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证分两种,分别是《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1.社会工作者属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职业,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国家新职业,并于同年7月1日作为第九批新职业正式向社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并收编入国家职业大典。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考取社会工作者对公务员相关岗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相关岗位、社区相关岗位的竞争还是有着一定优势的,初级的不说,就拿高级资格来说,竞争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国家还是鼓励团体、事业等单位在招聘社会服务相关工作人员时,要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实这也对社会工作师提出了一些职业要求,比如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服务关系,并对服务对象问题做出预估,提出解决方案,跟进等服务,还需要掌握基本的社会法律、法规等行业管理规定。为什么说将来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更加专业的要求,我们从重庆民政局近期发布的一则通知就可以看出来。重庆民政局印发的是<关于引导社会工作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民政服务机构特殊时期心理支持服务的通知>,其中有这么几条,我们摘出来看看:一、要求各区县事业等单位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常态化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提高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生活和质量,促进儿童领域民政服务机构儿童的健康成长。二、力争"十四五"末,养老机构每百张床位配备一名社会工作者(这是不是对社会工作者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呢,一个人要照顾一百张床位?)。三、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等级,建立相应的社会工作职级体系,聘用初级、中级、高级岗位的,应对应具有初级、中级、高级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十分多,主要是起到社会作用,帮助人们(主要是弱势群体)更好的生活,助人自助是其中的宗旨,在一些欧洲国家23的人口都是社工,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因为很晚才开始关注到人类福祉。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美国领养孩子是需要审核的,有些工作人员会跟你交流,处理家庭信息,去家庭检查,审核是否具有领养孩子的能力,这种人就是专业社工,但在中国是没有这样的社工的。很多人总是认为居委会大妈就是社工,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首先他们不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更不说资格认证了,其次,社工做的事情并不局限于社区,在一些非营利组织或基金会,关注儿童保护、家庭暴力、临终关怀、自然环境等等,通过做一些社会活动,宣传社会理念,或者直接接触服务对象,一对一地解决个人问题。在香港,很多社工专业的人毕业之后也会选择去政府部门,因为香港的大多数福利落实是靠社工来做的,也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如果爱可以继续蔓延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是从事社会工作者职业所需的资格,具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人员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资格证的人员。
根据《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第七条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第十一条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四)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五)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扩展资料: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应当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平等的沟通关系,维护服务对象权益,倾听服务对象诉求,尊重服务对象选择,保守服务对象隐私。
第十七条助理社会工作师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一)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二)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服务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独立接案、结案并提供跟进服务;
(三)能够根据服务计划,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东莞市民政局——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
我不屑跟你争
社会工作师(Social work division)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利用个案、社区、小组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工作师,是一种新的职业资格,《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获人事部审定通过,意味着社会工作者首次被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范畴。社会工作师主要工作于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广大领域扩展。
求职就业
目前我国专职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还是比较稀少的,市场上对于社工的需求量远远大于目前现有的社工从业人员,特别像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情况更是如此,社工证虽然不是上岗证书,但是许多单位和企业在招聘社工时都十分看重应聘者是否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对于持有社工证的求职者来说,企业和单位都会优先考虑,所以,如果你从事社会工作而且拥有一本社工证的话,就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竞争力。
工资补贴,证书奖励
近几年我国对于社会工作发展也在不断重视起来,许多省份和地区都会出台有关“考取社工证的补贴和奖励”措施,例如:【江苏连云港灌水县】凡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初级一次性奖励1000元,中级一次性奖励1500元,高级一次性奖励2000元。【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15年至2018年期间考取社会工作师可申请一次性奖励2000元……
未来发展
一个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工作肯定也会越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社工”这一行业的发展一定是十分具有前景的,现在考取社会工作者证书对于未来个人发展肯定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尾音窒息
职业名称: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 .职业定义: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来确定晋级培训期限。社会工作者四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社会工作者三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社会工作者二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社会工作者一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申报条件:----社会工作者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2)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大专学历,经社会工作者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1959年以前出生,获得中专或同等学历,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社会工作者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2)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连续从事社会工作2年以上。(3)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取得社会工作者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社会工作者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2)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取得社会工作者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社会工作5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取得社会工作者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社会工作者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社会工作者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社会工作3年以上,经社会工作者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四个等级社会工作者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社会工作者三级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社会工作者二级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社会工作者一级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考试: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职业种类: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分社会工作师助理和社会工作师两种。社会工作师助理考试的报考条件为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满6年,或大专以上学历者。社会工作师考试的报考条件为:大专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满6年;本科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满4年;取得硕士学位并从事相关工作满2年;取得博士学位者。社会工作师助理资格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法律基础、社会工作实务。
为什么我吃巧克力没有黑丝
2017年国家取消了由人社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证书,取消认证是为了“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目录,有利于明确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清理不合规的相关活动”。
所以,取消的是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并不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取消!而是职业的发展管理进入全新的秩序。
虽然说心理咨询目前属于非准入行业,但是各大招聘平台,一些用人企业,还是需要从业者持有相关培训机构系统学习后的培训合格证书,才可以被录用。
但随之而来的是,市面上出现了好几种证书,但不同证书的含金量和行业认可程度差别巨大,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目前市面上的各类证书!
