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2770
许你未来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因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可以将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归纳为以下三类。
(1)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治疗者、沟通者、支持者、指导者等。
(2)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行政者、研究者、咨询者、政策影响者等。
(3)复合服务的角色。包括谈判者、管理者、经纪人、协调者、教育者,发言人等。
知识拓展: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具备的条件有:
(1)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2)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承担的使命是:
(1)社会使命:"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
(2)专业使命:"助人自助",即或为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或通过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专家的角色、社会治疗角色、计划者角色等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缓解由于竞争、压力产生的紧张及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 《国家职业标准》
浮华遥相祝
(一)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
1. 服务提供者,为社会提供服务,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支持者,支持社会,把社会往好的一面推动。
3. 倡导者,倡导,呼吁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二)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1. 管理者
2. 资源争取者
拓展材料:
①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
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决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②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③注重个别化原则
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
溺亡于海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是向求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还包括政策信息的提供。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支持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实现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着,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服务对象自立或自我发展。
(3)倡导者:在一定的情况下,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4)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必须对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
(5)资源争取者:为了有效助人,社会工作者需要求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福利服务机构、志愿组织甚至广大社会,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资源传递到受助者手中。
扩展资料: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条件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2 年;
(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四)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五)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3年;
(四)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1 年;
(五)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 2 年。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合格,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有效。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条件
----社会工作者四级报名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
(2)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大专学历,经社会工作者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1959年以前出生,获得中专或同等学历,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社会工作者三级报名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
(2)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连续从事社会工作2年以上。
(3)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社会工作者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社会工作者二级报名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2)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取得社会工作者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社会工作5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取得社会工作者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社会工作者一级报名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社会工作者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每年安排两次鉴定,通过社会工作者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证明拥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依据,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
嚼舌
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1、定义: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和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其社会功能。广义:P233狭义:P233
2、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诊断与评估;咨询与辅导;寻求与整合资源;倡导工作;咨询与协调。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生活适应模式:这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基础。
2、危机调适模式: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服务期限短;二是主动与直接;三是目标有限。3、家庭模式:家庭在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在病人服务中的角色:诊断者;咨询者;教育者;倡导者;协调者。
2、在病人家庭服务中的角色:诊断者;咨询者;教育者;倡导者;协调者;联系者;协助者。
3、在政策服务中的角色:倡导者;咨询者;行动者;推动者;研究者。
4、在医疗照顾网络中的角色:教育者;协调者;联系者;转介者;咨询者;创新者;组织者。四、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除一般社会工作者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以及一般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保健等知识。
一、医院社会工作服务
1、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这是医务社会工作最基本内容。
2、危机干预。
3、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4、出院计划。
5、外展服务。
6、团队合作。
7、慢性病及严重疾病照顾。
二、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精神失调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1、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
2、职业相关服务。
3、个案管理。其功能:预估服务需求;安排服务;协调服务;倡导;辅导与治疗;监控服务;评估服务成效。
一、个案分法个案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医务社会工作方法。
1、医务个案改造的过程。
2、医务个案工作需要处理的问题。
3、医务个案记录。
4、医务个案工作的注意事项。
二、小组分法小组分法是医务社会工作中常用方法。
1、医务小组工作的分类。
2、医务小组分法常订的目标。
3、自助小组与组织。
4、医务小组分法的注意事项。
三、社区工作方法
1、实质:是资源整合的过程。
2、主要任务:把医院的资源和社区的资源联系起来。
3、核心: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和整合。
4、方式:志愿者服务。
优质社工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