但是在没有通过法律正式离婚的前提下,双方依然存在法定的夫妻关系,因此双方的关系矛盾也是服务对象面临的一个直接问题。

3、当服务对象真正面临离婚时,如何维护自身在婚姻财产方面的权利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的家婆及丈夫多次要求服务对象离婚,并要求服务对象缴纳上半年的房租,以及退回结婚时赠送服务对象的龙凤金镯,作为对服务对象丈夫家庭的补偿。服务对象一方面同意离婚,但另一方面不同意缴纳房租以及退回金手镯。由于服务对象对相关方面的政策规定不了解,因此她并不清楚面临离婚时应如何保护自身权利。

4、服务对象在解决危机后所需面临的是自己日后的生活问题

如果服务对象最终选择离婚,那么她将来该如何走出家暴对其的负面影响?如何开始新的生活?离婚后的生活计划如何?这些问题将是服务对象在离婚后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如果服务对象最终没有选择离婚,那么服务对象如何重新面对曾对她实施家暴的丈夫及其家人,如何改善彼此的家庭关系,如何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些问题可能在服务对象需要面临的问题。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根据对服务对象的评估以及和服务对象共同商议后,我们制定了我们的服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告知服务对象一旦发生家暴时应及时保护自身的措施,避免因一时的冲突而导致任何人员的伤害。

2、 倾听服务对象及其丈夫、家公家婆对该事件(家庭矛盾纠纷)的看法,倾听出现家暴行为的'缘由,及各人对事情发生后的处理态度。

3、进行调解分析及引导。分析及引导各人的处理方式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共同寻找一个将问题、矛盾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办法。对双方最终是否离婚,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

4、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走出家暴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服务策略

制定服务目标后,就不同的目标而采取不同的策略问题,社工在与服务对象协商后,主要的服务计划如下:

1、对于服务对象的求助,应了解纠纷情况,用同理心、倾听技巧陪伴服务对象诉说,并给予服务对象一些家暴时如何保护自身的措施。

2、约见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对此事件的发生缘由和过程进行了解,掌握家公家婆对此矛盾的处理态度。

3、约见服务对象夫妻双方面谈,了解双方对婚姻的看法,协助双方了解到选择离婚可能产生的后果,尊重夫妻双方对于是否离婚的选择。

4、协助服务对象平复内心情绪,教导服务对象如何保护自己生命和合法权益,学会恰当地处理婚姻中财产纠纷,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获取离婚程序等方面所需的知识。

5、辅导服务对象,给予生活正能量信息,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家暴以及最终可能会离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服务对象积极面对生活,选择合适的方式释放情绪,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如果服务对象夫妻双方最终选择离婚)

6、改善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协助家人选择合适解决矛盾的方式,协助服务对象与其家人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如果服务对象夫妻双方最终没有选择离婚)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危机发生

2012年6月13日,由于服务对象较晚回家,家婆责骂服务对象倒不如与丈夫离婚。婆媳两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话起了争执,引起服务对象丈夫、家公、小姑子一起到客厅与服务对象争吵,接着便动手打了起来。服务对象被三人殴打导致头部、手臂瘀肿。而其丈夫亦被服务对象深深咬了一口,腿部瘀黑,家公也因在拉扯中拇指扭损。遭遇家暴的服务对象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没有采取报警。服务对象面临家暴以及婚姻失败的危机。

(二)、危机应对

服务对象在遭遇家暴后,找到社区居委会及社区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首先安抚服务对象的情绪,了解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及基本情况,了解到服务对象可能存在再次遭遇家暴的危险后,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先到同事家居住,防止再次遭遇家暴。服务对象表现出对婚姻的极度失望,情绪非常低落,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发现生活的其他方面,从服务对象工作努力、同事关系较好方面,给予服务对象生活正能量的输入。

(三)、危机解决

危机得到初步处理后,社会工作者首先约见了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告知其我们目前听说其家中有一些矛盾,因此上门进行情况了解。社会工作者问其家婆认为目前夫妻感情如何?家婆认为夫妻俩目前没有感情,整天因为钱财吵架。在其眼里,媳妇是一个自私懒惰的人。儿子作为男人出去小聚小赌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这个面谈中,服务对象家婆始终重复很多句:“离不离婚都是一样的,没感情没意思的。”当社区工作人员说到一些夫妻感情调和的时候,服务对象家婆家公无多大反应,但是提到若迫不得已离婚的一些后果时,两位老人却说了很多附和的话。针对此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解释,无论服务对象两人如何处理其双方的婚姻关系,都需要两人当面进行沟通,并自己做决定。社会工作者在此安抚服务对象家公家婆的心情,认可他们为该夫妻做的努力,并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年轻人的事情必须让他们自己处理,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婚姻幸福。服务对象的家公家婆口头表示会让儿子自己做主。

