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人生发展阶段

该撒手的东西你何必攥紧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585

首页> 社工> 社会工作者人生发展阶段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腿内侧有爱胸罩内部不赖

已采纳

围绕职业,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业准备阶段。

2、从业阶段。

3、从业回顾阶段。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扩展资料:

人生可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0-1岁)阶段:

在此期间,虚弱的婴儿完全依赖成人的照料。如果他们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他们就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逐渐形成“希望”的品质。如果他们得不到关心和关注,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可靠,形成一种恐惧和怀疑的心理。

2、自主与羞怯(1-3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要求,比如想要穿衣服、吃东西、走路、拿玩具等等。如果父母支持孩子探索世界,积极解决问题,孩子就会发展自我控制的素质;相反,如果看护者对孩子的行为施加过多的控制,剥夺了他们从行为中获得的成就感,孩子就会产生羞愧感和自我怀疑。

3、主动与内疚(3-5岁)阶段:

学龄前儿童发展创造性思维,并开始计划未来。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就会采取主动;如果父母经常嘲笑孩子天真的想法,孩子会感到内疚和自卑。

4、勤奋与自卑(5-12岁)阶段:

如果孩子在学习期间能从学习活动中产生勤奋的意识,他们就会对未来的社会工作充满信心;如果孩子们不努力,他们就会缺乏自信,感到无能。

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2-20岁)阶段:

青少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能够认识自己,形成明确的角色认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形成认同感,掌握“真实的自我”。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不能将自己与社会的要求统一起来,就会产生角色混淆,对周围环境产生消极的反对和反叛态度。

6、亲密与孤独(20-24岁)阶段:

在成年早期,有强烈认同感的人会发展亲密关系并培养爱的品质;另一方面,角色混乱的人无法建立友好的关系,选择独居,感到孤独。

7、繁殖与停滞(25-65岁)阶段:

这是一个人成为父母,建立家庭和事业的时候。如果人们在这个阶段过着充实快乐的生活,他们会努力把美好的东西传递给下一代和其他人,从而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如果在这个阶段事情不顺利,一个人会变得“自私”,对他人的困难和痛苦漠不关心,自私。

8、自我整合与失望(65岁以后):

人老了,就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如果成功地通过了前七个阶段,老人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完整的,会怀着感激的心情告别这个世界。另一方面,那些在过去生活中经历过挫折的人,会对生活感到遗憾,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心理:如何把握人生8个阶段发展出健全的人格

55评论

你终究还是不信我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6阶段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那么社会工作通用过程6阶段分别是什么呢?

接案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评估

1评估的目的

(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2评估类型

(1)过程评估

(2)结果评估

3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和看法

(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4评估方法

基线测量评估

▲定义: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列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八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

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

▲操作程序:建立基线→进行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5注意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和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

(3)评估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介入

1介人类型

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

2介入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计划

1制训计划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而具体

(4)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

2制订计划方法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6)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操作性

3 介入方法: 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 介入系统: 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 介入行动: 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a.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b.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c.政府的政策

d.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什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胚口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a.对服务对蒙自身系统的预估

b.对胜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c.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67评论

哎呦少年您那是喜脉呀

应该是从业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你要准备好应该从事的职业,还要认识很多人搞好公关,学习更多的技能为将来打基础,准备好了你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157评论

我的男神他姓钟

20岁到30岁,这一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2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