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刚

记得的人总是特别孤独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7890

首页> 社工> 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刚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流年逝去了时光

已采纳

社工是什么?目前从中国大陆的情况来说,很多人连「社工」和「义工」的区别都不清楚,甚至会认为社会工作者就是“拿工资的雷锋”。那么,社会工作者到底是做什么的呢?简单说来,社会工作者是为提高全民福祉(幸福感、福利等)而奋斗,为倡导社会公平、正义而努力的群体,他们与义工的区别在于十分专业化、职业化和科学化,我们一般将社会工作者简称为社工。社工多活跃于福利行业,不仅限于公益事业。主要有三大工作方法:社区、小组、个案,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社区工作做比较多的倡导工作,比如倡导社区志愿者关注社区治理,共同营造社区美好环境,同时也包括社区安全教育,共同维护社区安全。小组工作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个案工作是一个助人的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让其更好发挥社会功能。如果我们有着一腔热情,想要从事社会工作,成为一名会社工作者,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第一点,我们要搞清楚社工和义工的区别。有些社工过年回家,亲朋好友针对他的工作,可能就是各种好奇与不解:“社工就是义工吗?没工资的吧!”(其实社工是有工资的)“就是搞活动吗?”“其实你就是个居委大妈吧!”上文已经提到,社工与义工的区别在于十分专业化、职业化和科学化,社工是一门职业,一门技术性职业,有着专业特有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有着专业特有的工作方法和内容,另外想要从事社会工作,是需要考取社工资格证的。在自己了解社工的这些特征后,我们最好能够准备一套言简意赅的说辞,方便向服务对象解释我们的工作,以及回答各种亲戚朋友对我们身份的质疑,比如:社工和志愿者义工的区别、社工和政府人员的区别、社工服务和的区别等等。第二点,由第一点引申而来,社工是一个技术性职业,所以我们的价值体现在我们的专业能力上。社工是有工资的,但工资往往比较低,刚入职的社工一般只能拿到2000左右的薪资,很多机构和领导也不清楚社工的性质,很轻视社工,因而给出的工资很低。另一方面,社工自身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专业性,学校的专业学习加上一张社工资格证,就真的能代表我们能干好社会工作么?未必。如果我们只能做和义工差不多的工作,薪资怎么可能高得起来呢?所以,在人们普遍不了解社会工作的情况下,在行业培训普遍不给力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拿到一张社工资格证就满足,一定要注意培养自身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不可代替性,这样我们才能有好看的工资,才能改变周围人对这份工作的轻视,才更有热情投身到这份工作中来。第三点,社工的工作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不全部精通,但一定要有所擅长。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都是非常多的,在社工制度成熟的一些国家里,社会工作者有的擅长做个案,有的擅长组织活动,有的擅长危机处理,有的擅长于特定群体建立关系(比如边缘少年、孤寡老人等),有的擅长做研究(是的,社会工作是可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当然,更多的人是同时擅长多种工作。目前中国的社工制度还不成熟,我们很难让自己的水平达到其他一些国家的社工的高度,但也正因如此,我国对于专业素养过硬的社工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哪怕我们只有一个擅长的点,也能得到重用,升职加薪的机会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要再把社工看成是志愿者或者义工,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职业。第四点,两种社工证,最好都拿到。社工证分两种,分别是《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这两种证书我们同样要清楚差别:1.《职业资格证书》是相当于入门的基础性证书,《职业水平证书》是在入门之后的等级鉴定书;2.《职业水平证书》有等级之分而《职业资格证书》没有;3.《职业资格证书》是求职必需要有的,而《职业水平证书》不是必需要有的;4.《职业资格证书》是基本的劳动规范和资格凭证,而《职业水平证书》相对来说难度更高。而在我国社会工作者行业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拿到这两种证书,可以保证自己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业务能力,从而让自己摆脱普通社工那2000左右的低水平薪资。当然,上面已经提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取得社工证,对于自身专业素养的锻炼是一刻也不能停歇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有意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各位产生些许帮助,也希望各位在日后都能成为足够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为人们带来便利,也为自己带来高薪。最后,小编推荐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使用在线直播,名师牛,免费课程常更新,随时随地随身学的“社会工作者快题库”APP!

4评论

灭婊大队长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工作随着社会学被取消了,学校社会工作自然也无立足之地。代之而起的是以政治性的育人教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这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合拍的。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局部的、民间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也开始尝试。比如,北京市社会学学会成立后,一些以前从事社会工作的老教授、老专家在雷洁琼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社会福利组,该福利组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在北京市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 开展面对残障儿童的福利服务,难能可贵。20 世纪90 年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展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工作服务,在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进入21 世纪,特别是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后,上海、深圳等地的学校社会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2008 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一直延续下来,并实现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本地化。学校社会工作在支持困境学生、帮助边缘青少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至今,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还没有制度化。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负责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面对市场化改革的巨大变化和剧烈的社会转型,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成长,建设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应大力促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有一些制度性原因: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负责人不理解社会工作,他们常常依赖已经制度化的、体系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辅导、学校安全保卫来解决学校、学生中的某些问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欺凌问题的处理就是如此。二是他们对学校社会工作者岗位职责不甚了解,再加上当前我国政府对教育系统编制的严格控制,这使得系统性地在学校内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遇到困难。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上述情况,需要通过积极的建构来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要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者的工作,因为他们是决定是否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决策者;要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合作,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促进社会工作的新结构因素的发展;要发展普惠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既对有困难学生给予社会支持,对困境学生进行帮扶,又要舒缓广大学生压力、培养其社会性、促进其全人发展。在发展策略和发展途径上,可以探索“外嵌式发展”与“内嵌式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外嵌式发展”是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服务支持等方式,由学校外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社会工作团队,进入学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力量是进驻学校的合作者和协同者。“内嵌式发展”则是指在学校内部发展社会工作要素,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将社会工作与学校工作相结合,整合性地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这种“内嵌式发展”是在不增加学校编制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人力资源和功能整合,使原有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和其他人员学习社会工作知识、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社会服务的活动和策略。从发展方向的角度看,应积极推进“外嵌式发展”与“内嵌式发展”的结合与融合,发展“大学校社会工作”,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

29评论

爱情盲区C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包括:(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以保障儿童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保障所有儿童获得公平服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保障儿童参与社会等为基本原则。(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儿童发展理论知识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以及社会行为发展等;社会工作理论包括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充权理论、优势视角等。(环球网校提供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二章考点)(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以满足需要为核心,将儿童的家庭置于实务的中心,为儿童提供家庭支持、补充和替代服务来保障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在坚持专业理想的前提下,走本土化道路,即一方面尊重我国社会的客观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专业理想,促进环境向有利于儿童权利实现的方向改善。

12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