随后社会工作者就服务对象夫妻双方进行约见。服务对象丈夫一直都不太愿意开口说话回应,即使是服务对象一直说他的不是,带有责怪或者讽刺的语气,他也默不作声。当社会工作者询问双方对目前的婚姻感情的态度时,服务对象一直表态希望离婚,但不会认同归还首饰给予家婆。社会工作者尝试鼓励服务对象丈夫表态,其最终不回应。在谈到离婚的问题上,丈夫态度比较坚决表示那对手镯一定要服务对象归还给家婆。另外对于出现家庭暴力的行为,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也非常强调任何一方出现暴力的行为都是不对的行为,甚至施暴者也自身也会处于非常不利的立场。社会工作者在此一直引导夫妻间能够在接下来采取和睦有效的沟通方式处理,切记避免再一次非理性甚至暴力的沟通。社会工作者也提供了双方可以到莞城司法所婚姻纠纷处进行咨询,专业的律师会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嘱咐夫妻双方可协调到一个时间后邀请我们一同陪伴前往,亦可以选择夫妻自己前去咨询。

会谈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安抚服务对象心情,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很多自己的委屈,但她表示自己已经看得很开,对于未来的生活,自己也有考虑,宁愿离婚再领养一个孩子,也不会跟该家庭一起领养,以免家庭一有矛盾,便把无辜的孩子踢给自己,这样害了孩子,也增加自己的负担。社会工作者表示理解服务对象的这种想法,并安抚她保重身体,有何需要时及时联系。

我们在此次会谈后通过向相关法律人士中了解,夫妻结婚时赠予的财务,没有签订任何协议时,一定上属于共同财产,并不能单纯迫使另一方归还,发生争议时需由法院判决。了解到此信息后,社会工作者也分别向夫妻双方说明此事,并向双方提供了了解婚姻调解部门办公电话,处理法律纠纷问题的热线电话。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表明争取该首饰并不是看重物质,而是为自己争取一些尊严。社会工作者表示尊重其选择。从会谈中我们评估到服务对象及其丈夫对于继续维系此段婚姻的可能性较小。

一个星期后,服务对象约见社会工作者,表明希望陪同其一同到莞城区一婚姻咨询部门。途中服务对象多次表示了解目前出现婚姻问题的原因,但觉得该类问题已无法弥补,因此想尽快办好离婚,让内心得以清净。社会工作者感受到服务对象的情绪比较烦躁,但是态度很坚决。社会工作者陪同服务对象向专业的法律人员咨询相关离婚手续和财产分配方式。按照法律人士的意见,服务对象预先草拟了一份协议书,并决定会继续与丈夫协商协议书的内容,毕竟协议书的内容需得到两人的签名认可方生效。

在随后的日子里,社会工作者会致电询问服务对象处理情况,就与其谈话时出现的低落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慰,鼓励她出现难于释怀的情绪时可寻求自己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最终,服务对象有一天告知我们,她已经与丈夫一同前往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至此,其亦从丈夫家中搬离,寄住于好友家继续工作。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日后有什么咨询或者需帮助的,也可以及时向社区居委会或者社会工作者提出,我们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服务。

(四)、恢复期

社会工作约见了服务对象。从中了解到夫妻俩经协商后签署离婚协议书,并办理了离婚手续。服务对象未索要生活费用,仅从丈夫家中搬走属于自己的物品。社会工作者与其谈起关于日后生活计划。服务对象表示感觉有能力自己继续生活。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通过出游、与朋辈谈心等方式,尽快重新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对于未来家庭婚姻生活,社会工作者也建议服务对象暂时放松身心后慎重思考该问题,同时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讨论每种生活方式的可能和存在的利弊。

