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2
浏览数
8527
雨天是放肆哭泣的时候
科技志愿者活动总结(通用7篇)
难忘的活动已经结束了,这次活动让你有什么启发呢?不如让我们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千万不能认为活动总结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科技志愿者活动总结(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市科协积极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号召,深入玻璃山镇开展科技助农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基层农民群众丰富科学生产技术知识储备。
活动中,科技志愿者向群众发放科普手册,传授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同时提供农技科技咨询服务,积极回答讲解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受到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
活动结束后,科技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会在以后的志愿服务中更积极地发挥科技工作者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坚持投身建设家乡的各项工作中,践行、弘扬好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全市人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近日,六合区科技局开展的“乡村振兴科技行”送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了龙袍街道长江渔村的知青文化广场,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此次送科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科技宣传和技术咨询为重点,来自六合区科技局的志愿者们为现场的`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企业代表及村民发放了《南京地区设施蔬菜栽培实用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江苏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宣传材料100余份,为群众提供详细讲解并答疑解惑,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振兴科技行”是作为我们本次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通过一些科技政策的宣讲,农业技术的指导,还有一些涉及到国家安全、科技安全、粮食安全的解答,向老百姓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让老百姓更了解我们科技在做什么,实现我们这次科技活动周“走进科技,与我同行”的目标。
本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帮助农民提升致富能力,用科技支撑,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2022年5月21日到5月28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年的主题是“走进科技你我同行”。连日来,我市科技部门开展多场科普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25日下午,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龙湖区新津街道丽东社区走进龙湖区丽日小学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为学生及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营造人人学科学、用科学、会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
金平区科协、金平区教育局联合举办2022年金平区“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小小科学家,殷殷强国梦”科学实践进校园活动。26日上午,首场活动在汕头市五福路小学举办。活动以科学实验秀表演和科学实践等实操体验活动为主要内容,切实践行全国科技活动周“走进科技,你我同行”的主题。“零度泡泡”、“干冰爆弹”……科技志愿者与学生们热情互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学生们通过观察科学现象,像“小小科学家”一样分析科学理论知识,现场气氛热烈。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龙湖区以多种方式开展各项科技特色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近日,龙湖区科协、龙湖区教育局主办的“创新争先自立自强”2022年龙湖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金珠小学举行。活动中,科技工作者、汕头华电发电有限公司的电气工程师马祥峰为师生开展《小学生用电安全科普教育》专题科普宣传,以“知识宣讲+交流互动”的方式,宣传“电”的科学知识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下来,市科技局、市科协将创新活动方式,突出主题,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系列活动,营造创新氛围、释放创新活力,推动科技科普走进产业、走进校园、融入生活、惠及群众。
近日,淮滨县科普志愿者、科普信息员活跃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时段,不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开展了各类因地制宜、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群众性科普传播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总如下:
一、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
2022年5月30日上午,三空桥乡、王店乡科协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根据相关要求和部署,认真谋划,精心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强化与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扩大联系服务覆盖面,切实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
二、开展防汛、应急科普知识宣传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2022年5月30日,张里乡科协结合防汛应急演练活动,开展防汛知识科普宣传活动;马集镇科普信息员大力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邓湾乡科技志愿者小分队奔赴村组,志愿者们通过走访入户的形式,向村民介绍了近期的降雨情况以及防汛形势,讲解了日常防范措施和防汛减灾科普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三夏”科技服务活动,与农民深切交流,普及科技知识,服务“三夏”,服务“三农”,实实在在为农民排忧解难。
三、科技服务三农
2022年5月30日下午,马集镇科协志愿服务队为外来收割机手提供核酸检测、加没加水等力所能及的服务。王家岗乡科普志愿服务队在浅孜村深入麦田,帮助群众抢收小麦、播种秋粮。谷堆乡科普志愿服务队深入蔬菜种植大户和种植合作社,手把手教农民瓜果蔬菜的种植技术,对当前蔬菜常见病虫害形成的原因、表现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农药、肥料的使用给出了建议。并走进麦收现场,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到农民的麦田地头,指导、培训农机技术等,乡村农机手农机操作技术普遍提高,安全驾驶意识普遍增强。同时帮助农机手解决技术难题,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提供强有力地技术和机械保障。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淮滨县科协带领基层科协组织、科技志愿服务分队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方式,打通科协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引导全县广大农民讲科学、懂技术、会创新、能创业,让科学素质提起来,让群众生活好起来。今后将持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广泛传播科学知识,为全县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科技、科普服务。
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7日,山阳区科协在辖区各社区举行系列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技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打造节日品牌。
在山阳区光亚街道康乐社区和工业东路社区,科普志愿者利用宣传横幅、宣传页、微信、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提升公众知晓度,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志愿者还向居民讲解具有代表性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崇尚科学的热情。
山阳区科协将进一步统筹谋划,整合力量,丰富宣传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营造人人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