1、中国心理学会——专业技能合格证书
中国心理学会是由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日常活动重在学术讨论,更偏于理论性,实践意义不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证书不是心理学会总会发布的,而是是由它下边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培训颁发的。虽然来源清晰,身份可查,但含金量不高,考完也并不具备从业资格。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科研教学机构,之前的二三级心理咨询考试教材和试题也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出的。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参考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内容比原来的考证培训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覆盖了原来三级教材的内容和部分二级教材的内容。如果要和原人社部的咨询师证书比照等级,可以把本项目证书定位为三级+。
可以到中科博爱网站了解
全国心理教育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职业学校以及相关工作从业者:
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2020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卫生健康、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将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病亡者家属、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参与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辅警)和社区工作者等一线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同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旨在组建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等多学科专业人员队伍,为受疫情影响的群众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将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纳入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和社会影响。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明确要积极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者,回应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2018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强调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探索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通知中提到:“到2021年底,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村(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80%以上。”
为积极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助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开展“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由中科博爱(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具体如下:
项目特色
■权威认证: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认证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认证;■教材内容:深入调研相关社会心理服务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教材采用教学大纲式教学,突出实用性;■教学方式:采用“远程”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习计划自主安排,突出便捷性;■课程结构:“理论&案例”的形式,通过案例分析、综合应用、个人成长、培训等教学模块的进阶学习,有针对性地提升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的应用实操技能,实现从理论到实操的全覆盖;■延展支持:与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相关资源持续对接、更新、完善,实现持续的专业支持。■优先申请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个人会员或单位会员,并推荐所在区域心理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就业。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承办单位:中科博爱(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培训对象
■社会工作者、城乡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系统心理健康辅导相关工作人员;■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社会工作、心理学、公共卫生、教育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
培训目标
将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辅导专业知识、方法、技巧与伦理价值有机融合,培养能在各部门各行业、城乡社区、学校、各类医疗机构及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中,提供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社区心理支持和危机事件处理与应对等服务的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经过培训,学员需掌握社会工作的一般理念与方法,具有心理健康综合评估和提供心理辅导的能力、具有建立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具有危机事件应对与处理的能力。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如下:■基础理论: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工作与心理学、心理咨询基本原理、心理健康与评估。■方法与技术:包括心理咨询基本技术、以人为中心疗法、静观(整合)干预方法、箱庭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叙事疗法、TA疗法、人偶心游等常见方法与技术。■综合运用部分: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家庭教育和灾后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等。
指定教材
本项目定制研发教材《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基础读本》,已于2018年11月出版;
讲师团队
教材由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心理学组成员白学军(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史柏年(教授)担任主编,20余位心理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编写。同时,各位专家也将担任课程讲师。
教材由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心理学组成员白学军(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史柏年(教授)担任主编,20余位心理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编写。同时,各位专家也将担任课程讲师。
培训方式
“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分为初级、中级两个级别的课程内容,主要以远程方式进行授课。
级别 课时
初级 远程72课时
中级 远程106课时
证书颁发
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认证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颁发“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证书”。
具体流程如下:
■学员须在3个月内完成网络课程学习和章节测试,完成自测提交个人成长报告并初审通过,即可预约专业知识考核;
■个人成长报告:学员需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个人成长报告,成绩需达到60分以上。
■专业知识考核:需达到60分以上;
■个人成长报告成绩通过,专业知识考试成绩通过,方可申领证书。▲培训证书样本