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工作者制度

见与不见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7122

首页> 社工> 法国社会工作者制度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过千帆

已采纳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一 价值观二 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不谋私利、助人为本,服务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坚定的信仰,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三 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一)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基础在美国,戈登和比斯提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表述影响较大。戈登在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1.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 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 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 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事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 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比斯提克对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比斯提克在1961年出版的《个案社会工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价值体系,它们是1人的潜能2人的责任3人的权利4人的需要5人的社会功能6社会的责任7社会的权利8个人对社会的职责9人的自我抉择权。以上两位学者论述的共同之处:第一,价值体系内容的界定基本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关系的认识。

128评论

何必两相顾

社工级别分别是:初级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者、高级社会工作者。

1、初级社会工作者

初级社会工作者的考试科目是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两科,都是客观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等,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目的考试即可拿证。

2、中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需要在2年内通过3门科目的考试,分别是中级社会工作综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社会工作者的考试难度比较大,其中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比较难,需要考试多复习知识点。

3、高级社会工作者

高级社会工作者考试有着全国统一的大纲、统一的命题,是统一组织的考试,考试的科目是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这一门科目,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技巧及相关的法规政策、管理督导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不管是什么等级的社会工作者,都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考试,初级社会工作者和中级社会工作者实行的是以考代评的制度,高级社会工作者实行的是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制度。

122评论

败了江山输了她

从社会工作生产的社会根源中,我们可以看到,包含着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铸就的有力思想武器人道主义和人类普遍追求的社会福利观念构成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产生于16世纪的新教伦理经过西方宗教改革运动的锻造、18世纪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熏陶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产阶级的价值追求和人格特征。新教伦理的核心教义是针对天主教充满等级的教义提出的。新教伦理认为:信徒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人人可以得救,只要信奉上帝;每个信徒都可以为祭司而无须通过神职人员的帮助;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责。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通过比较丰富的新教徒宗教行为与经济行为的经验统计资料,论证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新教伦理有着一种内在的亲和关系。他指出,在加尔文教的"预定论"的威慑下,新教徒把做好世俗职业工作视为一切都是为了增加上帝荣耀的"天职观"。在这种天职观的促使下,教徒们勤勉于世俗职业劳动,杜绝享乐以至于禁欲,在经济活动中工于算计,因而积累了财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中产资本主义的这种人格特征。作为一种世代相传并在社会中广泛风行的社会精神气质,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正是以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作为支撑,这种包含在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是欧洲理性主义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思想不仅奠定了韦伯宗教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构架,成为理解其整个社会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而且形成了自由、民主、平等、自主价值观念产生的重要基础。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而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主要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及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一种包含有深刻内容的追求和理想。后来渗透到其它领域。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人道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道主义的精华,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统治下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能支配自然,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动因。人类可以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和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无情地批判了封建教会视肉欲和世俗生活为罪恶的禁欲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人道主义的历史功绩就在于:直接触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弘扬了科学和理性的光辉,促进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以抽象的形式提出了"人"、"人权"、"人性"和"人道"等概念。这些不仅是反对封建礼教文化的锐利武器,而且构成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进一步推动文化发展和思想进步所必须的养分。由研究者将以人为中心或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哲学价值理念概括为四个组成部分:(1)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它是以人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别的什么为本位。(2)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3)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4)伦理上的人道主义,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包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部权利。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水平并进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狭义的社会福利指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措施;广义指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种社会服务措施。社会工作一般从狭义上来理解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制度是受社会福利观念指导和决定的。产生于宗教和社会改善运动的福利观念是社会工作的灵魂。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分工化的进程加快,随之带来了贫穷、伤残、失业、犯罪等日益严重的社会弊病,劳资冲突等社会矛盾大大加剧。家庭、私人慈善组织、社会团体无力解决与日俱增的社会问题和福利需求。资产阶级学家、社会学家开始寻找产生社会弊病的原因和解决办法。19世纪初叶,空想社会主义设计并亲自实践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方案,试图建立平等、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提出了改革劳工待遇、增进社会福利、消灭贫穷的主张。虽然在18、19世纪社会福利工作受到自由主义的影响,认为贫穷是个人无能和懒惰所致,应由个人负责,国家不负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私人可以举办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而不受国家干预。但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慈善组织运动的兴起和睦邻组织的建立,社会福利终被列入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范畴。并建立了现代福利观念;国家有责任通过抚养病人、老年人、残疾人及儿童,使他们摆脱就业竞争;有责任保障有生存能力者的生活;国家应保障最低国民生活水平。在工人运动的有利推动下,国家干预社会福利,政府介入对贫穷、失业、疾病等问题的处置,以广泛的社会福利规划和措施提供基本经济保障和社会服务。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工作专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充当着社会福利制度代理人的角色,其价值观念的基础当然建立在社会福利观念之上。但是,今天的社会工作专业已经远远超出社会福利制度代理人的角色,它既负责对个人、家庭和群体发送服务,又要顾及提供这种服务的制度结构,即它还肩负着"创造、维持和改革它在其中运作的制度环境"的任务。因此,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比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观念还要丰富。主编推荐:2009社会工作者(初、中级)考试时间 2009年社会工作师网络班招生方案08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各地成绩查询汇总在线订购社会工作师考试用书: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用书订购可登陆北京考试书店订购 详情点击>>更多信息关注:中大网校(中国社会工作师考试网)与其他考生交流请登陆考试论坛:点击进入考试论坛

16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