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防疫注意事项

你是来自星星的猴子么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83

首页> 社工> 社会工作者防疫注意事项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msosorrybutIlovey

已采纳

一、集中隔离就是把人送到统一的集中隔离区域,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隔离进行全程指导,单人单间居住期间,所有的饮食和垃圾废物的处理啊,都由专人进行相关管控,在第一四七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这是目前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隔离措施。二、居家隔离居家隔离也是有前提的,需要确保居家期间有单独的房间和卫生间,同时相关的防护用品也都需要单独存放家中,要进行定期的消杀。如果说家中不满足以上条件只能进行集中隔离。三、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跟居家隔离的区别:首先,居家隔离是完全不允许出门的,包括家庭成员也不能出门,通俗点说,就是门上贴了封条,被封在家里面了。相关的生活防疫物资都要由社区的疫情防控人员来运送的。那么如果说是居家健康监测,就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离开家。当然是要求非必要不出行,一定要出行呢,就要做好很好的自我防护,然后才能适当的去购买相关的物资。其次居家隔离的核酸检测是由防控人员直接上门来采样的,而居家健康监测则是需要您做好相关防护后啊,就进到最近的检测点自己去进行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原则上是不上班、不上学的同时保持单人居住或者是通风良好的房间来进行居住,也就是说人可以在家中正常的活动,家人也可以离开。四、自我健康检测就是说需要早晚跟居家健康监测一样来进行测量体温,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但对日常的行为和活动并没有任何的限制,正常的上班上学,可以正常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但是不允许去往人群密集区域。疫情防控九项注意:1假期安排要注意: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群聚集、加强个人防护;2交通出行要注意:不出境、不扎堆、不去中高风险区;3购物娱乐要注意:错峰出门少停留、一米距离要坚守、冷冻食品不沾手;4走亲访友要注意:少走亲少访友、不拥抱不握手、快见面快回走;5外出聚餐要注意:家庭聚餐要减少、分餐公筷须倡导;6景区旅游要注意:热门景点谨慎挑、网络购票比较好、人群聚集先绕道、安全距离不能少;7医疗就诊要注意:身体不适早就诊、预约挂号最简便、私车到院才安全、进院以后先预检、发热病人很关键、专门门诊把病看;8居家防疫要注意:消毒通风勤打扫、自测体温先做好、家庭访客要减少、风险人员早报告;9外地返乡要注意:返乡回家要登记、少串门少走动、健康监测14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包括传染病防治目标,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第三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在本系统内行使《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所列职权。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本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第四十五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115评论

泪涌

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如下:

1、穿戴6件套。报名时间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穿戴好防护服。女生长头发的最好戴一根发绳,绑好头发,先换成N95口罩,头发全部裹进去戴上头套,再穿防护服和鞋套,裹严实,自己的衣服尽量不要露出来,然后戴好面屏,面屏里外有两层薄膜,拿着最上面,先从最边边撕外层薄膜,然后里层薄膜是很明显的一条印记那里,撕掉后才能看得清楚,最后戴好手套,手套分大中小号,我一般戴小号,把防护服的袖子塞进手套里。现在天气热,喝了水动一动出汗就排掉了,不用担心上洗手间的问题,至于吃饭我基本上都是结束了才吃,所以如果是上午场,都是2点结束吃午饭。既然有穿戴,脱的时候也要注意,每个检测点有专门的黄色袋子的医疗物资回收点,把其他东西脱完再脱手套,另外如果当前位置不太方便,先不要换口罩,去到社区工作站点再换口罩。

2、对别人负责,要经常消毒。尽量不要碰人家的手机,有些年纪大的,对这些码不熟悉,可以跟他们说怎么操作,看着他们一步步点,因为我们不确定接触的人群里有没有感染者,万一有,我们全副武装裹严实了,摸了别人的手机,就可能把病毒传给别人了,所以能不碰就不碰,碰了之后要给自己和当事人消毒。也正因为接触的人流量较大,碰过任何东西,尽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手部喷一喷酒精,有时候碰到不讲卫生的,或者吃的糖掉落了的情况,也都要在地上喷一喷酒精。

3、语言尽量温和一些。大部分人都是很和善的,只有少数人不讲道理,如果你的语气温柔,尽管他们心里不爽,还是会按照你的要求出示他们的各种码,尤其是在看过之后加一句“谢谢”,对小孩子和老人家不吝啬赞美,嘴巴甜一点,得到的反馈效果都非常不错。疫情影响,身处超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他们也可能刚好跟人吵完架,语气冲一点,不要往心里去。