普及疫苗接种、居家安全、应急救护科普知识,举办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无人机“高空巡防”维持秩序……连日来,全市各级科协组织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疫情防控。
科普同行,“疫”线有我。市科协、城区科协、兴隆街社区联合举办科普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走进兴隆步行街,向群众、商户发放《新冠疫苗接种知识问答》《社区安全知识手册》《家庭必备应急救护手册》等科普读物,大力宣传新冠肺炎防治、疫苗接种和居家安全、应急救护、低碳环保等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引导身边群众以科学知识抵制流言传播,不信谣、不传谣,维护好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争做美好生活创造者。
下沉一线,服务居民。疫情防控中,市科协,各县(区)科协快速反应、主动作为,组织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到包联社区、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名,以卡口测温执勤、协助分发防疫物资、社区排查宣传等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特别是在核酸检测工作中,科技志愿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在核酸检测采样区域登记人员信息,维持现场秩序,在完成户外采样后,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为老年人和黄码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全力配合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由市心理学会会员、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心理辅导专业队伍,积极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专业队伍共同推出“有我在,请放心”24小时在线公益服务,向有需求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4月18日,应矿区教育局邀请,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崔小琴线上为矿区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崔小琴通过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师生树立坚定信念,保持乐观心态,科学规划疫情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心理承受力和免疫力。讲座共有2万多名学生、500多名教师、2万余名家长参与,受到广泛好评。
无人机空中巡逻,展示科技担当。平定县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县科协积极协调,山西恒赫百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无人机灵活性高、覆盖面广的特点,协助相关部门为封控路段提供无人机高空巡逻、喊话等服务,对发现群众聚集或未戴口罩等情况,及时喊话提醒,打造了立体化、全天候的防疫网络,切实提高了重点区域的防控效能。
5月24日至25日,韩城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联合林业局科技志愿者、工信局科技特派员共同走进板桥镇五四村和芝阳镇赵峰村,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50余名果农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现场,科技特派员和志愿者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与花椒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向林农做了宣传讲解,使林农意识到动植物、微生物与花椒生产的关系;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着重向大家讲解了“生物多样性”概念以及保护形式,并对花椒夏季丰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发放了《渭北花椒周年管理技术》一书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单等资料,让广大林农在家也可以学习林业实用技术。
“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韩城市科协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赶大集,同时积极开展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科普进校园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服务基层、服务大众搭建了平台,为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浅笑Sunshine
不经意间,一个难忘的活动结束了,这段经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可以把这些感想记录在活动总结。那么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重阳节优秀活动总结(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又是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人间百善孝为先,九九重阳享健康,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我园组织大班段的幼儿到菌边老人会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活动,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活动时,孩子们和老人们都很热情。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发小礼物、孩子们给爷爷奶奶献上精彩的节目、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剥桔子、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念小儿歌。爷爷奶奶都夸我们学习的小朋友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我们也会继续坚持发扬孩子的的美德,将这种美德一直延续下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优质品质,同时展示幼儿园开展素质教育的成果,幼儿园举办"手拉手、心连心"的敬老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带幼儿参观老人的住处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使
幼儿懂得感恩。幼儿园的小朋友还为安海慈静敬老院的老人献上了文艺表演,表演形式多样,有歌曲、故事表演等。小朋友在活动中还向老人家们赠送了鲜花,祝愿他们健康长寿,使得老人们笑逐颜开。
此次举行敬老活动是为了培养小朋友尊老爱老的美德,希望小朋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会关心别人和学会感恩,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
齐来关爱老人,把关怀老人的孝心活动持续活跃开展,让关爱长辈的幼苗种子绽放在每个幼儿的心中。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文件精神,积极响应上级“老人月”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紫溪社区经过认真规划和部署,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社区老年朋友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经开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慰问社区困难老人家庭。
在重阳节前夕,经开环保分局的工作人员为社区的神秀文家庭送上了慰问金。沈阿姨原本是社区的一名小组长,去年不幸被查出患有腮腺癌,一直靠着高昂的医疗费用维持着。三个儿子由于经历单位下岗等风波,生活上也不是很宽裕。她的老伴胡师傅是社区义务巡逻队的一员,为人热心的他经常关心社区的大小事务,在创文明、创卫生城市期间作为志愿者为社区出了不少力。面对这样一户家庭,经开环保局一直都很关心,主动联系我们前去看望,并向他们送上了1000元的慰问金。
二、在重阳节当天,社区组织开展了“重阳节观xx新貌”的活动。
社区的30位老人一起乘坐专用公交车游览了南湖新区、xx南站、凌公塘公园和落帆亭。让平时出门不太方便的一些老人们领略到了如今xx的风貌。回到社区后,社区工作人员还给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送上了重阳糕,希望他们“高高兴兴岁岁登高”。
三、重阳祝福送高龄老人。
社区工作人员将100元蛋糕票和重阳糕送到了八十岁以上老人的手中,同时也送上了我们最真挚的祝福。老人们都笑的合不拢嘴,每当看到这一幕,我们的心里也是分外甜蜜。老吾老及人之老,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共同用心关心我们的老年朋友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情况,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活动。
一、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节日氛围。
9月29日上午,我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稿宣读《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为主题的讲话稿,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引导全体学生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