服务对象真心感谢社区及社会工作者陪伴其渡过这段人生的风雨路,让其对前段的婚姻问题有一个对其来说是较良好的处理。

五、总结评估

从危机出现到危机解除,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和详细分析,给予服务对象信任和支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身边的各种资源,协助其解决了在婚姻关系上出现的问题,必要时与服务对象及其丈夫一起分析婚姻关系取舍的利弊,使得双方通过较为良性的沟通方式处理婚姻问题。

在跟进此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尤其需要给予服务对象安全、信任的环境。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不批判不否定双方对于婚姻关系维系与否的选择。有了这种信任感后,服务对象会敞开心扉跟你诉说,使得他们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有了依靠;有了这份依靠,他们就更有希望在跌倒后独自坚强的站起来,寻找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六、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者从跟进此服务对象到陪同服务对象结束婚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由此启发了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关系的一系列专业思考。

1、处理家庭关系个案时,社会工作者需始终坚持价值中立原则和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在约见服务对象夫妻进行协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价值中立原则,避免让服务对象的丈夫产生“社会工作者是替服务对象出头”这样的想法,这对社会工作者顺利引导双方进行协商非常重要。在关系到是否离婚的选择时,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服务对象自决原则,避免社会工作者主观的价值观影响到服务对象对决定的选择。

2、在关系到服务对象人身安全时,社会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始终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因此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先到同事家中居住,让双方先冷静对待事情,预防事情进一步恶化,也预防服务对象人身安全再次受到威胁。

3、善于利用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专业的咨询服务。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对于相关法律规定,如婚姻财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能及时为服务对象寻找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避免给予服务对象错误的指导。

45评论

网名短才够长

离婚在代的这个社会已经不足为奇了!一味的为了婚姻而迁就的过日子,那是旧社会的人才会做的事,害怕离婚后被人指手画脚,被人说三道四,然后委屈求全的跟不爱自己的人过一辈子,忍受痛苦,备受煎熬,只为了表面的脸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前卫,让我们现在可以自由自在的恋爱,结婚!甚至一言不合就想离婚!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比较遵循传统文化的,害怕自己离婚后名声不好听,也有的是自己太爱对方不肯放手的,等...种种种种,让我们不知道离婚到底好不好!

对于这个离婚事件我是这么看的,当我们选择结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是深爱的对方的,能感受到对方给我们的温暖于家庭的和谐!慢慢的随着时间的见证,让我们在婚姻中看清了对方的优点和缺点,用情过深的一方就会不顾一切的迁就的对方,时间久了,因为总是迁就而不高兴,想要离开,但是又放不下自己一直迁就的他,可是他根本就不在乎你对他的迁就啊!人生的路还很长,我们如果一直在迁就对方过日子的话,一辈子都不会幸福的!所以离婚是对两个人最好的选择!

人生本来就是分分合合,没有谁离不开谁,如果两个人实在是过的不开心不幸福,还不如洒脱的放手,离婚并不可怕,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最痛苦的!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共度一生!

104评论

本宫不死你终究是妾

人们结婚大都是为了爱和幸福在一起,如果在婚姻中感情不和,或者是经常出现分歧而闹不愉快,那么夫妻两个人在一起即然不开心,那么离婚是必然的事情。

在生活中有好多人是因为孩子而不离婚,但是作为孩子我想说一句,既然你在一起不开心那么没有何必装的那么高尚,什么为了孩子而在一起之类的,我觉得这样的话都还没有必要,因为如果两个人在婚姻中真的不合的话,你们总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一些影响性格的事情,你们为了孩子而不离婚,但其实这恰恰也是伤害了孩子,你们在婚姻中肯定会因为一些事情不和而争吵,这些事情在无形中比你们离婚带孩子的伤害更大。所以我觉得,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自私一点,为了自己好,也为了家人,早日结束猜疑结束婚姻,你好,我好,大家好。

现在这个时代,离婚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在离婚之后,大家或许过的更加开心,更加豁达更加无拘无束。现在已经不是古代那种贞洁烈妇,要为一段失败的婚姻而守一辈子的时代。每个人都有选择幸福和放弃现在苦恼的生活的权利。做人要为了自己而活,但这并不是很自私的那种只为自己而已,一个人或许在离婚之后可以过的更加洒脱,在逃离婚姻多约束之后。

所以我并不反对离婚,更加觉得如果离婚可以活得更好那么会鼓动这些人去离婚。

13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