工作内容部分。

一是检查场所码。

深圳人应该已经习惯了,不管到哪儿,只要门口贴着一张纸,先扫一扫,这个场所码在我看来是有三个功能,除了流调外,就是检查绿码和给社区统计数据用。不管队伍排多长,在进入核酸检测通道之前,最后确认一下场所码,有人会拿截图,时间对不上的,昨天也有排队变黄码的,这里要注意的是:港澳台和外籍他们没法扫场所码,所以只需要检查他们的绿码就好了。前几天罗湖是实行4天4检,有时候检测标准不一样,打了这个场所码的卡,社区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还有多少人没做核酸检测,然后可以提前规划工作,当然这个是我自己认为的功能,尤其是刚做完义工回来看到短信(一般全幅武装时我不太看手机,戴手套不方便滑动屏幕),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当然最基本的是跟我们坐车打卡一样的,万一出现疫情,可以更快流调,不晓得还有没有其他作用。

二是检查核酸码。

除非检测点特别通知,像这种大筛查阶段,粤核酸1-6都可以用,大规模或者常规采样都可以,绿码或黑码都是正常的,除了紫码是自费需要修改(常规采样-应检尽检-20),以前的截图也可以,有些老人家不会操作,家里人帮他们打印出来的核酸码来做也可以。

三是维持队伍秩序。

基本上各个时间点都有排队的人,空间就那么大,人多的时候,需要九弯十八拐,加上人群喜欢扎堆,根本不听广播里要求的保持1米间距,这时就需要有人引导了。当然也会有在排队时起冲突的,不巧也是今晚遇到2例。四是扫码录入检测信息。朋友圈很多人拿到检测管当队长会拍照留念,扫码的人就是发检测管的,这个很简单,要求手机信号好反应快,电量足够就可以了,我就没扫过码,戴着手套操作手机就不是很灵敏。

37评论

你病的不轻你爸妈知道吗

可以。

进入2020年,疫情防控成为志愿服务最重要的内容;与此同时,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扶贫攻坚等志愿服务继续推进。为此,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连续开展两次全国性志愿服务问卷调查:

第一次是2020年2月开展的“各省市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服务问卷调查”,第二次是2020年4月开展的“文明实践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问卷调查”,其中都涉及未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情况。

两次调查均由“社志会”微信公众号发出问卷,志愿者通过网络填写回答。第一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926份,其中18岁及以下人员占。第二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0551份,其中18岁及以下人员占。全国31个省(区、市)都有志愿者填答问卷。

参加疫情志愿者注意事项

1、及时关注疫情发展趋势,了解掌握最新防控政策措施,提高防控意识。

2、注意学习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时间、传播特点、感染症状、防护措施等知识,保护自己,服务他人。

3、注意作息饮食科学,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免疫力,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参与志愿服务。

4、外出佩戴医用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参加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时采取符合要求的防护措施。

5、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自我隔离、就医。

6、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强对志愿者的服务,合理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和服务时长,加强对志愿者的心理支持,不让志愿者带病上岗、长时间高负荷服务,确保志愿者身心健康。

7、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未成年人:中国志愿服务的新生代

24评论

喜欢不是有爱

一、上岗前准备充分

确保已经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并定期接受核酸检测。 每日自查健康码和行程码,发现变更时须第一时间报告。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并就医。 做好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储备。 积极参加培训,掌握疫情防控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正确佩戴口罩、穿脱防护服

从事志愿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正确穿脱防护服。 防护服是一次性防护用品,在吃饭、如厕时应脱下、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每天工作完毕应及时脱下防护服,按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以免造成污染。

三、时刻注意手卫生 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避免朝向有人的地方,不要用手或袖口遮挡,应使用纸巾或手肘掩盖口鼻。 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有害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有条件的可用消毒液擦拭肘部掩鼻衣物。 接触污染物品后或就餐前,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四、保持安全接触

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减少直接接触。 如遇到可疑症状对象,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不得摘下口罩。如果已经近距离接触,应注意消毒。 每天对随身物品及扶手、座椅、小桌板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工作表面进行消毒,并及时清洗穿戴衣物。 志愿活动期间,尽量错峰、分散用餐。五、生活方式要健康 注意作息饮食科学,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免疫力。 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群体性聚集活动。

183评论

说你还在

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要严格遵循党委政府疫情防控整体部署。鼓励有意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或所在单位、社区联系并报名,结合工作、生活、居住地点就近就便参与疫情防控辅助工作,不擅自行动。

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期间,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及粤康码、行程码自我检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粤康码、行程码变更等情况须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就医。确保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完成加强免疫,并定期接受核酸检测。

恪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平等方式对待服务对象,不因服务对象职业、居住地、地区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其有任何歧视,促进社会正义;保守个人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不得向第三方透露个人身份信息及其他可能危害其合法权益的隐私信息。

1.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根据岗位需要,按规范穿戴防护服或隔离衣、一次性手套、面罩等其它防护用品。

2.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脏污或潮湿后应立即更换。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须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3.脱防护用品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少接触污染面,做好手卫生。封控区、管控区防护用品用后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4.穿戴防护用品工作期间不得喝水、吸烟、进食等。

12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