二、组织开展《家庭幸福、敬老孝亲》主题班队课
各中队以“家庭幸福、敬老孝亲”为主题开展班队课。队员们畅谈对重阳节的认识,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尊老、爱老,助老”。同时,号召每个队员,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同时,我们也应该感恩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父母、长辈,每一名子女都应心存感恩之情,并用实际行动报答他们。
三、组织开展“迎国庆,诵经典”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
学校利用读书时间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开展我为老人献爱心活动。
开展“我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洗洗脚”、“我为爷爷奶奶制作一张贺卡”等活动,让学生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重阳节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优良传统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举行了以主题为“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庆祝活动。现将活动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深入宣传,唱响尊老敬老主弦律。
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宣传了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意义,同时进一步大力宣传了广大老年人对社会、对家庭所作的贡献。
二、积极组织,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小学以“小鬼当家”亲情回报活动为主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得对家人“说感恩话”;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家人减一份辛劳,添一份惬意,送一份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很多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在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后亲切的送上“您辛苦了”、“谢谢”;有些孩子还尽力收敛自己的小个性,不与家人顶嘴了;并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渊源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中学则以“最美夕阳红”探究活动为主题,制作电子小报,了解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的习俗、故事。开展“清茶表孝心”、“礼让老人”活动:放学回家后为爷爷奶奶敬茶;外出乘车时,为老人让座;在其他有老人在的活动场所,让老人先活动等等活动形式倡导尊老敬老。
我校通过上述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了我校师生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营造出了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激发起全体师生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起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庆外学子自觉积极投身到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我校根据区教育体育局和区创文办活动安排,积极制定“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方案,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大队部和各中队为依托,组织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一、通过国旗下讲话对此次活动做了一次全校总动员
10月19日早上的升旗仪式上,六年级二班苏瑛同学为全校师生作了以“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校300多名师生认真聆听了这次讲话,每位参加升旗仪式的师生都接受一次传统文化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10月20日下午第三节课,我校以班为单位召开了形式多样的重阳节主题班队会,活动要体现在重阳节的文化,包括诵读历代尊老爱老经典诗词、爱国主义诗篇、颂扬炎帝文化和周秦文化的诗词,让学生逐步了解重阳节的文化习俗,感受传统“孝”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利用校园特色,广泛深入地开展节日民俗活动
民俗文化的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文化需求。当前,随着师生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服务对象日益多样化,文化传播方式日益现代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师生在假期可通过访慰问长辈,看望、慰问高龄老人、贫困老人、“五保”老人、“空巢”老人,和他们一起过重阳,让他们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本次重阳节活动,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配合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在国际老年人节——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表达对辖区内居民的尊敬和爱戴之情,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落到实处。
今年重阳节是第xx个敬老节,10月13日上午,我们特邀到辖区内的40余位辖区内老同志,包括离休老干部、社区老党员、积极分子、楼门院长、社区老年志愿者以及部分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低保老人等参加此次活动,在西山社区会议室隆重举行了一场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既丰富、活跃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又进一步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老年人度过了一个快乐、温馨的节日。
多年以来,西山社区小红帽志愿者经常利用周末闲暇时间来到低保户家或空巢老人家,与老人聊天、拉家常,帮助有需要的老人做家务,针对常见的老年病做自我保养知识的宣传工作等。此次活动中,为了让这个活动更加温馨,还特地准备了一些重阳茶水和水果,让老同志们边品尝边观看节目,并且利用有奖问答的游戏形式演绎了老同志们健康向上的时代风采,还通过一段自制的老年人养生精彩短片,来增强老同志们的养身意识。整个活动温馨美满,气氛热烈,其乐融融,让在场的老同志们连声叫“好”
此次活动使在场的每位老人都能心情舒畅、快乐过一个温馨祥和的节日。社区作为一个平台,极大的丰富了老人们生活,促进老人与社会与人的交流,和老人零距离的接触,从而了解老人的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陪老、亲老的社区风尚。
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这一天,亲戚朋友都聚在一块,畅所欲言,嘘寒问暖,充满了爱的温暖。但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孤寡老人来说却是煎熬难耐的一天。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本着“助人自助”的原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给那些孤独的,贫苦的老人送上一份温暖,带给他们一些爱的阳光。
我们买了一些慰问品来到了四公里社区。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名叫陈玉兰的家。当她知道我们的来意时,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深深地握紧我们的手,向我们表示真挚的感谢。从她那里我们了解到,她是1998年时进行农转非的,补贴了1。75万元。当时只付了一半,而另一半存于保险。买了房,所剩无几,同时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政府每月发给她最低生活保障金195元,再加上矛盾和子女的教育,她的处境真是难以想象。后来我们又慰问了两家,并与他们建立了长期的服务关系。
在四公里社区,有3000多户人,一共一万多人。而社区的工作人员只有五人。他们在上级的领导下,根据的指示负责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治安等问题。由于社区人口复杂,难度非常大。
由此,我们想到了中国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许多老人面临着如何安度晚年等问题。这既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也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还是很缺乏的。社会和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人才。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为国家的安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